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動筆寫鄉(xiāng)愁這篇散文之前,余光中老先生的《鄉(xiāng)愁四韻》的詩,一直在我的眼前浮動,老先生用長江水、海棠紅、雪花白、臘梅香,分別作為詩中四韻的主基調(diào),由此及彼、由近及遠、由表及里、深入淺出,展開層層聯(lián)想,把鄉(xiāng)愁的感情內(nèi)涵,鄉(xiāng)愁的綿長柔情,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當然他是站在海外游子、飽經(jīng)漂泊和滄桑的角度,從心底發(fā)出對鄉(xiāng)愁的無限感慨,因此鄉(xiāng)愁對于他來說,更是別有一番滋味。 在余光中《鄉(xiāng)愁四韻》的啟發(fā)下,我便也萌生了寫《鄉(xiāng)愁》的意念,盡管與之相比可能顯得有些膚淺,但這畢竟是我心底的呼喚。 鄉(xiāng)愁是一顆種子,一頭種在北方的黑土地上,另一頭栽在我的心里;鄉(xiāng)愁是一條絲線,那頭拴在松花江航船的桅桿上,這頭系在我的身上;鄉(xiāng)愁是一堆故事,講述著小時候的喜怒哀樂;鄉(xiāng)愁是一杯美酒,無論經(jīng)過歲月年輪的怎樣儲存和積淀,她都越發(fā)的厚實、凝重和醇香。 歲月的煙云中,鄉(xiāng)愁是我撥動滄桑迷茫的琴弦,不斷地演奏出高亢、奮進、鼓舞的戰(zhàn)歌;生活的道路上,鄉(xiāng)愁是我前行的路標,時常的提醒著我:人生不容易,且行且珍惜;感情的地平線上,鄉(xiāng)愁是我眷戀的歸宿,不停的召喚著我:這里永遠是你歸來的港灣。我忘不了那濃濃的鄉(xiāng)愁,忘不了吃著粘豆包、豬肉燉粉條那種香噴噴的味道;忘不了出了遠門母親一直惦記那種溫馨甜蜜的感覺;忘不了和小伙伴們在一起開開心心、打打鬧鬧那種無憂無慮的天真爛漫。 記憶中的鄉(xiāng)愁,寫在老年人的煙袋鍋上,寫在小姑娘的紅頭繩上,寫在屋里墻壁貼的年畫上,寫在男女同學課桌的分界線上......鄉(xiāng)愁啊,是情,是愛,更是一份濃濃的牽掛。 家鄉(xiāng),這是一個多么親切的字眼,又是多么令我向往的圣潔之地。家鄉(xiāng)的人是那樣的純凈,純凈的像一汪清泉無瑕透徹沒有半點渾濁;家鄉(xiāng)的人是那樣的憨厚,憨厚的讓你感動的無地自容;家鄉(xiāng)的人是那樣的樸實,樸實的讓你交流起來不會有半點隱瞞。 家鄉(xiāng)是一塊凈土,在這塊凈土上,沒有爾虞我詐,沒有相互欺騙,沒有爭權奪利,更沒有野心和貪婪。他們過著開心快樂、隨遇而安的生活,每一步都邁得那樣堅實,每一天都過得那樣充實, 鄉(xiāng)愁是我溫馨的夢,是我思念的河,無論我走到哪兒,都會帶著這種難以割舍的情懷。 鄉(xiāng)愁是一根柔蔓的牽牛藤,又恰如秋天的綿綿雨絲,永遠牽著我,牽著我的家鄉(xiāng),牽著我們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 風箏情 夏季,不僅給萬物帶來了生命的熱望、力的伸展,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一種蓬勃向上的活力?!傲⑾涅Z毛住”這是東北二十四節(jié)氣歌里其中的一句,意思是說春天已過,夏天到了,大風該停了,沒有大風的天氣,比較適合于放風箏,每當這個漫山遍野開滿夏花的季節(jié),在東北,就會有成群結對的孩子在空曠的田野上爭搶著放風箏,他們歡呼著,跳躍著,像夏花一樣,無不陶醉在嬌艷無比的快樂之中。看到孩子們的天真舉動,望著那越飛越高的風箏,我的思緒也仿佛回到了過去的童年時代。 小時候,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畔的一個鄉(xiāng)鎮(zhèn),這個鄉(xiāng)鎮(zhèn)是附近有名的風箏之鄉(xiāng),父親是這個鄉(xiāng)鎮(zhèn)一所中學的校長,那時鄉(xiāng)鎮(zhèn)的校長沒有專職的,父親每天至少都要給學生上兩節(jié)的語文課,父親為人比較隨和,不論是和同事還是和鄰里之間相處的都很融洽,父親寫得一手好的毛筆字,每當春節(jié)來臨的時候,到我家里找我父親的人特別的多,這里面有的是親屬,有的是熟人,還有的是別人介紹來的,他們不為別的,主要是借助我父親的手和筆,為他們寫上幾副對聯(lián),每到這時,父親總是不厭其煩的為他們服務,母親為這事沒少埋怨過父親,可是每次父親都說:凡是到家里來的,都是看的起咱們,咱們不能撥了人家的面子。所以父親在這個鄉(xiāng)鎮(zhèn)里是出了名的好人。