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啖蔗錄》 《地理啖蔗錄》 [清] 袁守定
鄭夾漈作通志載。相冢、青囊等書。馬端臨文獻通考載入五狐首等書。凡數(shù)十種。皆形家言也。朱子山陵議狀亦謂。當召術士擇吉。士以奉衣冠之藏。而蔡西山、吳草廬諸儒。皆精究其理。而訂正之。其事久。為格物致知老所不諱矣。夫世之營地老。其道有二。仁人孝子。知養(yǎng)生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凡世有其說。力有可致。皆盡心竭力而為之。以求免吾親為風蟻、水泉之所侵蝕。必使無遺憾焉。而后止此一道也。富家巨室挾其貲貨。廣招青烏之徒。商山論水。竭登涉之勞。以求之。以冀為子孫百世之福。此又一道也。不知地理如不效也。則盡人求之可得也。地理如果效也。則必有大力者主之。非富民貲貨之力可求而得。使可以財賄。求而得之。而因得食地之報。以如其所期。造物何無主如是哉。然則。均之營地也。其為安親骸而營之。與覬世福而營之。義利之介有不容不辨者矣。余年近五十。涉獵經(jīng)史百冢。一不能得其岸。略安知地理。歲壬申了先太孺人大故。括陰陽家書百十種。窮年讀之。漸漸得其義要。漸漸觀其會通。漸漸窮其變態(tài)。力之所注。旨趣旋生。至欲徙業(yè)焉。而不能自己。益知前世通儒。精知博究。不以為小道而棄之。有旨也。然代遠。風微書缺。有閑所及見老。才近世通傳諸書。而鄭志馬考中所載。相冢八五之類。多不可復見。為可惜矣。余既有所卜。以安太孺人。而鄉(xiāng)之人相與胡盧之以為不似。余聞而應之。曰。凡所以為是者。求免風蟻、水泉也。非以于福也。其本趣異矣。窀穸畢。舉所得于諸書者。別其義類。記以筆墨。使數(shù)年心血所積。不致歸于烏有。且志余之所以為太孺人者。其兢業(yè)有如此也。昔朱伯起談山如啖蔗。蓋嗜之也。不揣固陋。竊有同嗜。故借以名編云。 乾隆二十年冬杪易齋袁守定序
目錄 推原 祖山 出身、枝干 行度 枝腳 開帳、纏護 過峽 剝換 行止、將入首 穴星 穴法 穴法補義 扦法 龍虎 案山、朝山 水法 明堂 官、鬼、禽、曜 平洋 相士、望氣、嘗水 雜說一 雜說二 閑談 附卜示孺人葬地圖
凡例: 是編分門別類。使類聚而觀其義易明。其不可附于諸門之中者。以雜說盡之。其有無關地理。而為談地者。所不可缺。以閑談盡之。 是編本文之義。本明而必證以古說者。范詹事謂,世人賤今貴古。今一 一征之。見理非杜撰示人。未可賤之意。 是編仿劉孝標注世說只錄成書。于其下不增一字。自可與本文恭觀。而益明其旨。其有不得不發(fā)明者。乃以散文釋之。 征書不厭重復者。見此非一二人之私言也。其說大同。其理不可易。 是編以一偶為一段。所引之書。先證上句。次證下句。或只證上句不證下句?;蛑蛔C下句不證上句。觀者詳焉。 引書以證本文之義。固已其有因甲及乙者。本文之所未及于注及之。以求盡其義類。 是編先列本文。后證諸家。非抑古而仲今也。地理嘈雜必欲薈萃群說。按部就班。自不得不經(jīng)之緯之。我行我法。 是編注釋之處。有以類附者。以圈別之。其有與本文正說相反者。亦以圈別之。必兼采者。斯道多端。不可以一說拘也。 是編專言形勢。不及理氣。故凡言理氣之書。概不攔入。偶引催官篇。玉尺經(jīng)等書一二條。亦是言巒頭者。 凡舉一義有未詳者。必隨其類再及之。以盡其說。如穴暈已見穴法中。于補義又詳之。星體已見穴星中。于雜說又詳之。如此類者不必拘泥。 凡散文注釋之處。間采用廖金精撥砂經(jīng)。二徐人子須知。葉九升釋名。沈六圃地學中語。非襲之也。其語無可易也。 是編務博。凡穴由形取。及虎須肉堆、獅子案之說。雖為前人所指摘。亦必錄之。使得恭觀而博覽焉。不致略有逸義。 是編所引書名。有不列之引書姓氏中者?;蛳禃r集或雖系古書而未見全本。只于時集中見之。故存其書名而作者缺焉。以俟博覽者。 是編有曰經(jīng)云。及某氏云者。未見成書。仍時集之舊也。或有其書。而未及考對。偶從便耳。 術士之言。俚拙要旨。閱歷所得。文士之言。修整不過讀書所得。編中俚拙之言必錄者。為其為地理肯繁也。近汲古閣毛氏輯津建秘書。收續(xù)葬經(jīng)一種。詞雖清雋。義罕創(chuàng)舉。故無采焉 堪與家書。汗牛充棟?,F(xiàn)傳如顧陵岡天機會元。余斗象統(tǒng)一全書。李國木地理大全。葉九升地理大成。皆大集也。各輯古傳書數(shù)十種。大約大同小異。甲缺則乙收耳。顧陵岡割裂而無統(tǒng)紀?;蚶献I為雜貨鋪。固宜。余斗象統(tǒng)一之編。惟首卷文從字順。疑有假借其它。一墨一瀋至不可向邇。且愈割愈略。去陵岡益遠。李國木收古書太少。其所自著一本人子須知。令人有挈篋之嘆。惟近時葉九升。先揭綱領。次列諸冢遺老舍之。疑者注之。于平陽尤有功焉。錄中镕鑄四大集。及他所見之書又數(shù)十種。如一屋散錢。以一循貫之路無剩逸。惟平陽三局未及分晰。肆力有遺憾云。 前明究地理有成書者。如柯月潭有統(tǒng)會大成。王心春有孝慈補。李近吾有地理正要。姜易齋有地理一貫。吳望岡有地理纂要。郝金沙有地理釣元。謝子期有地理四書。暨北溪有地理五經(jīng)。李賓湖有人天眼目。陳鏡元有至寶正宗。翁龍泉有太極全注。李光宇有叢珠心法。熊汝岳有報德肯緊。甘泉峰有陰陽快捷方式。張龍墩有仙婆集。如此類老指不勝屈。其書或傳?;虿粋鳌9视屑耙娬?。有不及見者。其所見者。茍義本古人。略無特見。則不取也。至搜元曠覽??芭c一貫。琢玉斧等書。皆竊人子須知之緒余。而略有增項。實二徐之耳孫。無足收齒。 地理見于諸經(jīng)者。僅有其端。漢、魏以后始著其法。如魏志載。管輅相母邱儉之墓。嘆曰。元武藏頭。蒼龍無足。白虎銜尺。朱雀悲哭。四危以備。法當滅族。晉書載。郭璞嘗為人葬。帝微服往觀之。因問主人何以葬龍角。此法當滅族。主人曰。郭璞云。此葬龍耳。不出三年當致天子。二書所謂四獸及龍角、龍耳。即今世法也。又兩史我宋武帝皇考。墓在丹徒之侯山。有孔恭者善占墓。曰。非當?shù)匾?。又晉書載。有相地者言羊袩。祖墓有帝王氣。若鑿之則無后。袩遂鑿之。相者見曰。猶出折臂。三公而袩。竟墮馬折臂。位至公而無子。其見于正史老如此。諸野史所載更不可殫述。誰謂地理不足信乎。特世所傳晉、漢以前堪輿冢書。多后人附會。不可不辨也。 魏、晉以前之書。多后人嫁名。如陶大傳有牛眠之異。后人遂以捉脈賦嫁之。如風水口義舊傳秦樗里子作。管皴詩括。管氏指蒙。舊傳管公明作搜山記。曹傳朱桃仙作其書。詞句排偶腔調(diào)。時下非秦、漢文字。為后人嫁名無疑。惟狐首經(jīng)言。多為郭恭軍所引。必晉以前之書也。然以為作于白鶴仙則不敢信。野史載有三人。就孫權之祖求瓜示以葬地?;癁榘Q而去。好事者遂附會有白鶴仙之說耳。青烏經(jīng)一卷陶九成輯于說郛中。謂非漢人文字。然文氣清雋。