第一種表情:高興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弊迂曉唬骸霸娫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span> 梁漱溟說,“樂”是孔子生活之中最顯著之態(tài)度。他將快樂分為有益的與有損的兩種:“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jié)禮樂,樂道人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損矣?!?/span> 第二種表情:傾訴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狈t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span> 大概是在孟孫面前沒有痛快,不是孟孫不理他了,就是他不敢接著往下說了,一肚皮話憋得孔子難受無比,便找個地方傾瀉,找來找去,不敢找宰我那樣的拗蛋,子路那樣的二旦,顏回那樣的悶蛋,便找了樊遲這樣的受氣包來說。 第三種表情:得意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兩個反問句,呵呵,把其得意酣暢淋漓地表現(xiàn)出來了,哈哈,俺終于想出個好辦法來了。 第四種表情:玩笑 子曰:“君子不器。”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汝器也?!痹唬骸昂纹饕玻俊痹唬骸碍I瑚也?!?/span> 我將兩段文字捏到一起,孔子就變成相聲演員了。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原壤是孔子的老朋友,故而兩人相見,你“打罵”來表示親近。 第五種表情:狡辯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為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第六種表情:瀟灑 點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狈蜃余叭粐@曰:“吾與點也!” 想想那種情景,洗過澡一身清爽,春風駘蕩,朋儕相攜,高歌而歸家,何其瀟灑! 第七種表情:痛苦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最愛的弟子死了,悲傷,甚至覺得是老天爺也不讓自己活了。 第八種表情:沉醉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span> 這是怎樣的沉醉,竟然能三個月都沉浸在樂聲中,無論吃什么都沒有心思來品味了。 第九種表情:老羞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無厭之!天厭之!” 孔子見了美麗有淫行的南子,二旦弟子子路很不高興,估計當著眾人面批評自己的老師??鬃記]辦法,老羞成怒,卻又對子路無可奈何,只好發(fā)誓了:我若做了壞事,就讓老天爺來懲罰,讓老天爺懲罰! 第十種表情:剛毅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span> 這兩句,無論什么時候讀起來,都覺得凜然生威,都覺得自個骨頭很硬。 (這是過去沒有完成的筆記,表情沒有列舉完,隨口點評中有些說法也是欠妥的。) 這是俺的公眾號,請親們關(guān)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