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十二法門 我們在臨床常見的有熱類的疾病有哪些類型呢?我們就按傷寒從表及里這種方式來給大家解,這樣第一大家容易記憶,第二大家也有個層次感。 ①第一種熱型,我不知道大家見到過沒見到過,我經(jīng)常見到。有一種患者皮膚炙熱如烤。你吃清熱藥吧他又受不了,吃三黃片、牛黃解毒之類他受不了,吃別的藥也沒什么效,這種這么治療,我們就用李東垣的升陽散火湯。這個臨床效果非常之好,用上三兩劑效果非常明顯。 ②第二種是郁熱在半表半里的,這種常見于更年期綜合征的婦女,整天情緒高興不起來,心還煩,動不動發(fā)火,有些個睡眠還不好,心煩意亂的,我們就用柴胡法,代表方就是丹梔逍遙散。用丹梔逍遙散疏之,我們說疏法。 第一種可以叫升散法,升陽散火湯我們叫升散法。丹梔逍遙散,郁熱在半表半里這種更年期綜合征姑且叫之疏法。 ③再往里,到了陽明的實熱,臨床也不少見,表現(xiàn)大熱大渴,有的人渴的不明顯,但是有一種心里煩躁坐臥不安的我們用白虎法,直折其熱,這種叫折法。剛才講了一個用大白虎湯的是不是,我們用的折法。 當然了,每個人的病啊,兼夾證的多,單一病的非常之少見,我們講的只是法門,臨床應(yīng)用比如說剛才患者有月經(jīng)問題,我們就加了丹皮,加了生地涼血散血的,有腰疼又加了個杜仲,這就是臨床常見的。臨床常見的情況大部分是錯綜復雜的比較多,單一的偶爾能見到。所以說我們在臨床上要靈活變通。 ④我們下面來談下第四種類型,第四種類型就是弱與糟粕相結(jié)的,我們用承氣法。有同學說了我剛剛學中醫(yī),我又在體制內(nèi)干,承氣湯可不敢用畏之如虎,大黃用個三克五克,芒硝用個兩三克??梢赃@么說,仲景時代用這個承氣法呀,為什么慎而又慎呢?我們要回看下仲景的年代,他在東漢末年那時候,黃巾起義之后那個戰(zhàn)亂戰(zhàn)火紛飛的,民不聊生,古代的戰(zhàn)爭是非常殘酷的,咱們中國古代的每一次戰(zhàn)爭人口都要削減50%到80%,為什么呢?一旦打起仗來,民不聊生。老百姓哪還有心思種地呀,整天都是逃荒玩命。而且古代戰(zhàn)爭非常兇殘。他打到哪個城市一般把男的或者殺死掉,或者抓為壯丁充軍了。 女的有姿色的讓她隨軍,剩下的其他老弱病殘的基本都是殺掉。把人的肉都晾干帶走當作軍糧,都是這樣,古代的戰(zhàn)爭是比較兇殘的,那時候的人那是饑寒交迫,腸胃都比較薄弱,所以仲景用承氣法是非常慎重的,先用小承氣,若頻轉(zhuǎn)屎氣者,必有燥屎五六枚,方可用大承氣湯,你看仲景用的都非常慎重,我們當今之人都是膏粱厚味吃多了,大部分人都是吃飽了撐的,是消化不足攝入有余,我們當今之人都是處于什么生活狀態(tài)?當今之人都是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多,欲望超過了需要,所以說我們常常出現(xiàn)一種什么局面呢?走到飯店翻著菜譜不知道吃啥,站在菜市場不知道買啥,我都是處于這種局面的比較多。 因此我們都是屬于實其腹,虛其心不虛其心我不敢說,我們當今人這個肚子都是做到了實其腹了,因此上應(yīng)用承氣湯時候和幾率是非常多,我們不用有所顧及的太多,除非那些極其虛弱的人,但是你還要分清是真虛是假虛。我們應(yīng)用承氣湯時,我認為大黃的劑量應(yīng)該是大一些越安全,這一點我曾經(jīng)和馬老師溝通過,馬老師也認為越是小劑量越是害人,藥力不足要和病邪作斗爭,這個人才痛苦,才難受。 ⑤第五就是外寒內(nèi)熱、寒熱錯雜這種病,我們常用什么方子呢,最常用的是一個防風通圣,這叫外疏內(nèi)清之法,這個病俗話說了有病無病防風通圣,其實這防風通圣不是治無病,他是疏解外部的束縛,清除內(nèi)部的瘀滯,還有中間的當歸,川芎等一些藥物和血的,這張方子組合的是非常完美,有經(jīng)典的一個時方,在臨床應(yīng)用非常之多,而且療效確切,無論你是皮膚病也好腫瘤病也好,各方面的疾病都有應(yīng)用的機會,以后大家見到這種證型就可以嘗試一下,很安全的方又比較切實有效。 ⑥第六種我來談一下濕熱互結(jié)型,濕熱互結(jié)型這種人往往表現(xiàn)小便黃,小便比較黃的,大便干不干不一定,但小便一定是黃的,而且有心煩或者是睡眠不好,有的人劇烈的頭痛,我常用的方子叫三黃法或者黃連解毒法。 