與葬書略同。大約六朝以前之書。非后人所及也。 是編所載撥砂經(jīng)。凡二種。楊氏之書只論前砂感應之理。廖氏之書于龍、穴、砂、水無所不言。觀者辨焉。 古傳郭恭軍葬書十二篇。蔡西山刪為八篇。吳草廬又刪之。定為內(nèi)、外、雜三篇。今反傳草廬本也。但世所傳葬書之外。又有錦囊經(jīng)五篇。其文與葬書同。疑即西山所刪者。然不可考矣。 地理以形體言之。高起者為陰。窩坦者為陽。故乳突為陰。窩鉗為陽。以星體言之。則金木為陽星。水土為陰星。故乳突為金穴屬陽。窩鉗為水穴屬陰。錄中有以乳突為陰。窩鉗為陽者。從形體言也。有以乳突為陽。窩鉗為陰老。從星體言也。各有取義。非自相矛盾。 二徐專舉五星。不足以書山體之變。今仍楊、廖九星。而廖氏九星九變之格。九確不可易。是編略圖其概。詳見九星穴法中。 是編不得不圖者。圖之??梢砸鈺卟粓D。至于砂體尤繁頤。不能嬋及。詳見何冢砂法。 亞婆砂法及人子須知中。 楊氏十二杖法。十六葬法。編內(nèi)不詳說者。其理已具穴法中。故不重贅。
《地理啖蔗錄》卷一 《地理啖蔗錄》卷一
豐城袁守定叔論著并釋 推原 蓋聞地理見于周易。有俯察之文昭于毛詩。有陟降之說。孝經(jīng)卜宅兆之吉。周禮辨陰陽之和易俯以察于地理。詩陟則在職。復降在原。孝經(jīng)卜其宅兆而安厝之。周禮風雨之所會。陰陽之所和。 昔圣已發(fā)其端。后人因詳其術。涉其粗跡等。一技之微。原其精深。合至道之妙。蓋緣太極既奠。兩儀由之以分。陰陽相推。五行因之而著。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本金土。于是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無非五行之精。其在天也為歲。為熒惑。為鎮(zhèn)。為太白。為辰。所謂成象者。此五行之象也。其在地也則。山之頭圓足闊者為金。頭圓身直者為木。頭平生浪者為水。頭尖足闊者為火。頭平體方者為土。所謂形成者。此五行之形也。水火本金土五星既定。于是有生克制化。而地理出矣。然五星為山體之常。后人因山之變態(tài)不一。五星不足以盡之。又有九星之目。其實皆五星之變。究不離乎水火木金土者是也。O九星及生克克化俱詳后。
所以山以龍各由其體皆二五。然而地以理論竟至義有億千。 天地間之物各具五行之一。惟龍則五行皆具。其身為木。鱗為金。角與爪為火。擺折為水。腹之黃為土。有結之山亦是二氣五行。故以龍名。一說神龍倏大倏小。變化不測。地亦變化莫測。故曰龍。O一說有變化者謂之龍。無變化者謂之荒山。 先明陽凹陰凸之形。不分則不育。次審陽噓陰吸之妙。不媾則不生。 地理無他。陰陽而已。凹為陽以氣浮于外也。凸為陰以氣隱于內(nèi)也。如陰陽不分明。陰陽不交媾。則不能化生。無地理矣。此開卷第一義也。楊曾問答。曾問何者為陰。何者為陽。楊曰陰陽兩字乃地理之權衡。形氣之造化。形以聚氣。氣以成形。形氣既分。造化可考。陽氣形凹。陰氣形凸。陰變陽是窩腌慳鉗。陽變陰是肥突滿乳。陽龍來則陰受穴。陰龍來則陽受穴。曾問。何謂陰來陽受。陽來陰受。楊曰。脈來有脊。入穴處有窩。謂之陰來陽受。脈來微平。入穴有突。謂之陽來陰受。雪心賦。一不能生。生物必兩要合陰陽。 既了大原乃窮曩 祖山 尊星為受氣之祖。理取于拂云霄。權山又出脈之根。勢必跨連州郡。 太祖山為一方最尊。故曰尊星。太祖山之上。若再有高廣之山跨連州郡。謂之權山。亦曰都權山。 惟其高廣富厚而福氣斯豐。惟其聳拔清奇而秀氣必毓。 錦囊經(jīng)。欲識其子先看其母。欲識其孫先看其祖。龍髓經(jīng)。只用源流來處好。起家須是好公婆。雪心賦。祖宗聳拔者子孫必貴。 如水之有本。本盛則流長。如木之有根。根大則枝茂。天池生于頂。上清而且漣。養(yǎng)蔭夾于脊。間滿而不溢。 天地者。祖山頂上有池水也。以其高在云漢間。故曰天池。龍祖有此池者。力量極大。在山腳者為地池。兩地夾脊為養(yǎng)蔭。入式歌。龍上如生兩池水。養(yǎng)蔭斯為美。O又高山頂上有泉流出。仍流入天生石井。歸于山腹之中者。謂之衛(wèi)龍。天池之水不流不涸。衛(wèi)龍之水流而不出。二者不同。其為大貴之征一也。撼龍經(jīng)。更有衛(wèi)龍在高頂。水貼龍身入深井。更無水出可追尋?;蛴忻扇缧$R。O按。天池養(yǎng)蔭不但祖山有之。龍身上亦有之。平地有天池養(yǎng)蔭者亦佳。但要四時不竭。若忽然干枯。則禍敗至矣。 聚清見星體之異。歸垣得方位之宜。 聚崤者。五星聚崤也。金木水火土五星團聚而起。森森玉立如人之相。聚而講論也。后人相沿則以講為崤矣。大聚嶝則每星豪延二三十里。相聚在一二百里之間。小聚唏則各起數(shù)座或各只一座而已。然數(shù)座不如一座者格尤清。太祖山有此格者最貴。在少祖山者福力尤緊。又嶺脊亂石嵯峨或尖或方或圓攢聚一處亦謂之聚嶝。撼龍經(jīng)。亂峰頂上亂石間。此處名為聚崤山。天機素書。問君聚峰何以名。亂石亂峰祖邊呈。歸垣者五星歸垣也。木居東。金居西?;鹁幽?。水居北。土居中。各得方位之宜謂之歸垣。此格最貴萬不逢一。祖山有此福力尤巨。然不特祖山為宜。穴山亦偶有此格。如朱文公祖地是也。 龍樓搖日月之光。寶殿撼云霓之氣。 龍樓寶殿皆火星。一尖居中躅高曰龍樓。眾尖平列日寶殿。此祖山之大格也。撼龍經(jīng)。高尖是樓。平是殿。請君來此細推辨。入式歌。祖山高頂名樓殿。常有云霓現(xiàn)。 是皆祖德極為貴征。故觀乃祖之規(guī)模。可卜此方之人理。金土鎮(zhèn)地則生人豐隆。木火連天則生人瘦秀。瘦秀者性敏。豐隆者行方帶庫。帶含人多黃白之物。帶誥帶軸地多青紫之家。斜死多褐布之夫。孤削多藍縷之輩。 土星兩角高起。狹小老為誥軸。長闊者為展誥。以其似詔誥之狀。故主貴。庫土星方而墮角。故主濁富。倉即金星亦為富應。玉彈子。聳拔者貴。帶誥帶軸渾厚老富。有倉有庫孤削老貧。周鬼遇卻斜旡老賤。被傷被泄。
