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同行沒做成的事,滴滴做成了。 2020年疫情來襲后,美國Uber的司機感覺被拋棄。在接受美國科技媒體Vice的采訪時,司機抱怨說: “他們(Uber)根本不關心我們。開車的是我們,他們最多也就是給了點建議——戴口罩、不握手。你覺得他會花錢來幫助我們?” 當中國的滴滴走向海外,是怎么做的呢? 疫情期間,滴滴推出1000萬美元的扶助基金,為司機和外賣騎手(滴滴也在海外做外賣)提供最多28天的津貼,還給前線醫(yī)生、護士等醫(yī)護人員提供打車和外賣優(yōu)惠券。澳洲知名服務評價平臺Finder報道稱: 滴滴和其他網約車平臺正在采取行動,希望確保你的健康與安全。 從走出中國,到向全球輸送防疫、安全措施,獲得海外市場的認可,滴滴用了4年。 2016年9月17日凌晨3點,滴滴向美國第二大打車應用Lyft投資了一億美元。雙方達成協(xié)議,他們會把彼此先進的算法技術、司乘匹配能力相結合,也將共享用戶基礎、司機網絡、當?shù)亟涷炓约吧虡I(yè)資源,共同打造跨平臺跨區(qū)域市場開發(fā)的新模式。 最初,對投資Lyft這件事,滴滴的中國投資人們幾乎全票反對,連Lyft的高管都悄悄地說:“不然算了吧”。但滴滴未被勸退,后來的一切證明了此舉的正確性: 通過這樣的投資,滴滴打開了全球化的局面。 投資Lyft的2015年,滴滴還陸續(xù)與印度、東南亞、歐洲等地的網約車平臺達成合作……這些網約車公司,在當?shù)貛缀跞际荱ber的死對頭。一年多后,滴滴投資了巴西最大的本土網約車公司99。 此后,滴滴便一發(fā)不可收,把“滴滴出行”開進了全球。 2017年,墨西哥、澳大利亞和日本業(yè)務上線;2019年,進入智利、哥倫比亞和哥斯達黎加;2020年,為巴拿馬、俄羅斯、新西蘭、多米尼加、秘魯、阿根廷用戶提供網約車、出租車等服務。 拋開2020年這個特殊的年份,2019年一年,滴滴的海外市場完成了10億訂單。如今,滴滴已成為全世界領先的出租車叫車平臺,與200多萬名出租車司機、超過1100家出租車公司進行著合作。 2018年,滴滴內部開會說,他們當前所做的,只是在完成一本書里的第一個篇章,此篇章的名字叫做: 全球出行的線上化。 目前,滴滴將“出行”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連接,這個格局基本形成,但還沒有完全、深入、扎實地展開。 2020年的夏天,在巴西南部大西洋岸的重要港口城市——阿雷格里港,市民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他們的城市交通發(fā)生了一些變化。 有的路段遇到的紅燈少了,有的路段行車更通暢了,過去經常堵車的區(qū)域突然不堵了,偶爾來一個相交方向左轉彎,十幾秒就能再次起步。 阿雷格里港的市民們很難想象,這一切可喜的變化要歸功于遠在萬里之外的中國企業(yè)。通過收購巴西99,滴滴向這個港口城市提供最新的實時交通路況信息,用來幫助改善該州首府路況——這是滴滴智慧交通技術在海外落地的第一個項目。此后,滴滴還把這項技術先后落地于全球的多個城市。 作為一個網約車平臺,任務應該是接單、出車,滴滴為什么要搞智慧交通? 中國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業(yè),從來沒有“一蹴而就”,一個行業(yè)尚未成熟時,行軍者隨時都要應對競爭者的槍林彈雨,滴滴亦是艱難前進中的一員。 要建立真正的價值,留住用戶,必須依靠技術壁壘。 在日本和澳大利亞,滴滴推出了智能司機語音助手,司機不用觸屏,直接通過語音接單。這是全球首例智能語音識別技術在出行行業(yè)落地的嘗試。 在巴西里約熱內盧,99與當?shù)氐牡罔F公司進行合作,將地鐵路線圖及時刻表整合至路徑規(guī)劃中,司機可以根據(jù)乘客的目的地信息,將乘客送抵最合適的地鐵站,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和利用率。 拉美地區(qū)的第三方支付不發(fā)達,每9個人里就有3個人習慣使用現(xiàn)金。滴滴與當?shù)睾献?,在巴西和墨西哥推出了借記卡和錢包。