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這樣大體量的都市里生活, 有任何可能戒掉手機24小時嗎? 原則上沒有。 因為, 我們都是智能手機的奴隸, 而智能手機是我們的“鴉片”。 無論是日常生活、工作, 還是社交,購物,或者精神體驗, 智能手機上的世界, 似乎才是那個更“確切”的、 充滿互動的世界。 手機上的生活, 才是真實生活。 可我們依然需要, 間歇性戒掉手機一下, 勇敢、篤定、簡單化, 做一天自己的主人。 回歸下“原始”lifestyle, 以慢,抗快。 在高速運轉的城市生活里, 為自己做做減法。 下面,我們找了八位生活在北京的人, 請他們各自選擇一本書, 用來“對抗”手機對我們時間的霸凌。 用閱讀, 對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普遍性焦灼。 請看他們光榮或慘烈的戒手機報告。 01 @小心點兒啊 90后,自由撰稿人 選書:《把自己作為方法》(項飆/吳琦 著) 實驗結果:成功 堅持時長:24小時 【兩代學人,跨越北京、牛津、溫州、杭州、上海五地,歷時三年完成了這場談話。從項飆教授的個人經(jīng)驗切入,追索一系列超越自我的問題,其中涉及對中國社會半個世紀以來的變化、知識共同體、全球化與民粹主義、人類學方法論等題目的思考。這本書提供了一份對話實錄,也給出了一種審視問題、思維操練的方法?!?/em> 周末我給自己準備了一本《與項飆對話》,早十點起床做了杯手沖,然后又煎了蛋,用的是日本溫泉蛋,還配了點煎松茸、烤土豆。已經(jīng)發(fā)霉的烤箱又開始煥發(fā)新生了。總之,儀式感足足,也給了自己堅決要戒掉手機的強烈心理暗示。 然后我就開始讀這本書。開始總讀不進去,因為很久沒真正長期讀過一本書了——后來我放了巴赫,做了半小時瑜伽,思路感覺清晰了一些,就慢慢讀進去了。 整個一天,我把項飆讀了三分之一。非常滿足,覺得我戰(zhàn)勝了長期以來的“閱讀困難”,晚上朋友來找我,約好的,直接敲門,不發(fā)信息。我們又一起到樓下吃了火鍋,付賬用的是我夾在一本書里很久的現(xiàn)金。期間他跟我說了當日新聞,黑豹主演去世了,我感覺非常非常想看手機,可還是控制住了自己。但我熬到了半夜12點還是打開了手機,此時24小時實驗已經(jīng)成功。但我錯過了一個工作邀約,4000塊錢呢,對方看我一直沒回,就找別人了??奁?/p> 02 @溫特 90后,編輯 選書:《悉達多》(赫爾曼·黑塞 著 姜乙 譯) 實驗結果:失敗 堅持時長:4小時 做這個實驗計劃的當天,我收到了新購的書,有《悉達多》《九故事》《告別的儀式》《紅拂夜奔》,其中《悉達多》是我最期待的一本,于是當天晚上九點鐘躺在沙發(fā)上開始閱讀。 如果大家讀過黑塞,可能知道他受東方宗教影響很多,外祖父是傳教士,曾長期在印度傳教,母親也在印度出生,是虔誠的信徒,因而黑塞從小在這種宗教氛圍中長大,也許是從小接受到傳統(tǒng)的思想太多,他青少年時期逐漸叛逆,甚至從修道院退學等,這里就不展開說啦,總之不難從《悉達多》的故事中看到黑塞自己的人生軌跡。 【話題回到書上,一句話來說,《悉達多》并非是釋迦牟尼的傳記,我更愿意把它理解為一個修道者的求道故事。拋開宗教不談,書中大段黑塞人生觀和世界觀的輸出實在值得一讀,譬如書中反復提到的“感受真實”“保持思考”“愛萬物”等概念也是對普通人適用的?!?/span> 從文學的角度來說,這本書篇幅不長,故事結構和人物情節(jié)設置都很完整,如果對宗教和哲學感興趣,更是非常值得一讀。我第一遍用了差不多四個小時讀完,這中間不需要手機,完全可以沉浸在“輸入”的快樂中。 但讀完之后我立刻就想去查資料,于是不可避免使用手機了,就此破戒,但還是歡迎讀過這本書的朋友一起來探討。 03 @李麥 00后,新聞系學生 選書:《美滿》(淡豹 著) 實驗結果:失敗 堅持時長:4.5小時 【這本書是80后寫作者淡豹的第一部小說集,收錄了九個短篇小說。