出身、枝干 問祖說相地之原。出身又觀牌之要。 出身老乃祖山發(fā)版離祖分行處也。一祖之下必有數(shù)龍。皆由此分出。故曰出身。 出吉者結亦吉。出兇者結亦兇。大小由是而推。貴賤因此而斷。生動磊落為吉之征。委靡這頑為兇之兆。 董德彰曰。大凡龍城初發(fā)處。若曲屈如生蛇下嶺。而兩邊有蟬翼護帶老。一刖去必結大地。其出身之不吉老。則瘦弱。委靡。不起。不伏。不活動。擺折。吳白云日。尋龍先須問祖宗。更于離祖察行蹤。辭樓下殿畢巒秀。預識前途異氣鍾。 正龍稟氣也。正脈必中抽。偏龍票氣也。偏脈必旁出。脈多乖閃以為中者。非中。形可遷移以為側者。非側。 真龍城多乖詐。閃出有如明。明開一眉展翅。城從中出。而步至前途。卻不成龍體。轉身于向之所謂或一居或角。尋其間落。卻處處合格。始知向之所謂中者非中也。向之所謂肩與角者至此審之。移步換形乃真中耳。如是或數(shù)十里?;驍?shù)百里。皆要看他凄閃。莫行錯路始不謬。干真中矣。O凡尋龍須識棄煞尋生之法。大龍直去剛急粗頑。粗視之。似龍之正身。而不知此煞氣也。真龍已問于一邊。微微出去矣。其閃版乃生氣也。棄煞尋生是在智老。O凡尋龍走錯路。只為不識龍格。須知祖有祖格。宗有宗格。帳有帳格。峽有峽格。出豚有出城格。枝腳有枝腳格。行度有行度格。將入首必更有幾多貴格。是真龍必合格。是纏龍帳角必不合格。只能識龍格。便不走錯路矣。O諸格詳后。 脈中出則生端士。脈偏出則產(chǎn)畸人。 地理以脈中出為貴。穿心中出是山岳之正氣。最為難遇。如人之秉正氣者。世不多有也。凡大忠大孝皆中出之脈所生。若脈偏出雖能發(fā)福必非正士。然審脈之正偏。不必逐節(jié)審之。但離祖一節(jié)中出。則節(jié)節(jié)中出可知。若離祖初出偏斜。則節(jié)節(jié)偏出可知。祖宗生父母。父母生子孫。木一氣也。 偏而不邊者可尋。偏而全邊者勿跡。 脈出雖偏。不在極邊。土猶有結作。若極邊則斷無融結。不必追尋矣。以后兒過峽及主山并穴后出脈皆同此論。 脈之急者有起伏之號。脈之散者有平受之稱。 隨星峰高下而來大頓小起。謂之起伏。脈坦蕩平陽略有體勢或如鋪氈展席。謂之平受脈。 脈之貴者有蓋鞭蘆花之名。脈之奇者有仙帶仙橋之目。 水木相兼而行為蘆鞭。脈來三裊旁有墩阜如花瓣狀為蘆花。屈曲盤旋如帶之飄空謂之仙帶。脈兩火或兩木夾水謂之仙橋脈。O附。沈六圃地學。直仙橋必在云山中直長精異。履之如行橋上有悚惕心。顧盼云山環(huán)衛(wèi)。有欣悅心方成仙橋。主貴而顯且出高人。曹安峰地理源本。狹直如橋長逾數(shù)十丈謂之仙橋脈。脈從六秀過者。主出神仙神童。鼎甲脈從四墓過者主出異人靈神僧道。其長曲如帶者謂之仙帶脈。亦出神仙。而金橋玉橋為最勝。O按仙橋有兩說。有以兩火兩木夾水為仙橋者。有以直狹而長為仙橋者。今圖從前說。 貫頂飽出為陰死。斷無毓秀之區(qū)。穿心低出為陽生。必有鍾靈之地。 凡出脈須星體開面。兩邊有夾勢從心。腰間偷出腸脈。似有似無。下來謂之陽生脈。此一枝,龍前去必作真穴。若貫頂飽面而出.謂之陰死。脈雖星峰起伏全無陰陽化氣必不結穴?;蜃鞒_城而已。披肝露膽經(jīng)。心腰中出陽生脈。前去定結真奇穴。貫頂飽面陰死出。只作應樂羅城列 正出為干。有大干小干之不同。旁出為枝。有大枝小枝之各異?;驗楦芍兄伞;驗楦芍兄??;驗橹χ兄?。或為枝中之干。干龍受氣渾厚。其行也平?jīng)?。枝龍脫脈清奇。其行也踴躍。 疑龍經(jīng)。疑龍何處最難疑。尋得星峰卻是枝。干上星峰全不作。星峰龍法近虛詞。正龍身上不生峰。有峰皆是枝葉送。又曰真龍平處無星峰。兩邊生峰至難捉。兩邊起峰為護從。正龍平低最貴重。 枝龍屈曲自喜。其斷也恒多。干龍馳驟自如。其斷也恒少。 凡干龍必崇山大壟牽連而行。如驟如馳大搖大擺?;虬儆嗬铩;蚱甙耸?。或二三十里。只一斷。其斷處必是通衢驛路。前人以路之大小驗龍之大小。真篤論也。若枝龍則小轉。小折屈曲自喜。一里之中或有數(shù)斷 干龍行遠而難竟。其界也江河。枝龍行近而易窮。其界也溪澗。 天機素書。大江大河橫遶。干龍必盡于中。小溪小澗抱環(huán)。枝龍定結于內(nèi)。撥砂經(jīng)。大河兩邊界者上地也。小河兩邊界者中地也。田水兩邊界者小地也。 石遠者力大。穴多恠藏。行近者力微。穴多顯易。力大者。久而勿替。力小者發(fā)即驟衰。 兒干龍結穴。其力大。發(fā)可數(shù)十人。興可數(shù)十代。枝龍結穴。其力微。發(fā)只一二人。興只一二代。此枝干力量大小之分也。然二者或發(fā)大貴或不發(fā)大貴。又以龍格為斷。其說詳后。 行度 若夫行度之間。須有美惡之辨。生龍磊落而擺拽。死龍板硬而模糊。強龍雄健而軒昂。弱龍徐邪而懶緩。進龍有序而不紊。退龍失次而不倫。順龍腳前而調(diào)和。逆龍腳反而乖戾。 生龍者。星峰磊落。行度擺拽。如鸞翔鳳翥。如魚躍鳶飛。皆生意也。死龍者。本體直硬。手腳模糊。其勢如魚失水。如木無枝。死鰍死鱔。無生意也。強龍者。體格雄健。枝腳撐拏。其勢如猛虎出林??数埍妓?。為最強也。弱龍者。本體軟緩。行度徐邪。勢如餓馬。伏櫪。孤雁失群。為至弱也。進龍者。星峰送次。枝腳均勻。如鳳覽輝而下。如鴻戲水而飛。而進趨有漸也。退龍者。星辰失次。枝腳不倫。始小終大。龍低穴高。如人之踏碓。如船之上灘。而高下失等也。順龍者。星峰順出。枝腳順布。上下照應。左右環(huán)抱。如星拱北。如水朝東。其勢甚順也。逆龍者。枝腳逆趨。行度乖戾。如水逆行。如鳥逆飛。而反背不馴也。入式歌。生是低昂多節(jié)目。死是無起伏。強是奔走勢力宏。弱是瘦棱嚕。順是開睜向前往。逆是望后去。進是龍身節(jié)節(jié)高。退是漸簫條。生強順進皆為好。富貴兼壽考。死、弱、逆、退最為兇。夭折與貧窮。 喜龍翔舞而踴躍。怒龍險峻而崎嶇。 披肝露膽經(jīng)。崎嶇險峻龍之怒。踴躍翔舞龍之喜。怒龍多是結假穴。假穴人見多懼悅。 惟行龍之或惡或良。故結穴之有真有假。然審勢為裁龍之法。而認氣尤相山之經(jīng)?;顒訛闅庵?。委靡為氣之死?;煦鐬闅庵疂?。雅致為氣之清。巉巖為氣之兇。悠揚為氣之善。殺氣盛則峻急。病氣見則偏枯。氣惡暴者。突岷奔崩。氣粗蠢者。巒膚臃腫。氣薄者。不足氣。厚者有余氣。固以是而推。穴亦由此可坎。他如不辟不泄則盛暴未除。有伏有胎則陰陽已現(xiàn)。 凡龍行度。全不分枝開帳。則盛暴之氣未除。不能結作。玉彈子。不辟則不泄也。不泄則不結也。凡地理只是陰陽配合。若龍行度之間雌雄相顧謂之胎伏。豚從伏星背上落去。前途必結大地。楊救貧曰。胎伏即雌雄龍也。胎居于前。配陽為雌。其星俯照?;仡^顧后。伏生于后。配陰為雄。其星俯覆。前后照應。神氣交融。金水環(huán)揖。孕秀而成。楊茂叔集龍經(jīng)。胎伏各傳十八宿。內(nèi)外通成三十六。只看前胎后伏。奇切莫伏。前胎后局。金函賦。胎伏三十六傳。高齊云。而低近水。O按。金函賦有伏傳十八宿之圖。有胎傳十八宿之圖。共三十六圖。今不具圖。圖高山平田兩式。
干龍雖無格。不發(fā)大貴。而福力綿遠。此其所以異耳。龍格如所謂龍樓、寶殿、御屏、帝座、三臺、華蓋、帳下、貴人、卷簾、殿試、王字、工字、玉尺、玉枕、蛛絲、馬跡、蜂腰、鶴膝、蘆鞭、蘆花、仙帶、仙橋、飛蛾、串珠、金牛轉車、走馬金星、九天飛帛、九腦芙蓉、玉絲鞭、蜈蚣節(jié)、上天梯、玉梭、玉梳皆是也。其格不可殫述。詳泄天機及玉髓經(jīng)中。府星老六府星也。又曰六曜。乃大山頂上平處生起小星峰。小扁金曰太陰。小高金曰太陽。小木星曰紫氣。小水星曰月孛。小火星曰羅。小土星曰計?;蛞粋€或二個。二個大貴。一個亦大貴。此星不常有。乃龍藏至清至貴之氣所發(fā)。遙見此星便可決前有大地也。O龍格散見他處。茲不概圖。