其收購的巴西99,用戶可通過99 Pay在線支付出行、外賣、水電費和話費訂單。 最初做這件事的時候,拉美地區(qū)不少銀行勸滴滴放棄,理由是: “你們的美國同行都沒做成。” 然而,滴滴最終通過幫助提升當?shù)氐幕A設施,做成了這件事。滴滴似乎很擅長于此——在看似沒有勝算的戰(zhàn)爭中獲得勝利。究其原因: Uber的國際化,是一套產品復制全球;滴滴的國際化,是因地制宜的本地化。 技術始于人性。就像在中國本土為困難家庭等特殊群體提供就業(yè)崗位,實現(xiàn)了企業(yè)責任一樣,滴滴把這套理念推向了全球。 2017年,滴滴成立了“滴滴女性聯(lián)盟”DDWN,專門為女性員工提供系統(tǒng)的職業(yè)成長培養(yǎng)機制——這是中國互聯(lián)網公司推出的第一個針對女性職業(yè)發(fā)展計劃。 2019年,滴滴在全球推出青年創(chuàng)新賦能計劃DiDi Engine,通過培養(yǎng)AI人才、聯(lián)合實驗室、青年就業(yè)計劃等,為當?shù)貏?chuàng)新產業(yè)提供動能。 2020年,滴滴在拉美9個國家運營,提供快車、出租車、拼車、優(yōu)享、外賣等服務,創(chuàng)造近百萬工作機會。 這樣的社會責任感,還體現(xiàn)在滴滴對安全問題的重視上。 2019年開始,滴滴把在中國摸索得到的成功經驗分享到海外。行程分享、添加緊急聯(lián)系人、110報警等安全功能,以及全天候的人工客服、風險預警和電子圍欄模型等,在配備了這些功能和措施后,第二年99平臺事故發(fā)生率降低了20%。 這樣的企業(yè),從業(yè)者喜歡,消費者喜歡,政府也敞開大門歡迎。通過贏得民心,滴滴逐漸搭建起了全球化的深入格局。 兩年時間形成基本格局,四年時間形成深入格局,滴滴的國際化之路越走越穩(wěn)。 守住本土,還要沖向全球! 這種戰(zhàn)略思維,讓滴滴贏得的,可能不僅是“市場”這個簡單的維度。 滴滴提過,在第一個篇章完成后,他們還有第二個篇章——共享交通的共享化;第三個篇章——無人駕駛。三個篇章加起來,就是整個出行行業(yè)。 所以,誰能把這三個篇章都書寫完成,誰就能貫穿這個行業(yè)的縱向格局,并爭取到這個行業(yè)未來十幾年甚至更長久的話語權。 如何才能把這三個篇章順利寫好? 在中國,有大規(guī)模的互聯(lián)網出行平臺、大量的共享實踐,以及全球相對還不錯的汽車工業(yè)基礎、大量的資本、消費者,如果這所有的元素成功組合,就會實現(xiàn)三個篇章的目標。 在全球,同時具備上述元素的國家很少,或者說只有中國和美國。 事實上,參見上述“戰(zhàn)爭”,在過去很多年里所謂的“全球移動互聯(lián)網”游戲中,也只有中美兩個玩家。不過,二者的玩法完全不同: 美國攻、中國守。 多年下來,美國攻入了全球除中國之外的大部分領地,中國則在本土修筑了堅不可摧的城墻,守住了一切強大力量。 這場游戲為中國帶來了嶄新的財富積累方式,也讓中國在信息化領域遙遙領先,2020年的新冠疫情,中國之所以能率先以較快的速度取得階段性勝利,與中國的信息化之發(fā)達密不可分。 如今,就像一位互聯(lián)網人說的那樣,新的時代要到來了,這個時代的關鍵詞是“連接”。后來這位互聯(lián)網人跑去造車,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新連接的載體是“出行”。 過去幾年,出行行業(yè)吸引了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這個行業(yè),就像二十一世紀初的移動互聯(lián)網一樣,具備全新的可能性,有望成為全新財富積累的載體。 這一次,如果我們與時俱進,打破固有原則,從中國本土范圍殺出去,或許我們也能創(chuàng)立一個新的時代——拿到這個行業(yè)的世界話語權。 就像谷歌、亞馬遜、Facebook那樣,一個國家總是需要有一個甚至幾個互聯(lián)網平臺走出去,然后逐漸壯大成為行業(yè)的主導平臺。那個率先走出去的平臺,可能決定了這個行業(yè)未來幾十年話語權的歸屬。 現(xiàn)在,中國有機會去角逐這樣一個平臺,并在更多的地方用中國智慧創(chuàng)造本地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