在這里我隨便插一個病例。2013年的時候我正在石家莊學習,正好我一個親外甥,他是北京人,當初在宣武醫(yī)院,宣武醫(yī)院眾所周知在咱們國家腦神經(jīng)內(nèi)科比較權(quán)威的科室,比較強的醫(yī)院,在那治療,高燒頭痛如劈,在那治療七天,也沒有什么效果。然后夜間給我打電話,我說這樣,咱們暗中幫助他,助他一臂之力。 我說那個大姐,你自己去外面買中藥,買完就在外邊讓藥店給代煎,煎完你就回去偷著就給他服上了,我說你一宿多服上他幾袋。因為在我們家他們都比較信任我的,所以我把這個藥開了之后,一宿他就喝了200毫升一袋,他就喝了四袋,哎,第二天早上起來,熱退頭痛止,當時大夫也很高興,他說這個藥這回有效了,因為他換了好幾個藥了啊,這個藥才有效了。豈不知咱們這個偉大中醫(yī)的在暗中助了他一臂之力。 ⑦下面我講一下第七個證型水熱互結(jié)型,有一種患者他是又渴還發(fā)熱,就是身上感覺熱,小便往往不利,這種證型是水熱互結(jié)型,我們經(jīng)常用什么呢?桂苓甘露飲。這張方子很好用,我們暫且叫滲利法。 ⑧我們講第八個證型的濕溫蘊結(jié)型,這種溫病一般在長夏比較多見,這種證型用什么呢?我們一般用甘露消毒丹來治療,而且這個見于各種各樣的疾病,一般在長夏這個季節(jié)出現(xiàn),如果出現(xiàn)低熱不退,持久的,往往是這種甘露消毒丹型,舌紅苔比較黃膩些。 ⑨我現(xiàn)在講第九個虛弱郁滯型。有的人就問了,虛弱還有郁滯嗎?臨床上真的有的,這種虛弱郁滯見于什么證型比較多呢?見于更年期綜合癥,更年期的患者比較多見,有一部分更年期的患者,用桂枝劑,或者柴胡劑,或者溫經(jīng)湯之類的,調(diào)理溫熱法可以調(diào)理好的,但是確實有一部分更年期患者不是,它是由于虛弱郁滯導致的,而且這種類型遠遠高于桂枝法和溫經(jīng)湯法。這患者由于我們見得比較多,這種情況我們經(jīng)常用青蒿鱉甲湯合小柴胡湯法,我們可以暫且叫宣透法。 這張方子是北京東直門醫(yī)院消化科李曉林主任,他經(jīng)常用的一種方法。李曉林老師呀,這個老師對學生的特別好特別謙虛,而且你跟他出診,他打出一張方子,就給你一張底方。這老師特別好,我在那跟過他一段時間,我也非常感謝,李曉林老師。 ⑩第十個類型,陰虛內(nèi)熱型,這個類型我們得用滋法?用什么呢?一般的都是由于久病耗損了真陰,往往伴有腰酸的,我們用知柏地黃丸了,或者大補陰丸之類的,我們暫且叫做滋法。 ?再講一個類型還有一個熱,叫入暮潮熱型。這種熱是見于什么呢,表現(xiàn)一般都是舌頭都是紫暗的或者口唇紫紺的,一般有心臟病,冠心病的患者,或者肢體上有經(jīng)脈瘀阻比較嚴重的患者。這種熱必須得用活血祛瘀的方法加上涼血散熱的方法,我習慣用血府逐瘀湯加上梔子豉湯,這種方法叫清瘀法吧。 ?好了我們現(xiàn)在講第十二個證型,就是暑熱蘊結(jié)、氣陰兩傷型,暑熱蘊結(jié)氣陰兩傷這個類型的患者不少見,不僅僅是在長夏、夏季容易見到,有的外感初起就是這種證型,因為這種患者本身就是氣虛體型,又加上傷了暑還有濕邪蘊結(jié)的胃腸,表現(xiàn)的人下午就燒或者一天都低熱,你問他就是嘴里又干又黏,我嘴里又干又黏這是他的主訴。我們采用的是東垣的清暑益氣湯之法,又叫益氣清熱法。 這個類型在臨床上是非常多見的,有的人說不會太多見吧,怎么又陰虛又氣虛又有熱又有濕。其實剛才我講過,單一的病在臨床上是少之又少,而且復雜的兼夾的疾病是多之又多,包括我們《傷寒論》在仲景先生在寫文章的時候,指的是術(shù)的層面,他給你的這些方子你可以任意組合加減,我們《傷寒論》的方子要想加減,最好是《傷寒論》原書中的方子,相互之間合方加減,你哪怕是三方五方合在一起,因為每個方子藥味不多,有重復藥味,實際上你合起來也沒有多少,本書的方子合起來療效要好一些。 我們把前面綜合一下,可能前面講的有點亂,我再重新講一下啊,我們清熱的十二法門: 第一皮膚炙熱的我們用升散法,代表方是升陽散火湯; |
|
來自: 石門易卜 > 《名醫(yī)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