疑龍經(jīng)。貴龍行處有氈褥。氈褥之龍富貴局。問君氈褥如何認。龍下有坪如鱉裙。 裊娜可愛而歌斜則堪嫌。低小可栽而瘦削則無取。 雪心賦。雖低小不宜瘦削。雖屈曲不要欹斜。 一起一伏而有力謂之示強。一棲一閃而多端謂之弄態(tài)。 披肝露膽經(jīng)。起不能伏。伏不起。此龍怯弱無力氣。起而即伏。伏即起。此龍氣旺力無比。金函賦注。凡行度要一動、一靜、一仰、一履、一生、一死、一頓、一跌方好。若粗蠢及瘦小者。為單雌。瘦小而崎走者。為單雄。名孤絕之地。 望之長而步之短龍必直行。望之短而步之長龍必曲轉。 發(fā)揮。凡龍望之若近。尋之卻遠。此是龍勢之元屈折逶迤擺布。所以若近而實遠。此最為上等龍。若龍雖遠而行易至。此是龍徑直。而無活動擺布。非美地也。 直行者劣相多是虛窠。曲轉者高情必有實落。脈以屈曲為貴。而二線之脈屈曲大甚。反畏縮而不前。龍以跌斷為真。而五里之龍跌斷過多??痔ピ兄还?。 撥砂經(jīng)。龍跌斷纔起。復又跌斷。此等行龍惟勢長。結穴遠者為宜。若龍頭穴近。則生育太繁。保合未固主貧弱敗絕。達僧問答。龍無頓伏者病在形困。頓跌過多者病在力倦。地學。山岡高大布置遠。跌斷愈多力愈顯。低小只宜三五峽。跌斷太多恐力倦。若要峽多力不倦。除非再起星頭現(xiàn)。出石藏石有骨氣。那更怕他斷了斷。 尋龍須識肯面而至。貴者卻無背面之分。察脈必審行蹤而至。奇者卻恠行蹤之隱。 凡觀龍之法。須識背面。面必寬平。背必陡峻。面必有腳。背必無枝而必水纏。背必風蕩而必美秀。背必惡頑。面必有情。背必無意。面必有成。背必無結。惟至貴之龍。兩邊枝腳均勻。俱有裀褥。俱有遮護。俱有情入。相無背面之可分也。凡察龍之豚。須行蹤明白。惟至奇之龍。脫落平徉。穿田渡水。蛛絲馬跡。徉詐多端。行蹤僭隱。不易測也。雪心賦。蛛絲馬跡無龍神。落泊以難明。披肝露膽經(jīng)。龍有變化人莫測?;蝻@或隱認不得。勢有徉詐之多端。藏蹤問跡難尋覓。 枝腳 既悉行度之美惡。載觀枝腳之吉兇。枝者。如木之有枝無枝。不長腳者。如獸之有腳無腳。不行左張右張。形同橈棹順出。逆出勢分送迎。 如舟非橈棹不行。故以橈棹喻枝腳也。腳順出者曰送。逆出者日迎。然惟護峽處可以逆出。非言一概可逆也。 龍長者枝腳亦長。龍短者枝腳亦短。龍吉者枝腳亦吉。龍兇者枝腳亦兇。龍無枝腳謂之奴。峽無枝腳謂之漏。反背無情謂之逆。臃腫不馴謂之頑。巖巉帶石謂之兇。綿薄少土謂之活。分劈太重謂之劫。散漫不收謂之虛。 凡龍雖貴有辟有泄。枝腳蕃衍而自有旁正尊卑之不同。故好龍正氣自專。若分枝劈脈。拖拽太重。則分散精氣。謂之天劫。亦謂之定劫。謝氏曰。龍脈擺劫散亂去。鬼劫分奪散生氣。鬼劫之龍力弱衰。只為寺觀神廟地。坤鑒歌。劈脈分枝是鬼龍。直如鸞頸曲如弓。小名為鬼大為劫。只為神廟有靈通。 邊長邊短謂之偏。邊美邊惡謂之病。 枝腳貴長短相稱。邊長邊短則偏而不能融結。若短邊卻傍祖山貼身。障護又不可以長短不均論。諺云。一祖當千山。如人之奴仆護從雖多。不若祖宗庇蔭福澤猶大也。O邊大邊小邊重邊輕亦以偏論。 尖如刀剌謂之殺。細如繩拖謂之綿。 尖利如刀。反射本身。故謂之殺。 斬指斷頭皆為惡態(tài)。拋槍投算總屬丑形。 更有如插竹提筐。黃頭、鴨頸、煙包、灰囊、臥尸、覆杓。如茅葉之亂。死蛇之靡。皆惡形也。 校正對者為優(yōu)。有梧桐之日枝。斜對者為次。有芍藥之稱。 玉髓經(jīng)。停均惟有梧桐枝。雙送雙迎兩平勢。對節(jié)分生作穿心。此龍百中無一二。又曰一等名為芍藥枝。左右相生亦相似。分處光員有枝葉。交互亦有均停理。 時左時右者為兼段。猶堪選用。邊有邊無者為楊柳。無所取裁。 時而左邊出腳。時而右邊出腳。如一兼葮枝者。猶可取用。若邊有邊無則開腳一邊。必為朝人而設。奴龍而已。玉髓經(jīng)。左有右無過一節(jié)。右有左無本非異。此名原是兼葮樣。但要星辰得地位。又曰。又有偏生楊柳枝。邊有邊無極乖異。此名原是受偏處。半枯半榮無意味。O更有枝腳一邊長一邊短。木不均勻。卻節(jié)節(jié)中出其枝。短一邊有一大技纏送。到頭謂之卷簾殿試格。玉髓經(jīng)。卻有偏生極貴龍。名為卷簾登殿試。不論偏斜黃甲及第。
人子須知。凡后龍節(jié)節(jié)枝腳垂落處。如起星辰成形象。前去必結大地。一粒粟。所謂不貴。其見而貴。其不見正此謂也。天乙、太乙主位居臺閣。日、月、輔、弼主位至公孤。玉佩、文官、武將王王侯極品。男倉、女庫主人財富盛。展旗、頓戟主成武。左右侍從主尊榮。旗旄、誥軸、御屏、錦帳主出將入相。印笏主神童狀元。 腳后順而前逆者勿扦。腳后逆而前順者可穴。 行龍枝腳反逆向后謂之逆龍。誤葬主子孫悖逆。瘟火離鄉(xiāng)。左逆右順則禍長房。右逆左順則禍幼房。若后龍逆將結時。有幾節(jié)順出則可穴矣。
若夫龍身發(fā)旺必展翅而中抽。帳腳鋪張必垂肩而旁落。龍不關帳不貴。脈不穿心不尊。 疑龍經(jīng)。貴龍重重出入帳。賤龍無帳空雄強。撼龍經(jīng)。帳中有線穿心行。帳不穿心不入相。 龍大者帳必長或兼程難盡。龍小者帳必短或一望可窮。春筍一林木帳之高格。芙蓉九腦水帳之擅場。 立木連起如林謂之一林春筍。乃木星帳之奇格也。更有土星上頓起無數(shù)木星。謂之滿床牙笏。亦木帳貴格。皆世所罕有。前朝有此亦大貴。九腦芙蓉乃水星帳之貴格。即連金是也。更有八腦、七腦、六腦、五腦、四腦不同。大抵奇數(shù)者必起頂中出。偶數(shù)者必透空中出。透空出脈收兩山之氣。常生異人。
木上出火謂之烈炬燒天。乃火星帳之大格也。更有土上出火如鋸齒樣。謂之鋸齒排云。金上出火謂之雞冠。水上出火謂之龍焰。皆火帳貴格。土星無數(shù)。如屏插地。橫連數(shù)十里。謂之連城帳。此格極貴。主胙。士分茅多在火星之下。離祖行龍第二層也。前去必穿金水等帳。方有化氣O按。金星無帳者。連金即是水。故舊無金帳之格。
或作飛鵝而出?;蚱鹑A蓋而來。 華蓋乃金水體也。肩高為華蓋。展翅為飛鵝。飛鵝無肩即為個字。個字不拘水體。多是木星
撼龍經(jīng)。帳幕多時貴亦多。一重只是富豪樣。兩帳兩幕是真龍。帳里貴人最為上。入式歌。若還開帳要中出。角落未為吉。兩重三重開府衙。一重只富家。若有貴人居帳下。此格真無價。地學。凡帳須論結稍。一開兩翅雖撐踏。闊遠甚為有力。及到角上若不成形。不著力。頓住只如此。噍殺了帳。亦不甚貴。故必視結稍?;蜃笃?、右鼓?;蜃笃?、右槍?;蜃筇靷}、右地庫。大者或左、右更成龍樓、鳳閣之形。或作飛鳳、麒鱗、青獅、白象方為有結稍。其穿帳中行者貴可知矣。O一說開帳之后兩肘特起員峰。及墮角土星不與本身聯(lián)。屬此暗倉、暗庫星。也主大富。O帳了木星高起為貴人。高于帳者謂之出帳貴人。低于帳者謂之入帳貴人。按。帳角成形。與枝腳落處成形。皆所謂不貴。其見而貴。其不見特。一是帳。一是枝腳。故分晰言之。