這里有非常規(guī)的家、想得很多的人、焦急的父親、相互隔離的中年夫婦、生怕懷孕的上班族,他們生活在人海之中,卻被說不清的東西隔開?!?/span> 九月的第三天我們結束了一個調研地的調研,回賓館收拾行李準備第二天坐火車橫向穿越內蒙古從西部到東部。收拾東西時看到躺在行李箱的里的《美滿》,我才想起“二十四小時的手機戒斷挑戰(zhàn)”,當初與朋友約定時并沒有想到會是在旅途中,想來這次挑戰(zhàn)怕是會失敗了,第二天各處需要拿手機出示綠碼通行,但我還是將它從行李箱里拿了出來,至少對抗這一個傍晚到黎明。 收拾完行李坐定,疲累席卷,也長舒一口氣。窗外藍色從地平線上浮起,將紅色的暈稀釋,看了下表,大約在七點。 《美滿》是一本很當下的小說,關乎家庭更貼近時代,小說里的人也會談論朋友“P2P”被騙、會打網(wǎng)約車、會坐在便利店門口吃酸辣粉,小說里的人也在思考在猶疑在迷茫,像我們在這個世界里的感受與變化。淡豹說她并不是要寫社會問題,她想要寫的還是人,而這些問題和癥結是人物心理的背景,無法跳開它們去寫心理變化。這本書在讀的時候總給我很強的共鳴,想到身邊的許多人、對應起自己許多無妄的思考,手邊沒有筆,我小心翼翼地把喜愛片段所在的那些頁碼折起小角。 天慢慢黑了,才感到屋子里的燈,洗漱完坐在床上斜斜倚著枕頭又看了會,想到明天還要早起,把書簽夾在了倒數(shù)第二篇《你還記得在上州給我變魔術嗎?》,關燈躺下,終于這一天的最后眼前不是黑暗里發(fā)光的屏幕。 04 @f8fakefly 80后,餐飲業(yè) 選書:《人是太空人的試驗品》(李衛(wèi)東 著) 實驗結果:失敗 堅持時長:1小時13分 生命的起源向來被視為第一科學謎案,人類迄今為止幾乎所有的科學探索都是圍繞這一命題展開的——你是誰,你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 【本書告訴我們的起源猜想是這樣的——大約在五萬年以前,一批外星人來到地球,他們具有高度的智慧。當他們發(fā)現(xiàn)地球引力等因素不適合他們居住時,他們選擇了地球上精力旺盛和智力較高的雌猿,注入太空人的基因進行雜交,這便產(chǎn)生了地球上的人類?!?/span> 我選了一本我很小時侯買的書《人是太空人的試驗品》,這本書現(xiàn)在應該是很難找到了。觀點很邪門,說我們人類是地球母猿跟外星人“雜交”出來的品種,特別不正經(jīng)的科幻小說哈哈。 我之前還看過一篇科幻小說,大概意思是說,我們人類是被更高等文明的生物設計的一個程序,我們生活在這個程序里,但程序設計的有邊界,所以人們始終走不出那個邊界去。對標的是——譬如說現(xiàn)實中我們?yōu)槭裁粗荒苋サ皆虑?,而不太能去更遠的外太空。當時看到這個觀點我石破天驚,巨大的顛覆感,也讓我想到一個電影《楚門的世界》。 坦白說這本書非常cult,屬于那種不負責任的獵奇式猜想。但我們對宇宙了解太少了。我只堅持了1個小時出頭,原因是我忘了我已經(jīng)提前買了諾蘭的《信條》(但看完腦袋都快炸啦)……由此宣告實驗失敗。不過,我近期的目標就是完成一次實驗,不顧一切去完成一次。 05 @三里屯張雨綺 85后,互聯(lián)網(wǎng) 選書:《音樂是怎么變成免費午餐的》 (斯蒂芬·維特 著 蔡哲軒 譯) 實驗結果:失敗 堅持時長:5小時27分 【斯蒂芬·維特花費五年時間、飛越美、歐、亞三大洲寫成這本“盜版音樂發(fā)展史”,抽絲剝繭,探究數(shù)字音樂盜版的真正源頭。 維特在德國造訪了發(fā)明MP3音頻格式的聲音工程師們;接著來到紐約,找到捧紅美國“國民天后”泰勒·斯威夫特等流行歌手的唱片業(yè)大亨;再轉向蘇格蘭場和美國聯(lián)邦調查局,然后一路追查到北卡羅萊納州西部小鎮(zhèn)的一名CD制造廠員工,及其背后在11年時間里泄露超過兩萬張專輯的“音樂愛好者小組”;最后進入互聯(lián)網(wǎng)的黑暗深處,挖掘出音樂產(chǎn)業(yè)從巔峰迅速沒落的驚人真相。 