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你的審稿意見也可能要被發(fā)表了

 生態(tài)學時空 2021-11-20


我之前說過一句話:無論稿子有沒有發(fā)表,我們都要感謝那些背后的匿名審稿人。他們接受審稿,就是對你研究工作有興趣的人,是真正的世界同行;一個合格的審稿人,也是這個世界上最仔細閱讀你稿件的人——哪怕是想拒掉你稿件的人,他們也認真閱讀后才能找出其漏洞的;除了審稿,他們還要撰寫審稿報告,而且還必須認真對待這份報告——因為這份報告不僅是給你的,也是給編輯的,他們不希望因為你的這篇稿件而毀掉自己的學術(shù)聲譽。當然,作為作者的你,也是最在乎這份審稿報告的。平時不管你多么聽不進導師和其他人的合理建議,但這個時候,哪怕審稿人的意見多么苛刻,多么“不合理”,你也不得不聽,而且還得唯唯諾諾表示感謝。
審稿過程,是同行之間的交鋒,是試圖將文章的瑕疵降低到最小程度。審稿報告和對報告所做的反饋,是作者與審稿人耗費大量心血共同完成的。這對于理解一篇文章來說,該是多么重要呀!也就是說,一個完整的科學研究,應包括投稿人與審稿人之間更深入的討論。


記得我剛開始進入科學生涯之時,稿件總是在編輯手中就被拒了,幾乎沒有與審稿人交流的機會;后來慢慢學會了如何寫文章,也有機會與審稿人斗智斗勇了;再后來,開始收到審稿邀請了,然后審稿越多,邀請就越多;再慢慢地,做了一個雜志的責任編輯,就可以更全面地看到更多投稿人與審稿人之間的交流了。我就在想呀,如果這些交流過程能夠以某種方式呈現(xiàn)給讀者,該多好呀!

我們知道,在科學研究領域,大家一致公認同行評議的作用不可取代。對于許多學術(shù)刊物來說,同行評議通常是單盲的,也就是說,作者不知道誰在評議他們的論文。同時,對同行評議報告的內(nèi)容以及作者、評議者和編輯之間的交流保密,這使得讀者看不到作者和審稿者之間引人入勝的討論,而這些討論對于形成和改進研究,以及最終文章的呈現(xiàn)都是至關(guān)重要的。所以,人們在承認其有效性的前提下,希望這種方式還能提高透明度,希望能看到最后編輯是如何做出決策的,順便還可以看出編輯和審稿者是否是正直而沒有偏見的。2017年,《自然》周刊對其審稿人進行了調(diào)查中,82%的人認為標準的同行評議確保了文章的高質(zhì)量,但63%的人認為還應該嘗試其他模式,超過一半的人認為同行評議可以更加透明一些。



然而,我們傳統(tǒng)的同行評議,是不支持審稿報告公開的。要改變一個傳統(tǒng),總是會有正反兩方面的意見。歐盟委員會(EC)資助的一項在線調(diào)查也發(fā)現(xiàn),在3062名受訪者中,一半以上的人認為公開報告會使同行評議變得更好,應該成為一種慣例(如下圖),但也有近20%的人認為這會使同行評議變得糟糕,特別是有幾乎一半的人擔心,審稿者身份曝光是非常不可取的??傮w來說,科學家們愿意嘗試開放式同行評議。



從2020年2月6日開始,新投稿給Nature及其七個子刊的作者,多了一個選項:在稿件接受準備出版后,是否讓匿名審稿人的報告及作者的回復或者是反駁一并出版。那些同意審稿的人也知道他們的匿名報告,以及他們與作者之間的匿名通信可能會被發(fā)表,審稿人甚至可以選擇是否署名。其實,在全面采用這個策略之前,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從2016年開始就進行了試點,效果非常不錯,當時他們報告說,約60%的作者同意發(fā)表審稿報告。而最新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98%)發(fā)表審稿報告的作者,還會再次選擇發(fā)表審稿報告。
當然,還有一些反對的看法,大致有兩個方面的原因:1)是否能維持公正。因為即使在匿名審稿中,有些審稿人也不是那么“挑剔”,以便他們的稿件能得到同樣的惠顧;而現(xiàn)在要公開,那就更會促進這種不“挑剔”的趨勢,審稿會不會被放水?2)審稿者可能為了發(fā)一個“完美的審稿報告”,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增加審稿者的負擔。但Nature Communications的試點顯然否定了這一點,因為大多數(shù)審稿人一直都是以專業(yè)性和建設性的方式來撰寫審稿報告的。不過,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那是因為Nature有非常強的審稿隊伍,其他雜志是否能有同樣的效果,這是很難說的。

發(fā)表同行評議報告,肯定有助于讀者看到研究人員和審稿者之間是如何進行重要討論的。現(xiàn)在,Nature開了這個頭,未來相信會有更多的雜志來效仿,你的審稿意見也可能要被發(fā)表了。


【參考資料】

[1] Nature will publish peer review reports as a trial. Nature 578, 8 (2020), doi: 10.1038/d41586-020-00309-9

[2] Open peer review finds more takers. Nature 539, 343 (17 November 2016) doi:10.1038/nature.2016.20969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