發(fā)揮。貴龍全在護從多。撼龍經(jīng)。龍若無纏又無送。縱有真龍不堪用。護纏多愛到穴前。三重五重福綿延。一重護衛(wèi)一代富。護衛(wèi)十重宰相地。兩重亦主典專城。一重只出丞簿尉。披肝露膽經(jīng)。真龍定然有送迎。夾從纏護無空缺。龍若無纏又無送??v有真龍不堪用。纏護愈多愈有力。眾山眾水來會聚。渾如大將生中軍。羅列隊伍俱齊備。 纏山亦生椏枝。枝嫌尖射。衛(wèi)山亦分背面。面貴趨承。 凡纏護之山。亦生枝腳。忌尖射。正龍大抵多邊有邊無。未必兩邊相等也。披肝露膽經(jīng)。若是纏龍側面走。一邊無棹。一邊有頂。面常顧黃。龍身不敢拋離閑處行。凡護衛(wèi)之山。必分背、面。向正龍老必面也。撼龍經(jīng)。護龍亦自有背面。背后如壁面平夷。人子須知。凡護龍背向者。必無結作。護龍面向老。始可尋地。 纏而白龍。亦有起伏、頓跌之勢。情則顧主不免奴顏、婢膝之形。若舉足而不敢稍離。若投身而不能自主。雖成星峰而不貴。雖帶形穴而亦微。 疑龍經(jīng)。背斜面直號飛峰。此是真龍夾從龍。又曰。朝迎護從亦有穴。形穴雖成有優(yōu)劣。 枝龍分脈作纏。如小官之行。隨身帶從。干龍外山為護。如大官之出。到處來迎。 枝龍多是本身自生枝腳以作纏護。干龍則取遠迎、遠送。大纏、大護在眼界寬闊中認之。經(jīng)云。不知干長纏亦長。外州外縣山為伴。又曰。大兒干龍行盡處。外山隔水來相顧。玉髓經(jīng)。小地結果論送迎。大地迎送隔江水。 雄龍雌護為宜。雌龍雄纏為貴。必有配合之妙。乃見造化之真。 如龍勢之來。正干雄健謂之雄龍。兩邊護送之山。須柔順婉轉。不與爭強。如龍來委蛇。一派軟嫩。謂之雌龍。兩邊護送之山。須勢雄力健。與之相配必如此。正干乃結有纏護。而雌雄不配者。亦結。但非真造化也。鐵彈子。雄龍須要雌龍御。雌龍須要雄龍護。撼龍經(jīng)。兩肩分作兩護龍。此是兄弟同祖宗。兄弟便為纏護龍。前迎后送生雌雄。雌若為龍雄作應。雄若為龍雌聽命。問君如何辨雌雄。高低肥瘦兩不同。低肥為雌。雄高瘠。只于此處識真蹤。囊金。山勢雄猛。岡阜磊落。起峰尊大則為雄龍。山勢低弱宛宛而來。如蛇之行。略有起伏則為雌龍。O附司馬陀頭水法。山有雌雄。無起伏之山為雌。有起伏之山為雄。 過峽 既審纏情。載觀峽跡。 地學。峽乃跌斷處也。大老為關。為伏。緊者為束氣。微者為過細而總名之曰峽。又曰。峽亦名關。何也。大者為關。小者為峽。遠穴為關。近穴為峽。 龍必束峽而氣始斂。不束則氣不能揚。人必結咽而聲始長。不結則聲不能出。觀峽情之美惡。知龍氣之吉兇。固真龍之至情。實相地之要術。其峽也有山峽、田峽、石峽、水峽、之不一。其過也有長過短過、正過偷過之不同。巧嫩逶迤為峽之妙。平落細鎖見龍之奇。至大者有崩山洪水之名。至貴者有鶴膝腰之品。
至隱者如馬之留跡。至徽者如梭之帶絲。硬腰軟腰力量有別。雙脈卑脈融結無珠。 凡過峽兩頭頓起。星辰中間跌斷而過。謂之硬腰過。若兩頭不起星。懶粗而過。謂之軟腰過。披肝露膽經(jīng)。硬腰過。與軟腰過?;蛘呓Y地猶堪作。軟腰過者。不堪裁。氣弱無力束不來。地理小卷。軟腰過者結地必小。易興易敗。雙出單出者過峽出脈之或雙或單也。更有三脈五脈隱恠難明老。 本山出腳回送迎。偏廢則可畏.外山貼身曰扛夾??杖眲t堪虞。 送老順送也。迎者逆迎也。其迎龍之枝雖是逆轉迎峽。卻不可認為逆龍。蓋逆龍枝腳一一望后。而正身挺然獨出。故曰逆龍。此則雖逆轉一二枝腳。顧峽其正龍自向前順去。隨身枝腳尤多且長也。胡氏曰。一種逆龍是迎接。反身雙雙開兩脅。接取來龍好處傳。此是龍生好枝葉。逆龍雖逆亦無害。一種交加是護峽。此等皆為富貴龍。左右均平龍在中。
八段錦。龍過峽認蹤由。高低脊脈莫模糊。最要兩邊生護轉。卻愁一水過橫流。雪心賦。過峽若值風搖作穴定知力淺。披肝露膽經(jīng)。過峽有扛并有護。免被風吹脈脊露。過峽無扛又無護。風吹氣散龍?zhí)摱取?/span> 兩山旁夾如成形。一脈中抽斯入相。日月旗鼓皆為貴征。倉庫柜廚總屬富兆。 更有天馬、貴人、金箱、玉印、垂纓、串珠、龜蛇、獅象、劍笏、戈矛等形皆貴格也。谷堆、爛錢、瓣錢、攤衣、質(zhì)庫、銀瓶、金樽等形皆富格也。金函賦注。兩邊扛護。星辰方員端正秀麗主貴。粗肥、蠻飽、倉庫、連珠主富。勢如拋槍、刺竹、死鱔、死蛇者。貧賤之地。O又峽之大者送迎長遠。其間有收水之山。亦謂之羅星。地學。也有羅星塞水口。似此名為關峽城。也有當關鎖鑰將。渾加惡殺與兇神。。陳氏曰。方而小為金箱。員而小為玉印。 峽左無護長子受傷。峽右無遮三子招損。 凡峽左無砂遮護。定損長房。四七房同斷。峽右無砂遮護。定損三房。六九房同斷。不但過峽處為然。凡行度處無纏護。及結穴處無纏護送托。皆同此斷。 星成五吉為福之機。星成四兇為禍之筈。 過峽兩頭之山。喜成星體是吉星。則穴吉。是兇星。則穴兇。五吉四兇注詳后。 峽闊者。認友線之脈。而太闊則氣浮。峽長者。喜護衛(wèi)之山。而太長則力弱。故長者不如短者之貴。闊者不如狹者之真。 披肝露膽經(jīng)。過峽宜短不宜長。長則力弱氣已傷。過峽宜細不宜粗。粗則氣濁穴則無。過峽宜狹不宜闊。闊則氣散龍力乏。O一說。峽雖闊而中間有草蛇灰線。微高之脊則兩邊皆為氈褥。謂之霞被峽。主大富貴。 低過者急傷殘。殘則元神不固。高過者忌悍硬。硬則暴氣未除。峽中最嫌抽枝。是真鬼劫之脈。束處須防破土。亦等蟲蛀之龍。 凡龍分劈。重者皆謂之劫。然或分而為纏護。為下關。猶可取用。惟過峽束氣之處。斷不可抽出脈去。此處分枝乃為真劫。謂其劫奪精氣也。凡龍被穿鑿謂之蛀龍。而過峽處更忌。過峽一經(jīng)穿鑿。則脈壞而無復生氣矣。 過水必揚石蹤一真始度。穿田須露脈脊。八字乃分。 訣云。漏脈過時看不得。留心仔細看龍格。穿河渡水過其蹤。認他石骨為真脈。太華經(jīng)。石脈過時龍骨現(xiàn)。真龍露骨出奇形。 吉龍有放有收。多岐則殺凈頑。龍不跌不斷。無峽則氣兇。 有等兇龍奔走迢遞而來。全不過峽跌斷。直至穴場。雖有星峰之美。屈曲之勢。堂局之固。然無峽則無脫卸。殺氣未除。不知者貪其美處而誤下之。必主兇禍。 是以尋龍者須識峽中之機。緘而審峽者??刹费ㄖ兄孛睢?/span> 人子須知。尋龍妙訣不難知。但向峽中究隱微。師若肯傳峽里訣。傾囊倒篋泄天機。 來雄去弱其落也非遙。來弱去雄其行也尚遠。 凡過脈來高大。而去低小者。謂之陰氣低伏。脈漸漸。而息去三五節(jié)即止。若來低小而去高大者。陽太盛。其氣旺于頂。行度尚遠。O一說。凡峽短狹脈直過者穴必近。峽長闊脈曲過者穴必遠。 雌雄未判是必無成。陰陽既分而將有結。 凡將入首之峽。陽過者要陰媾。陰過老要陽媾。若陰過而無陽接。陽過而無陰接。此單雌單雄。無生生化化之妙。必再過一峽剝換一脈。配合陰陽方結穴也。金函賦注。峽有陰陽者。形如覆掌陰也。仰掌陽也。若來處仰。而去處覆。來處覆。而去處仰。即陽來陰受。陰來陽受之義也。若過峽不分陰陽。便為賤地矣。O又一說。凡峽亦看胎伏。陰過陽接者。前胎后伏。雌雄相配。必結吉穴。若陽遇陰接。雖有交媾。乃前伏后胎。陰陽不順。不能成穴。必再過一峽。陰過陽接。乃有融結。 如精包血其結也窩鉗。如血包精其結也乳突。 凡過脈之體平坦者。為陽。屬血。覆脊者。為陰。屬精。如覆脊多而平坦少。是為陰中有陽。謂之精包血。則坤道成女。前去必結窩鉗之穴。如平坦多而覆脊少。是為陽中有陰。謂之血包精。則干道成男。前去必結乳突之穴。倒杖訣。陰乳恰如男子樣。陽窩偏似婦人形。 峽正出者結穴亦正。峽偏出者結穴亦偏。左出則穴居右邊。右出則穴居左畔。透頂出脈者穴在下就。腳出脈者穴在顛。石過者穴在石間。水過者穴在水際。子午過者穴子午。艮坤過者穴艮坤。左扛不足者穴左亦虧。右夾不周者穴右亦缺。峽左砂短者龍先到峽。右砂短者虎光臨。峽上護多則穴多擁從。峽間護少則穴少包纏。余固以是而推理。則斷有可據(jù)。
