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胃五點“少點慢點淡點軟點暖點”

(南山鎮(zhèn)楊氏宗祠航拍圖)

簡介:揭西縣南山鎮(zhèn)楊氏宗祠位于上寮總祠路 ,乃揭西歷史文化遺址。這是出自于東漢時期名臣楊震——楊氏潔身自好,公正清廉的先賢風骨典故——暮夜卻金。
楊震淡泊名利,不屈權貴年輕時多年寓居湖縣(今河南靈寶市豫靈鎮(zhèn)楊家村)及潼關等地。
他在出任太守途經昌邑(今山東省巨野東南)時,以前經他舉薦的荊州縣令為答謝楊震的舉薦之恩,趁夜深人靜懷揣10錠黃金到驛館拜見楊震。
楊震對此舉很是生氣,毅然拒絕。縣令四下瞅了瞅說:“夜黑人靜,是不會有人知道的?!?/span>
楊震義正辭嚴地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么說沒有人知呢?”說完他生氣地將黃金擲于地上。
這就是著名的“四知”故事。
楊震少愛學,博覽群經,當時稱為“關西孔子”。歷任荊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職,他為官10余年忠貞清廉,生活儉樸,不修豪華宅府,常以蔬菜為食,衣無錦繡,徒步往來不乘坐馬車。
有人勸楊震為子孫考慮,開置產業(yè)發(fā)家致富,楊震堅決不肯,慨然說道:“使后世為清白吏子孫,以吾觀之,不以厚乎?”所以,他的幾個兒子雖然為官,亦都潔身自好,清廉自守。
楊震的后人楊萃,授大理寺評事,南宋淳熙二年(1175)八月,因楊萃鎮(zhèn)守江南吳地安撫百姓,民無不念其恩德。稱其“有佐朝輔國之綱,有推山塞海之志”,而受皇帝表彰,并賜龍虎劍一把以報其德。后見朝政日非,楊萃力辭官歸故里。
楊萃以祖上的“四知”精神教育后代,要求后代將“四知”二字“掛于堂,點于燈,銘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