這不僅是一個關于音樂產(chǎn)業(yè)的故事,更是一段從未被講述過的互聯(lián)網(wǎng)歷史?!?/span> 頭一天我睡了近13個小時……最近工作太累了,前一天晚上我做了個深度的身體spa+頌缽療法,幾年來第一次睡這么長時間。 這本書很贊,但看之前心里也會有點慚愧,因為音樂盜版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一件曖昧的事情,我身邊很難說誰從小到大完全沒有使用過盜版。我自己對獨立音樂產(chǎn)生興趣,坦白說最初也是因為聽了大量的盜版。 作者最厲害是從三個人物視角的懸疑式寫法下手,很有故事感,像在讀小說——音樂技術層面的更迭、產(chǎn)業(yè)巨頭的市場大戰(zhàn)以及geek的盜版戰(zhàn)術,一段非常有趣的“盜版音樂發(fā)展史”在我眼前鋪陳開來……互聯(lián)網(wǎng)和mp3產(chǎn)業(yè),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就基本上殺死了實體唱片業(yè)。Sigh。但下載盜版音樂,又是幾代人的群體性行為,所謂的平庸之惡吧,我們都曾參與過其中。我還沒看完,但已經(jīng)很唏噓了。翻譯很贊,譯者跟作者一樣之前都是業(yè)內專業(yè)人士。也很期待有一天能看到本書的紀錄片。 成功是不可能成功的,因為快遞來啦。我要打開微信給快遞小哥付到付的費用,啊,太難啦。 06 @洛夫古德 90后,記者 選書:《英格蘭簡史》(西蒙·詹金斯 著 錢峰 譯) 實驗結果:失敗 堅持時長:15小時 【每每提及諾曼底征服、阿金庫爾戰(zhàn)役、亨利八世、維多利亞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英格蘭的英雄與惡棍、勝利與失敗便會浮現(xiàn)眼前,可以說英格蘭歷史是世界上最精彩的歷史之一。 書中講述了英格蘭從公元410年的黑暗時代到21世紀初現(xiàn)代社會的完整歷史——一個大國的誕生、崛起、衰落,王權與人民的沖突以及國王、議會的角色演變等等,詹金斯爵士以其雋永的文筆,睿智的語言,嚴謹?shù)膽B(tài)度,娓娓道來現(xiàn)代英格蘭是怎樣煉成的?!?/em> 在去英國之前其實沒有好好了解過它的歷史,因此在倫敦游覽和去到譬如曼城和約克的各大教堂時都是“一臉懵”,所以趁著沒有工作的一天打算研究研究這個國家的歷史,補補課,也借這個機會遠離一下電子產(chǎn)品。 對我來說歷史是需要連貫記憶的,一旦停下來就很容易把前面的事件和人物忘記或者記混,所以打算一口氣讀完。開始真的不容易讀進去,好在這本書的敘述方式比較活潑不生硬,像讀故事一樣,就慢慢進入了狀態(tài)。但是傍晚的時候確實有點疲憊了,但是又擔心要是今天把書放下,下次拿起來就不知道是什么時候,就打開音箱,配上Oasis樂隊的搖滾樂,打起精神繼續(xù)讀。 一整天下來,除了午飯和晚飯時順便回復家人和朋友的微信(不然他們該擔心了……)我控制住了不主動拿起手機,這一天也沒刷微博和朋友圈,雖然沒有百分之百戒掉手機,但也算是比平常進步了吧! 07 @過天 00后,中文系學生 選書:《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米蘭·昆德拉 著 韓少功 譯) 實驗結果:失敗 堅持時長:7小時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作為一本世界名著,估計不少人都看過,無需過多介紹。 