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好的蓋碗,足以泡遍天下各類茶。 但很多剛開始喝茶的朋友卻很排斥它。 蓋碗它不香嗎?!便宜又好用! 后來問了很多拒絕蓋碗的朋友, 真相只有一個:燙手! 這是一個日常喝茶時最常用的拿蓋碗手法, 中指和拇指夾住蓋碗外翻的口, 食指微微按住蓋子頭, 中指、食指和拇指形成一個穩(wěn)定的三角形, 牢牢地夾住了蓋碗。 從俯視的角度看, 中指、拇指和食指處于一條直線上。 往往最容易被燙到成大豬蹄子的, 就是這三個手指頭以及虎口。 不怪手,怪蓋碗! 1# 中指和拇指&蓋碗口 蓋碗的碗口外翻,這樣和沸水就有一定距離, 泡茶時沸水到達水位線時, 熱度也不會傳遞到碗口來, 所以手指放在外翻碗口上只能感受到溫溫的。 沒有外翻的碗口大概像右邊這個, 水溫傳遞快,直接到達蓋碗邊緣, 握住蓋碗時就會很燙手。 2# 食指&蓋子 左邊蓋子微拱, 和蓋碗里的沸水有一定的距離。 右邊的蓋子扁平, 和沸水接觸距離近,升溫快。 蓋子頭也是一樣的道理。 左邊的蓋子頭,整體偏高, 食指按住的地方?jīng)]有向下凹, 盡可能地拉長和沸水接觸的距離。 右邊這個吧,蓋子頭向下凹, 這樣一來就和沸水的距離更近,升溫也快, 手放上去少不了燙。 3# 虎口&出水口 把蓋碗和蓋子放在一起對比, 外翻碗口、拱形蓋子、高蓋子頭。 左側(cè)蓋碗的造型更加符合人體設(shè)計,避免燙手。 相比右邊......就是各種和沸水的親密接觸。 蓋碗口弧度過大成為了平口,蓋子也偏平, 出湯時,水柱出來的面積會更大, 手稍微一斜就容易燙到手。 最要命的是, 這種造型的蓋碗很容易在出茶湯的時候, 水蒸氣從后方逃逸,直接燙傷虎口。 水蒸氣的溫度比沸水溫度還要高。 所以我們一般會挑選一款這樣的蓋碗, 滿足使用需求,再追求美觀。 最后一點, 我們在購買蓋碗的時候, 根據(jù)平時喝茶人數(shù)多少來確定容量。 建議選擇120ML至140ML之間的容量, 我平時一般一個人喝居多, 所以會選擇較小的蓋碗,大概在90ML 左右。 以上個人平時喝茶經(jīng)驗,僅供參考。 不能保證不被燙手,只能保證減少被燙的機率。 因為,還需要你多喝茶多練習(xí)。 |
|
來自: 海闊天空wslas3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