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買車的時候會糾結,是買合資車還是國產車,買了國產車會不會被人看不起?國產車買了會不會經常去修?坦白說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比起來還有一些差距,但是一些國產品牌的產品力也在不斷地加強。 從銷量上來看吉利和長城兩家2018年銷量各自都突破百萬!吉利150萬量,長城104萬輛,作為對比一汽豐田加上廣汽豐田也就是129萬輛,廣本加上東本也就146萬輛。說明吉利和長城這兩家車企越來越得到消費者的認可。產品線上吉利的SUV、轎車更加均衡,銷量上占比都在50%左右。而長城的主要銷量來自SUV,哈弗一款車就占了總銷量的84%,相比于吉利來說長城更像是一個特長生。經營上兩家企業(yè)對于自身的提升也是走的不同的路線,吉利看起來比較簡單粗暴,從2006年到現在,分別買了沃爾沃,18億美金、路特斯51%的股份,4.5億人民幣、還成為了奔馳的母公司戴姆勒最大的股東,90億美元。雖然技術不能直接用,但是可以通過共同研發(fā),技術轉讓,人才共享等手段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技術。而長城把更多的經歷用在研發(fā)上,目前在海外有6個研發(fā)基地。長城更是提出了5年內要在研發(fā)領域投入300億!自主研發(fā)的1.5GDIT發(fā)動機搭載正向研發(fā),正向研發(fā)的,自己搞出來的,CVVL連續(xù)可變氣門升程技術,是入選“中國心”十佳發(fā)動機的。自主研發(fā)的7DCT濕式雙離合變速箱,也拿到“全球十佳”變速箱的獎項。自主研發(fā)的優(yōu)勢就是技術是自家的,未來在技術上不會受制于人!吉利收購了各類車企,將來勢必會走國際化路線,產品上,轎車、SUV、新能源、豪華車都有布局。而長城雖然產品線目前看起來產品線比較單一,優(yōu)勢就是長城把一些部門獨立成零部件供應企業(yè)了,有利于控制零部件成本,提升零部件供應商本身的競爭力。未來國產品牌和合資品牌的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小,這是一定的,未來所有的國產品牌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除了吉利和長城還有哪些品牌會脫穎而出呢?值得我們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