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我們社區(qū)尋找,你再看不見一間存活了千百年的土屋。 我家的新三間土屋是1983年深秋拆除的。而大伯和我家分的4間地主的土屋是1972年拆除的。 土屋記載著中國的悠久歷史,也體現(xiàn)著祖國農(nóng)村的落后。 土屋只有一層,高丈二八尺。屋脊用小瓦累成一道長虹,屋檐麻雀可以做窩。屋內有四排木制列架。堂屋內兩側的列架有模板鑲嵌。中央的一根木柱為中柱,兩側依次降低尺寸。堂屋深度不超過10米,寬度不超過4米。堂屋兩邊的房間有木門,上端有七八根木制檁子,檁子上面可以堆放草把子,或不用的雜物。 土屋的圍墻全是土磚做成,質量好的土墻可以管十幾年不倒。土屋上面蓋青色小瓦。分底瓦、蓋瓦兩層。青瓦一頭窄,一頭寬。鋪底瓦需要小頭朝下,鋪蓋瓦則需要大頭朝下。刮大風瓦片發(fā)出滋滋的響聲,老鼠和貓也會把小瓦鬧出一個窟窿。下大雨時,往往外面雨點不停,屋內漏雨一地。土屋里過夏季,人人用棉線蚊帳驅蚊子,沒有蚊香和驅蚊劑??崾钐炜恳话哑焉葥u風。嚴冬靠火壇子取暖。 光線暗淡是土屋的一大特點,土屋的窗戶少,并且很小。堂屋和房間安幾塊透明的亮瓦把外面的光射進屋內。住土屋的日子好久沒有用上電燈,煤油燈照明,柴油燈照明,家家缺點燈的油。安了電燈后,電力不足,經(jīng)常停電,電價還很高。農(nóng)戶沒有什么電氣設備,連使用一臺黑白電視機還是一件很稀奇的事。 我家住上了紅磚瓦屋,算是走進了另一個生活天地。土屋離我遠去,土屋卻刻在我的腦海里,那是一個漫長的歲月,一個貧窮的年代。 |
|
來自: 新用戶7019teQl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