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每一項政策的發(fā)布并不是橫空出世,而是會有這種風聲、跡象可以尋到。
這不,11月15日,據消息曝光,財政部召集四部委、協(xié)會專家、主要企業(yè)代表就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調整方向及方案進行小范圍討論。 本就時至年末,明年補貼政策如何,一直是新能源產業(yè)最關注的,而曝光的消息顯示2019年的補貼下降標準將在2018年提前實施。
從目前曝光的消息來看,鋰電大數據進行了梳理分析:
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調整:續(xù)航里程補貼的分檔將更細、電池能量密度要求提高、能耗系數分檔補貼。
乘用車續(xù)駛里程區(qū)間重新劃分 ①分檔更細,將由原有的3擋調整為5檔
②續(xù)駛里程門檻將由100km提高到150km,且可能將按每增加50km劃分一個檔
③A00級車型補貼或將重點退坡
電池能量密度補貼門檻提升 ①客車:動力電池能量密度要求將由120Wh/kg提升至140Wh/kg
②物流車:動力電池能量密度要求將由90Wh/kg提升至115Wh/kg
③補貼系數將重新調檔 2019年的補貼退坡標準將在2018年提前實施
此前補貼政策信息 從表格中可以看出,此前財政部、國家發(fā)改委、工信部等四部委發(fā)布的補貼方案是,新能源汽車補貼2017-2018年在2016年基礎上退坡20%,2019-2020年補貼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而在最新的傳聞中,2019年的補貼下降標準將在2018年提前實施,也就是說2018年將可能退坡40%!
且不談此次網傳消息是否完全屬實,至少可以確認的是明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進行調整是“板上釘釘”的事,只是調整幅度大小的區(qū)別,而傳聞的發(fā)酵,目前更是引發(fā)了新能源產業(yè)板塊的集體重挫。 鋰電池企業(yè)將遭重創(chuàng) 據相關人士預計,到2017年年底,我國動力電池產能將達到180Gwh,而今年前10個月我國鋰電池裝機總量為18.1GWh,肉眼可見的實際配套量與規(guī)劃產能之間的懸殊有多大,而隨著補貼政策的進一步調整,動力電池低端產能嚴重過剩、高端產能不足的問題將會嚴重凸顯。
因此,從這一層面來說,一線企業(yè)的影響值較低,而且可以通過提升技術標準進一步擴大市場占有率;而二三線企業(yè)的處境將會更加艱難,尤其是技術實力落后、靠補貼為生的邊緣企業(yè)。
另外,據了解,由于“金九銀十”黃金期已過去,一眾車企的三季度報預示接下來的車市進入疲軟期,進而影響不少國內電池企業(yè)正在安排減產,集中精力去庫存。
而目前唯一可以樂觀的是,受補貼退坡提前影響,預計四季度將出現搶裝行情。
龍頭車企稱影響不大 相關人士分析稱,補貼金額即使下調40%,最多從45萬下調到27萬,與2017年最多從100萬下調至45萬相比,影響相對沒那么大。
比亞迪相關人士也表示:“即使出現市場所傳補貼退坡40%,對我們影響也不是很大。從絕對額來看,影響也小很多了?!?/p>
由此可見,即使市場傳聞可能是最壞的情況,對龍頭企業(yè)的影響可能并不大。
對于補貼政策的調整,業(yè)界也是聲音不一。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yè)協(xié)會秘書長劉彥龍表示,無論傳言是否屬實,新能源補貼政策不應該頻繁調整,技術條件調整以后,所有配套實驗的驗證過程都要重做,不但費時費力,還會造成配套產品的斷檔。
無論政策如何變,技術實力才是制勝關鍵。 鄭重聲明:鋰電大數據(http://www./)對本文保留全部著作權限,未經許可授權,禁止第三方以任何形式轉載、使用,違者必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