【作者從反對人類境況的一個組成部分——媚俗——出發(fā),從捷克走向人類,思考面遠遠超出了書中描寫的內容,由政治走向哲學,由對強權批判而走向對人類永恒命運的審視,揭示了人類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充分勾畫了東西方社會的人生百態(tài),折射出從捷克事變到柬埔寨戰(zhàn)爭的寬廣歷史背景,寄寓著作者對人類命運的深沉思考?!?/span> 下了課后,我打算放下手機,于是打開了韓少功翻譯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生命中不能承受的東西往往是沉重和復雜的,但如果面臨的是一片茫然和空白呢?在蘇軍入捷的特殊時代,個人靈肉的矛盾與國家民族被入侵的歷史結合在一起,沒有生活的沉重負擔,只有大腦思索的雪白,這是沒有任何質量的輕,但正是這輕,令生命無法承受。 由于對于蘇軍入捷這段歷史不是非常熟悉,所以對于書中片段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特麗莎、托馬斯兩個角色對于靈肉的內心思索。特麗莎是一個無法擺脫母親控制的人,并不是現(xiàn)實中的控制,而是母親肆無忌憚地裸露身體,沒有界限感地入侵特麗莎的童年生活,令她產(chǎn)生強烈的靈肉矛盾,并塑造了軟弱的性格,具體表現(xiàn)在她對于伴侶托馬斯的靈肉忠誠,她無法拒絕托馬斯的要求。她與男人肉體交合后看到烏鴉的死亡,這一意象是被埋葬的她的肉體。 與特麗莎相對比的是托馬斯將靈肉分離地非常明確,他可以一邊保持著對于特麗莎的愛,一邊無法中止與薩賓娜的肉體關系,在他看來,愛一個人就是希望與她睡覺,托馬斯只希望與特麗莎同床共枕。托馬斯與特麗莎對于肉體和靈魂的不同觀點造成特麗莎的巨大痛苦,她一邊無可抑制地愛著托馬斯,甚至將托馬斯作為自己思維的一部分時刻觀照著,另一方面她無法忍受托馬斯肉體上的不忠。托馬斯對于特麗莎的痛苦只能握著她的手表示沉默,而無法說什么。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一部不同尋常的小說,排除掉故事敘述的部分,它采用多視角敘述,并夾雜著大量的哲學探討,可以稱得上是一部哲學小說,其中其對于靈與肉關系的探討也是對這一哲學命題的討論中中不可忽視的一處。最終,我堅持了七個小時,享受了長時間思想狂奔的順暢感覺。雖然實驗失敗,但這卻是一個富有意義的下午。 08 @大南南 95后,書店職員 選書:《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 (毛姆 著 羅長利 譯) 實驗結果:失敗 堅持時長:5小時 周五下班開始嘗試關掉手機,自從使用手機以來,我從來沒有過停用它24小時的經(jīng)歷。上班地方離家很近,我就走路回家了,路上還用包里備用了快一年都沒花出去的一百塊現(xiàn)金吃了頓飯,幸好小餐館的阿姨有零錢找,說實話,我還擔心如果去餐廳,是不是已經(jīng)不提供現(xiàn)金服務了。 Anyway,到家之后開始有點焦慮,平時這時候就是躺在沙發(fā)上玩手機的時間。好吧,我決定打開要看的書,毛姆的《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我之前看了一點,還沒往下讀,今天希望可以讀完。 【這本書其實更像是作家的隨筆,一位作家去結構他所看過的作家及作品,非常有意思,你可以了解到作家是如何閱讀的,是如何看待寫作的,甚至能看出毛姆的幽默與八卦?!?/span> 因為是單章的形式,沒有情節(jié)的連貫,所以我的注意力并沒有特別集中,中間還一度想看看手機,??!萬惡的科技!不過還是努力控制自己,起碼要堅持過12小時吧!于是當晚看完書大概十一點我就準備洗洗睡了。 不出所料,完全睡不著,太難受了,我覺得自己數(shù)羊數(shù)了有一小時(可能實際上只有十幾分鐘),終于還是仍忍不住打開了手機,罪惡又快樂! 編輯福利 01.