父親不僅課教得好,還是鄉(xiāng)里制作風箏的高手,他做出來的風箏總是與眾不同,每到夏天之后,我便和我的小伙伴們拿著各自制作的風箏,在空曠的野地上放逐著,在風箏群里,我的風箏最引人注目,那是一個鯤鵬展翅式的風箏,是父親在百忙之中利用三個晚上為我做成的,上面還涂著各種各樣的樣顏色,放到天上時真像鯤鵬一樣,在陽光的照耀下展翅翱翔,那態(tài)勢,不僅顯得格外的雄偉壯觀,同時,也讓我感到無限的陶醉,有時候大人們路過我的身邊,看到我的風箏,也總會夸獎幾句,聽著大人的贊賞,我的心里美滋滋的,總有一種自豪感和榮耀感。 這種快樂的日子沒過多久,文革的風暴便席卷了我的家鄉(xiāng),那時候當“臭老九”的不挨斗是不正常的,況且我家的成份還不好,是富農(nóng),屬于斗批改的對象,在那種人人過關的年代,作為一所中學校長的父親,自然也沒有躲過被批斗的厄運??吹礁赣H游街挨斗的場景,我幼小的心靈有了一種異樣的感覺,懵懂之中隱隱的覺得世道變了,原來經(jīng)常到家里做客的那些父親的好友也很少來了,母親的臉上也失去了往日的笑容,和自己一起玩的小伙伴也越來越少了,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我有點茫然了,沒了往日的快樂。父親被揪斗的那段時間里,每天早出晚歸,見不到父親,我的心里總是空撈撈的,每當這時,我便一個人悄悄地走到風箏跟前,看到了風箏就像看到了爸爸一樣,心里就踏實了一些,那段時間里,風箏仿佛就成了我的守護神一直伴我左右。經(jīng)歷了這次變故,我好像比以前成熟了許多,沒事的時候,我就拿著風箏,望著高高的天空,望著天空中那漂浮的白云,我感到天上比地上好多了,在我的眼里,地上突然變得可怕起來。于是,我便常?;孟胫龀岚?,就像安徒生筆下的安琪兒那樣,在無限的、蔚藍的天空中翱翔并試圖脫離這紛亂的塵世,遠離這顛倒黑白的大地。 幻想畢竟是幻想,我終于沒有生出翅膀來,更沒有飛到天上去。在孤獨苦悶中,我又放起了風箏,我把對父親的情感寄托在風箏上,每當風箏從我的手中飛起并隨風飄蕩逐漸升入高空時,我的心也像風箏一樣,隨之上下飛舞,左右搖蕩,在搖曳漂浮中,我仿佛實現(xiàn)了升空上天的夢想。 隨著動亂的逐漸結束,父親也得到了平反,并回復了原來的職務,一家人又生活在其樂融融之中,可這段難忘的往事一直珍藏在我的心中,父親給我做的風箏,我也一直帶在身邊。后來我逐漸長大了,考上了大學,并在外地有了一份比較理想且安穩(wěn)的工作,就像風箏一樣飄上了高空,飄離了故鄉(xiāng)。臨走時,我?guī)狭烁赣H專門為我制作的風箏,同時也帶上了親人的囑托,依依不舍的踏上了新的征途。這么多年過去了,由于在外地工作,回家的次數(shù)也少了,但放風箏的習慣我卻一直也沒有丟掉,有時候給家了打電話,和父親嘮嗑時還經(jīng)常向父親提起自己放風箏時的感受。每當這時,我便覺得自己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時代,仿佛覺得父親就一直在我的身邊,我明白這完全是情感的使然,是一種精神的延續(xù),是一種愛的傳遞,這種情感的呼應是永遠也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的。 我愛空中飛舞的風箏,更敬重它那一往無前,勇敢搏擊的雄姿。我愛風箏,這不僅僅因為它曾陪伴我度過難忘的童年歲月,更在于它給了我太多的精神寄托和生活的啟迪,讓我有一種志存高遠的感覺,這種感覺會讓我在前行的路上走得更加輕松和淡定。每每想到這些,我就會平添了幾分對父親的思念之情。這不,明天又到雙休日了,我又該去放飛我這充滿思念之情的風箏了。 《齊魯文學》是齊魯文學雜志社主辦的刊物之一,以“時代性、探索性”為辦刊宗旨,堅持“發(fā)表原創(chuàng),繁榮文學”的辦刊路線,發(fā)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國當代詩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時代氣息,可讀性強,國內(nèi)外公開發(fā)行。 投稿須知: 1、稿件內(nèi)容健康、結構完整、文筆優(yōu)美、底蘊豐厚。 2、詩歌、散文、小小說、散文詩、文學評論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對所錄用的稿件有刪改權, 3、本刊對所錄用的稿件有刪改權,來稿請附作者簡介、通訊地址、聯(lián)系電話及個人照片(在其它公眾號發(fā)表過的勿投本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