《地理啖蔗錄》卷二 《地理啖蔗錄》卷二
剝換 夫來而忽斷。可以觀龍之情。斷而復生??梢詫忼堉?。龍不剝換不育。山不退卸不清?;蚶细啥兡壑Α;虼中味冃銡?。 撼龍經(jīng)。一剝一換大生細。從大剝小真奇異。剝換如人換好裳。如蟬退殼重退筐。入式歌。退卸剝換粗易細。兇星變吉氣。老龍抽出嫩枝柯。跌斷不嫌多。發(fā)揮。龍無傳變穿落則無造化。不經(jīng)退卸則無秀氣。雖有奔走之勢。擺折之形亦為為龍湲是。奴從之山不必尋穴。 或由亂而生治?;蜃愿叨涞?。從兇變吉者??汕ぁ募儍凑?。勿穴。 凡后龍行度死硬、懶弱、臃腫、歪斜。及到將結處卻逶迤、生動、端正、秀麗而有精神。謂之從兇變吉??梢韵卵?。只行至后龍兇處。其家始敗。若后龍行度磊落曲轉。及到將結處卻直硬、模糊、粗項、破碎各種劣狀。謂之從吉變兇。斷不可下穴。 五星以有間為貴。太純則無成。五曜以相生為優(yōu)。受克則有損。 五星相錯謂之間星。 四兇必間五吉。否則無化氣而不胎。王吉必間四兇。否則無威權而不貴。 九星以貪、巨、武、輔、弼為五吉星。謂其體勢端方頭面光彩。尖則清秀。員則肥滿。方則平正。故吉。以文、廉、破、祿為四兇星。謂其體勢倚欹。頭面臃腫。峻嚕竄險。惡石纔巖。故兇。四兇行龍必間五吉。始能成胎結穴。五吉行龍必間四兇。其龍始能分牙布爪。四兇不間五吉。則無化氣。即作穴決犯刑兇。五吉不間四兇。則無威權。即作穴不出顯貴。O九星詳后。雖有九星只是五星之變。仍可以五星該之。 金星磊落似可愛。不變則為連氣天罡。水星曲折似可觀。不變則為順流掃蕩。 披肝露膽經(jīng)。木火行龍聳卓立。時師皆言為上格。若是孤陽無水土。剛木燥火斷不結。有等金星磊磊落。只無水間不開陽。時人盡道大剝小。那知頑金不結作。又曰。臨江湖海山將盡。行龍多是水星形。中或金木火一間。知落結穴在低平。如無化氣定不結。這樣蕩體不須尋。 水純則瀉。火純則燥。無所取。諸金純則頑。水純則剛。將為用爾。故三陽須二陰為緯。而二陰必三陽相恭。 金木火為三陽星。水士為二陰星。 連氣則陽獨陰孤。初無孕意?;瘹鈩t陽變陰。合乃有生機。 五星不變皆為連氣。 然而五星之中。尤以二陰為要。龍無水則不活。得水則龍成。格無土則不豐。得土則格重。 龍若無水則直硬頑罡。一片殺氣焉。能融結必龍身上有一點水星。此水即龍受胎之處。前面必定結穴。故相龍者先相有水無水。有水便是受胎。無水是不受胎也。然此水不在大體上相。在出脈斷伏處相。凡出脈斷伏處。若三擺三動?;蛴兴?、蜂腰、鶴膝、走馬、串珠、拋梭、織錦之元。人字皆是水也。前去必結真穴。蓋水者天一之生氣。萬物之所籍以養(yǎng)也。龍身中間起得一座土屏。則力量博大決結封拜大地。若無土屏則龍身不厚重。承載大福不起。決不能結大地。雖木火中穴。亦有位至三公者。究難免喪身覆家之禍。無土則承藉不厚。故也。蓋土為大母。萬物之所藉以載。而御屏帝座又至貴之格也。故不識水不能辨地之有無。不識土不能辨地之大小。水土者龍家之命脈也。O廖金精曰。二十四龍應二十四氣。七十二龍應七十二候。天三生木地八成之。逢三則變。所以遇三擺、三折、三動則有變化之功。三擺應三候為一氣。一氣變成龍。故一字行龍必微匕見三擺。不然則不結真穴。二十四字行龍仿此。 故眾星不離祿存而立。諸躍常挾文白以行。 祿存土也。文曲水也。撼龍經(jīng)。木星行龍皆要祿。又曰。天下山山有祿存。又日。九星皆挾文曲行。若無文曲。星無變。鐵彈子。五星不離火土體。O眾星但得祿存土。便有化氣有結作。然欲得大物。吹以御屏土為上。如上文之說。 火變土而土變金。逢生則吉。土變水而水變火。遇克則兇。 囊金。如水星峰。則水生木。木生火?;鹕痢M辽?。金生水。迢迢起峰。節(jié)節(jié)生旺。是為富貴極品之大地。統(tǒng)一全書。言五行。無非相生則吉。相克則兇。如龍來是金。則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鹕痢M辽?。金又生水。節(jié)節(jié)相生。迢迢至穴。乃大富貴之地。而又綿遠。如有一二節(jié)相克。亦大富貴。但有起倒而已。 五星連而相生。產(chǎn)名賢而得位。五星綴而相克。出巨賊而懷才。 五星串連而不相間。謂之五星連珠。相生者吉。相克者兇。生有順生、逆生兩格??擞许樋恕⒛婵藘筛?。如來龍先是火、次土、次金、次水、次木為順生。如穴后先是木。再后為火、為土、為金、為水、為逆生。俱至貴之格。主生人賢良。得位行道。如來龍先是水、次火、次金、次木、次土、為順克。穴后先是火。再后為金、為木、為土、為水、為逆克。俱至兇之格。主懷逆犯上。殺身夷族。
木藉金成而穿金則伐。木須火暖而穿火則焚。 木藉金以成器。而行度之間穿金太甚。則為金所伐而木死。如龍長來。歷好不合便休。必真脈閃出。故出此截路之金。以止旁泄之氣也。木行陰道無火不發(fā)。所以木火相得謂之木火通明。然須去木稍遠。或在后作火城?;蛟谕庋笞骰鹦恪;蜃笥?guī)そ怯谢鹱髌鞓尅=杌鹋灸藶橘F也。若行度穿火。木前火謂之發(fā)木火。火下木謂之益火。木即成煨燼。無復生機矣。其或列木峰。頭有石尖出。是為大曜。木吐火華不為木害。 火剝金而克金。四山得土則金有助。金變木而克木。兩畔得火則金已衰。 得土以生金。得火以制金。則不畏克.謂之救星。O按。劉氏囊金云。如土星行龍水星作穴。土克水。本兇。左右得木救得金助。亦吉。是于穴星上講制化也。與所謂母星克子死絕亡之旨異矣。蓋母克子。則子死。非左右之山所能制化也。不如于行度相克處講救星為是。 斯固。制化之機以觀乾坤之妙。 行止、將入首 剝換既悉。行止當詳。 青囊奧語第一義。要識龍身行與止。 其行也必有委蛇不住之情。其止也必有尊重不動之勢。形止者有作。形動者無成。 葬書。形類百動。葬者非宜。四應前案法同忌之。言形止。如尸居之不動。方可扦穴。若類百物之動。則非所宜葬。也非惟主山。但目前所見飛走擺竄之山。皆當居之。 大抵水走砂飛龍方行。水聚山會龍欲止。手足向前能欲止。手足向后龍方行。 撼龍經(jīng)。停棹向前穴即近。發(fā)棹向后龍未停。橈棹向后忽峰起。定有真龍居此地。 枝疏葉少龍尚行。枝繁葉密龍將止。 天機素書。葉盛枝繁須尋腰結。葉疏枝朗盡處好裁。 藏牙縮爪龍將止。