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屐形印”
“屐形印” 八大山人從1683年開始,直至1705年去世常用的一枚朱文小印, 其形如木屐,被稱之為“狀如屐”,也有稱之為“齒形印”。 以“屐形印”解讀,在李白詩中有“腳踏謝公屐”一句, 詩中的謝公指的是六朝謝靈運(yùn), 魏晉時期也有“屐下有齒”的描述, 此印表明八大受魏晉士大夫影響, 推崇沉著、痛快、灑脫的人生... 
▲八大山人作品 
▲八大山人作品 孤光&迷離
云林的藝術(shù)妙在“冷” 石濤的藝術(shù)妙在“狂” 八大的藝術(shù)則妙在“孤”
孤獨是獨立不羈的透脫情懷 獨立不傾的生命尊嚴(yán) 獨與宇宙相往來的超越精神 以精純的技法為基礎(chǔ) 以哲學(xué)的智慧來作畫 以視覺語言表現(xiàn)對人生 歷史乃至宇宙的思考
八大藝術(shù)中體現(xiàn)的孤獨精神 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shù)最為閃光的部分之一
八大山人書畫作品上 常常看到一枚迷一樣的圖形印章
張大千解讀為“一山人” 吳同認(rèn)為乃“一仙” 王己千釋為“八大山人” 而更多的人認(rèn)為根本無法解讀—— 干脆稱之為“屐形印”
耶魯大學(xué)藝術(shù)史教授班宗華把“屐形印”翻譯成“SlipperSeal” 謝稚柳先生說此印是“口如扁擔(dān)” ……
八大山人——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八大~ 一位迷一般的書家~神一樣的存在~ 每個人心中何嘗沒有這樣的一種孤獨情懷—— 把盞魏晉、快意人生~ 
▲八大山人作品 
▲八大山人作品 
▲八大山人作品 
▲八大山人作品 
▲八大山人作品 
▲八大山人作品 
▲八大山人作品 
▲八大山人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