《小婦人》 作者:露易莎·梅·奧爾科特 譯者:洪怡、葉宇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書號:978-7-5327-8358-8 定價:89元 《小婦人》以19世紀中期美國南北戰(zhàn)爭為背景,生動描寫了作者親身經(jīng)歷的家庭生活:父親參加北軍出征,四姐妹伴著慈愛的母親,在家里過著清貧而富有樂趣的生活。盡管充滿幻想,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她們一直在憑借自己的努力來解決生活中的種種艱難困苦。故事追隨這四位女性由女孩成長為小女人的歲月,講述了她們的愛情經(jīng)歷及她們各自追尋不同理想與歸宿的過程。 在美國《小婦人》也被當成了妙齡少女的必讀書,曾被多次改編成影視作品的美國經(jīng)典之作,今年又在由西爾莎·羅南、艾瑪·沃森、“甜茶”、梅里爾·斯特里普聯(lián)手演繹的電影鏡頭里煥發(fā)出新的光彩,并收獲奧斯卡6項重量級提名,摘得“最佳服裝設計獎”。本版特別收錄了紐約知名插畫家與圖書設計師史里亞·古普塔(Shreya Gupta)為《小婦人》150周年紀念版繪制的精美插圖,采用雙色彩印,值得珍藏。 讀者福利 我們將從文末留言和TO微博各抽取1位讀者 分別贈送《小婦人》(插圖珍藏版)1本 02.《地下鐵》 ![]() 作者:幾米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書號: 978-7-5108-7278-5 定價:48元 幾米,本名廖福彬,臺灣知名繪本畫家?!兜叵妈F》是幾米知名的經(jīng)典作品之一,1998年幾米首度在臺灣出版?zhèn)€人的繪本創(chuàng)作,至今已經(jīng)創(chuàng)作了整整二十年,在華人世界也風靡了二十年,學界和媒體多次以“幾米現(xiàn)象”為主題分析評論。 《地下鐵》以都市常見的公共設施——地下鐵,為主要敘事空間,講述了一個盲女擺脫迷茫,在想象和現(xiàn)實之間“尋找心中隱約閃爍的光亮”的故事。它由盲女的視角,通過圖文形式與讀者進行獨特的交談,帶領讀者一步步尋找自己心中“隱約閃爍的光亮”。 讀者福利 我們將從文末留言和TO微博各抽取1位讀者 分別贈送《地下鐵》1本 03.《生活黑客》 ![]() 作者:約瑟夫·M.小雷格爾 譯者:沈慧 出版社:臺海出版社 書號:978-7-5168-2607-2 定價:69元 生活黑客是一個新興的社會文化現(xiàn)象,英文中已經(jīng)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叫Lifehacker。你不一定聽過這個詞,但是你應該已經(jīng)很熟悉這個現(xiàn)象,也許你自己就是一個生活黑客。 比如說,如果你特別講究做事的效率,使用過番茄鐘這類的時間管理工具,或者你健身的時候會戴個運動手環(huán),隨時記錄自己走了多少步,你做的就是生活黑客們推崇的事情。而如果再進一步,你經(jīng)常研讀“勵志與成功”類的學問,并且發(fā)明了一套自己的生活管理系統(tǒng),那你就是一個生活黑客。 生活黑客們積極地利用科技和工具提升自我,系統(tǒng)化地生活?!渡詈诳汀愤@本書仔細考察了生活黑客運動的演變過程,比較了各家的學說,從科學研究的角度評估了各種方法都好不好使。你將在本書中一一看到提高工作效率、保持運動習慣,甚至找到交往對象的黑客技巧。你也會對各路門派的生活黑客所提倡的思考方式有更加清晰的認識。 讀者福利 我們將從文末留言和TO微博各抽取1位讀者 分別贈送《生活黑客》1本 04.《恰到好處的安慰》 ![]() 作者:凱爾西·克羅、埃米莉·麥克道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