分牙露爪龍尚行。本干也剝?yōu)槟壑Α?刹凡赜谄澤稀1局σ沧優(yōu)槔细?。當問津于前途?/span> 天機素書。干剝嫩枝吉將在茲。枝剝老干其行尚遠。 山直走而水直流無足觀矣。山大彎而水大曲于此求之。 青烏經(jīng)。山走水直從人寄食。疑龍經(jīng)。凡山大曲水大轉必有王侯居此間。又曰。曲轉之余必生枝。枝上必為小關局。天機素書。干脊大勢若回轉。曲中定有枝可挨。雪心賦。水不亂彎匕則氣全。 一灘復有一灘。橫去而又去之地。一潭復有一潭見。結非一結之龍。非蓋帳不巢。非垣局不入。陰勝非陽不住。陽勝非陰不棲。 鐵彈子。陰勝逢陽則止。陽勝逢陰則住。 于其至乖知其將落。于其大動知其有成。 將作穴山必乖變。方高乍低。方大乍小。是也。將作穴山必曲動。方東行而忽西顧。方北去而忽南行。撼龍經(jīng)。所謂真龍落處陰陽亂。是也。 主山端重清奇到頭斯貴。折山伶俐巧嫩人首方真。 主山少祖山也。真龍行度既遠必復起。主山再行三四節(jié)即結。若節(jié)數(shù)尚多。則同住蹕山論。非主山也。必另起主山方可。無主山而行度起伏曲折老亦結。但力量薄耳。到頭第一節(jié)為入首。第二節(jié)為折山。 故行龍王將結之間。必有至貴之氣。而到頭無人格之相。必非頁結之龍。 未論千里來龍。先看到頭幾節(jié)。到頭幾節(jié)內(nèi)。成走馬、串珠、蘆鞭、三臺、王字、中字、之字、拋梭、展翅、飛蛾等貴格因結大穴。但是起伏活弄秀麗非常亦必有結作。若到頭懶緩、死硬、臃腫、直長??v砂木皆美。必非真結。 或真寄于偽落之先?;驅嶉W于虛門之惻。 堪與管見。人每于盡龍?zhí)幹鼻ぁ2恢纫艳D向橫作穴矣?;蛳纫逊碜黝欁嫜ㄒ?。又正龍行或作偏穴矣。又龍趨下或作高穴矣。 察之宜詳。求之必得。
穴星 星特起而開面是為穴部。龍大上而成形是為氣海。嬌嫩可愛謂之秀員。浮無瑕謂之清端。正不倚謂之嚴豐。潤不枯謂之足。 鐵彈子。泥丸不滿氣不兌。言結穴處必豐滿。光潤如孩兒頭。泥丸精髓滿足其色乃華。若一有缺陷薄削。則氣必枯槁。不成穴矣。 舒暢自由謂之達。軒昂自貴謂之尊。 青烏經(jīng)。福厚之地雍容不迫。 退而不露謂之藏。矯然不群謂之特。 劉青田曰。凡真龍結穴。必不出身露體。獻頭露面以泄真氣。古人云。好龍卻是閨中女。帳幕藏身不露形。正此謂也。葬書。群嚨眾支。當擇其特。大則特小。小則特大。天機素書。群山低小取乎大。群山高大向細安。并直而曲者為貴。眾伸而縮老為最。一粒粟。十高一低低處最奇。十低一高高出賢豪。十大一小小老為妙。十小一大富貴經(jīng)耐。十短一長擁從為良。地學。群山直走一山橫。匕肱箕坐無彷人。自是一橫收眾直。宛宛之中認主星。又曰。群山皆縮一山長。自行自止自商量。單生斷不尋窮盡多從腰里側開堂。自回自轉收山水。其余群短盡歸降。又曰。群山迢迢一山短。短者橫行還委宛。群長作護喜多枝。短者靠脊行不遠。此是主人負城居。穿山出脈暗度險。俗人不識穿山脈。只說主人來歷短。 四勢皆平謂之稱。四方無缺謂之安。巧而非常謂之奇。拙而難測謂之在。眾山揖而不走。招之則來。眾水顧而欲留。吸之斯得諸貴排。而送媚一元。靜而養(yǎng)真斯固。棲龍之窠實乃宿福之宅?;爻T粰M水。曰據(jù)水。曰去水。曰無水。水有五局之殊。曰直龍。曰橫龍。曰回龍。曰飛龍。曰潛龍?;\有五格之異。 朝水者。或溪或河當面來朝也。橫水者。從左從右橫抱穴前也。據(jù)水者。穴前水匯成湖渚穴璩而有之也。去水者。水自穴前流去也。亦曰。順水局。無水者。穴結干坡。山勢盤聚而不見明堂之水也。亦曰早龍局。亦日干流局。凡龍結穴只此五局。直龍者。龍直來頂對來脈結穴也。橫龍者。龍橫來橫結也?;佚堈摺}埛砟鎰萑斩欁嬉?。飛龍者。龍高起如飛而結上聚仰高之穴也。潛龍者。龍落平徉而潛蹤于田疇湖渚之間也。凡龍入首只此五格。入式歌。直龍原是撞背來。中出貴徘徊。橫龍原是從側落。逆轉須磅礴。回龍原是逆翻身。顧祖要逡巡。飛龍原是結上聚。昂首真奇異。潛龍原是落平洋。撒脈自悠揚。 然相龍固在觀格。而卜穴必先審星。古人分五星以定名。后人詳九曜而盡變。 貪狼木、巨門土、祿存土、文曲水、廉貞火、武曲金、破軍金、左輔金、右弼水。楊氏之龍山九星也。又謂之老九星。九星之中惟弼星無定形。故不圖。太陽金、太陰金。金水水。紫氣木。凹腦、雙腦、平腦土。孤曜金、天罟金、燥火火、掃蕩水。廖氏之穴山九星也。又謂之天機九星。以其本于天機素書也。土星三體皆謂之天財者。土能生財主富。言財自天而下也。歌曰。貪狼頓笏初生。巨門走馬屏風列。文曲排牙似柳枝。惟有祿存豬屎節(jié)。廉阜梳齒掛破大武曲饅頭員更哭。破軍破傘拍板同。左輔樸頭無別法。又歌曰。九個星辰有正形。細說與君聽。太陽端正覆鐘樣。太陰半月象。金水原來似鳳翼。紫氣笏囊垂。天財三體形有異。凹腦展誥是。雙腦貴人立馬容。平腦御屏風。天罟張蓋形相并。孤曜如覆磬。燥火尖刀最是兇。掃蕩展旗同。又歌曰。九星員者號太陽。太陰員帶方。員而曲者名金水。木星直如矢。方是天財三腦分。凹腦土金身。雙腦合形本金水。平腦土星是。此名五吉是為高。辨別在分毫。頭員兩腳拖尖尾。便是天罡體。頭員腳直孤曜當。燥火尖似槍。掃蕩一身渾是曲。四者為兇局。O按天罡孤曜有兩格。一格頭員腳尖為天罟。頭員腳直為孤曜。一格太陽之頑飽者即天罡。太陰之頑飽者即孤曜。今圖從前格。
細恭九星九變之格。詳辨五吉四兇之形。 穴山九星。每星有正體。開口、懸乳、弓腳、雙臂、單股、側腦、沒骨、平面九格謂之九變。詳廖氏九星穴法中。正體者。無龍無虎也。開口者。下無乳也。懸乳者。上起頂、下垂乳而龍虎均勻也。弓腳者。龍虎一長、一短也。雙臂者。重龍、重虎也。單股者?;蛴旋垺o虎?;蛴谢?、無龍也。側腦者。頂不正也。沒骨者。無頂也。平面者。坦夷仰臥也。太陽、太陰、金水、紫氣、天財、為五吉。天罡、孤曜、燥火、掃蕩、為四兇。歌曰。九個星辰又變九。正體皆居首。開口第二懸乳。三太極暈中涵。四是弓腳。五雙臂。單股居六位。七為側腦不須疑。沒骨八為奇。平面原來居第九。九變不離首。
此太陽九變也。其余諸星。每星皆有正體。開口、懸乳、弓腳、雙臂、單股、側腦、沒骨、平面。九體。以此類推。圖不重贅。 星以成象為尊。難辨則無取。曜以合體為貴。太純亦可憂。非金非土曰巒膚。不火不木為雜氣。 雪心賦。土不土而金不金。參形雜勢。木不木而火不火。炫目惑心。蓋土之小巧者類金。木之失亂者似火。 金與水合為金水。金與土合為太陰。土與金合為天財。木與金合為紫氣。 此皆所謂合體也。惟太陽一星五行皆備。 涸水焦土總無穴情??菽绢B金有何生意。低金無晦魄與孤曜何殊。高金不轉皮與天罡無異。故金星肩硬即作罡觀。木星頭尖即同火論。金中蘊火則火毒方蒸?;鹣麓菇饎t金液已竭。 地學。邱延翰論金星。有鳥喙、側子等名。皆金中蘊火有大毒。其無口老勿論矣。即開口作靨。其中火毒仍能殺人。審是真龍正穴。必預開壙穴數(shù)年。多經(jīng)風雨消其毒氣。然后用之。庶免初年之禍。
水星最宜腳轉。土星切喜頭平。質(zhì)瘦是為木星。身肥則曰紫氣。
凹腦二金一土不畏。腰長雙腦一水二金最宜。腰短為善。 凹腦兩金夾土。雙腦兩金夾水。水體柔故忌長喜短。士體堅故雖長不忌。然總不如短者為妙。短則兩山之間生氣盎然而可穴也。O凡雙腦天財腰長則為水勝。主出黃腫。 孤罡本惡體。而形之小者堪裁。金土木吉星。而形之大者可畏。炎上者火之性。故多出高山。潤下者水之情。故多出平地。平洋多水。多土得金為優(yōu)。高山多木。多金得土為尚。落有初、中.末、之三等。體有兼.貼.襯、之三端。 初落者。離祖不遠即結也。中落者。龍行至中途復起少祖結穴也。末落者。龍行至盡處乃結也。李淳風曰。龍有旺于初者。有盛于中者。有歸于盡者。明山寶鑒。有少龍之穴。有中龍之穴。有盡龍之穴。入式歌。初落由來近祖山局勢必須完。中落余枝作城郭吉氣于斯泊。未落名為木。能龍氣勢故豪雄。兼者如金星腳下帶水。謂之擺蕩。帶火謂之擺燥。又如木星腳下轉土、轉火、轉水、皆是也。貼者。如穴星面上另貼一小星。而體不可分。如貼物然遠看則無。近看則有。是也。襯者。如穴星面上另襯一小星。如衣之右襯。明是兩件。稍稍可分是也。貼襯二者俱要與主星不相刑克為吉。鐵彈子.星體有正有附。兼貼襯之宜辨。
撥砂經(jīng)。特立一星左畔曲者。兼水意也。右畔直者。兼木意也。山麓之凌爍。兼火意也。面之平者。兼土面之飽者。兼孤罡之意也。此兼之顯而易知者也。或左直而潤生窩直者。木而潤者。窩者。兼水意也?;蛴覐澏?。帶石灣者。水而燥者。石者兼火、兼罡、意也。此兼之隱而難見者也。0又一說。凡兼星東看似木。西看似金。或東看似水。西看是土。亦曰兼體。 垂珠與贅疣須分。倒氣與游胲必辨。毋認石以作玉。勿假目而混珠。 此皆所謂襯貼也。撥砂經(jīng)。垂珠難認。倒氣尤難認。垂珠上下四旁員有弦棱。倒氣自上而下偏如坦腹。又曰。垂珠者、員中之員。游胲者、尖中之員。倒氣者、水中之員。贅疣者、土中之員。又曰。贅疣屬陰。竚立而凝。游胲屬陽。走而不定。二形孤曜之微癥。諸龍之毒氣。
雪心賦。木之妙無過于東方。北受生。而西受克。火之炎。獨尊于南。位北受克。而東受生火西土北為身衰。最畏乎水木?;鹉夏緰|為身旺。何憂乎水金。 火居西、土居北、為不得位。而身衰。故畏克?;鹁幽?、木居東為得位。而身旺。故不畏克 居克位者。忌見克星。故西木忌金。北火忌水。居生位者。忌逢生曜。故東木忌水。北水忌金。 如木星在西方。巳為西金所克。而前后左右又見金星。則重克而死矣。火星在北方。巳為北水所克。而前后左右又見水星。則重克而死矣。又如木星居東。已在旺方。而又見水星以生之。則未免太旺。故忌見水也。水星居北。已在旺方。而又見金星以生之。則未免太旺。故忌見金也。 金木并居離仇被傷而無恐。土水并處震敵受制而何憂。 金本克木。而兩星共處離方。則金為離火所傷。而無恐矣。土本克水。而兩星共處震方。則土為震木所制。而無憂矣。 土水共處東方?;鸾鸸蔡幈狈?。借我生者以相制。水火共居震位。金木共居坎位。藉生我者以相扶。 土本克水。而兩星共處東方。則木氣本旺。而水又生木。木轉克土。而土不能克水矣?;鸨究私稹6鴥尚枪蔡幈狈健t水氣本旺。而金又生水。水轉克火。而火不能克水矣。是借我生者以相制也。水本克火。而兩星共居震位。則震木能生火。火之氣旺。而水不能為害矣。金本克木。而兩星共居坎位。則坎水能生木。木之氣旺。而金不能為害矣。是藉生我者以相扶也。 木受克而初兇。后龍遇水則終吉。金結穴而初吉。后龍遇火則終兇。 如木星結穴。前后左右?;蛴薪饋砜?。則主初年兇敗。及行到后龍得水星以生之。則化兇為吉矣。如金星結穴。局勢完美。初下亦吉。及行到后龍遇火星以克之。則變吉為兇矣。雪心賦。先破后成多是水能生木。始榮終滯。只是火去克金。 子弱則看母星。母強則子有救。身衰則看朋曜。朋來則身可幫。 如金星結穴。被火相克。少祖及父母山是土星。則土能生金為有救也。如本主是木星衰弱。砂上又得木星。則同氣可以扶身。而不畏弱也。 息星克母則榮。母星克息則滅。故前山可以克后。而后山不可克前。 子克母。有破胎而出之理。母克子則子死矣。所謂息星克母子榮昌。母星克子死絕亡。是也。又吳公解義云。木星入土星。一甲輔朝廷。亦取從下克上之義。 本不足者喜生喜扶。本太旺者宜克宜泄。 如本主木星衰弱。砂上宜見水以生之。見木以扶之。如本主木星旺盛。砂上宜見金以克之。見火以泄之。 惟主山得中和之氣斯。從山忌生克之情。他如水盛木漂土盛金理。相生者有相反之理。而金藉火煅木.籍金嶄。相克者有相成之功。蓋星之幻化無、方而理取。安和為上。若夫癰腫峻急。都是惡形。軟蕩倚斜??倿槁獱睢?/font> 撼龍經(jīng)。凡起星辰不許斜。更嫌生腳照他家。 數(shù)痕直下為垂淚。一痕橫截為斬頭。水穿膊為斷肩。石夾上為碎腦。剖腹者槽生腹上。陷足者水浸足間??嚸婷}多而橫拖。飽肚脈粗而中滿。 入式歌??嚸鏅M生脈數(shù)條。生氣自潛消。飽肚粗如覆箕樣。丑惡那堪相。O飽肚又謂之金剛肚絕。 童頭不草不木。疙腦如癬如瘡。 山無草木為童山。山有黑白石相雜。憔悴無色為疙頭。葬書。氣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 四山高鎖謂之囚。一山近逼謂之壓。 葬書。山因水流虜王滅侯。雪心賦。形如囚獄與祥云。榛月何殊。O一說。四山共圍一山。謂之暗。O又前山展翅。既開復收如作穴狀。亦謂之囚岳。山中有擻阜或古墓??v橫皆大兇。 土被傷謂之斷。山尚走謂之過。 葬書。氣因形來而斷山不可葬也。氣以勢止而過山不可葬也。又青華秘髓云。一息不來身是殼亦言斷也。 直硬為殺之雄。巖巉為殺之惡。 葬書。勢因士行而石山不可葬也。 懶坦為氣之弱。尖細為氣之衰。 董氏曰。槍頭休下。鼠尾莫扦。 散漫為氣之零。泛洳為氣之絕。勢幽蔽者狐鬼之窟。狐虛耗有蛇鼠之鄉(xiāng)。 凡四山高蔽三陽不照為狐鬼所聚。不可求穴。錦囊經(jīng)。所謂日月不照。龍神不依是也。凡山氣虛耗則蛇鼠得以穿漏亦不可于此。妄下。蔡文節(jié)曰。諸冢葬書莫不以蛇窠蟻穴為戒。而時俗輒以掘地得生氣之說飾其非。卒以取禍。 脈貴頂則為陰純。脈貫口則為陰極。所以穴后以露脊為大忌。而穴前以生嘴為至嫌。 穴后露脊謂之劍脊龍。穴前生嘴謂之元武吐舌。亦日。地劫。入式歌。第二休尋劍脊龍。殺師在其中。三寶經(jīng)元武若教長吐舌。定知殺卻少年兒。 孤露則風撼而魂漂。凹缺則風射而尸覆。 葬書。氣以龍會而獨山不可葬也。入式歌。第三最忌曰風穴。決定人丁絕。 面陡而無裀無褥。身傾而若瀉若流。 葬書。勢如流水。生人皆鬼。雪心賦。形似亂衣。妻必淫。女必妬。勢如流水冢必敗。人必亡。 頭分股如羊蹄之形。腦開折如牛肋之樣。
|
|
來自: 國慶plg2n88foz > 《風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