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特起而開面是為穴部。龍大上而成形是為氣海。嬌嫩可愛謂之秀員。浮無瑕謂之清端。正不倚謂之嚴(yán)豐。潤不枯謂之足。鐵彈子。泥丸不滿氣不兌。言結(jié)穴處必豐滿。光潤如孩兒頭。泥丸精髓滿足其色乃華。若一有缺陷薄削。則氣必枯藁。不成穴矣。 舒暢自由謂之達(dá)。軒昂自貴謂之尊。 青烏經(jīng)。福厚之地雍容不迫。 §退而不露謂之藏。矯然不群謂之特。 §四勢皆平謂之稱。四方無缺謂之安。巧而非常謂之奇。拙而難測謂之在。衆(zhòng)山揖而不走。招之則來。衆(zhòng)水顧而欲留。吸之斯得諸貴排。而送媚一元。靜而養(yǎng)真斯固。棲龍之窠實(shí)乃宿福之宅 ?;爻?。曰橫水。曰據(jù)水。曰去水。曰無水。水有五局之殊。曰直龍。曰橫龍。曰回龍。曰飛龍。曰潛龍。籠有五格之異。\n §然相龍固在觀格。而卜穴必先審星。古人分五星以定名。后人詳九曜而盡變。 貪狼木、巨門土、祿存土、文曲水、廉貞火、武曲金、破軍金、左輔金、右弼水。楊氏之龍山九星也。又謂之老九星。九星之中惟弼星無定形。故不圖。太陽金、太陰金。金水水。紫氣木。凹腦、雙腦、平腦土。孤曜金、天罟金、燥火火、掃蕩水。廖氏之穴山九星也。又謂之天機(jī)九星。以其本于天機(jī)素書也。土星三體皆謂之天財(cái)者。土能生財(cái)主富。言財(cái)自天而下也。歌曰。貪狼頓笏初生。巨門走馬屏風(fēng)列。文曲排牙似柳枝。惟有祿存豬屎節(jié)。廉阜梳齒掛破大武曲饅頭員更哭。破軍破傘拍板同。左輔樸頭無別法。又歌曰。九箇星辰有正形。細(xì)說與君聽。太陽端正覆鐘樣。太陰半月象。金水原來似鳳翼。紫氣笏囊垂。天財(cái)三體形有異。凹腦展誥是。雙腦貴人立馬容。平腦御屏風(fēng)。天罟張蓋形相并。孤曜如覆磬。燥火尖刀最是兇。掃蕩展旗同。又歌曰。九星員者號太陽。太陰員帶方。員而曲者名金水。木星直如矢。方是天財(cái)三腦分。凹腦土金身。雙腦合形本金水。平腦土星是。此名五吉是為高。辨別在分毫。頭員兩腳拖尖尾。便是天罡體。頭員腳直孤曜當(dāng)。燥火尖似鎗。掃蕩一身渾是曲。四者為兇局。O按天罡孤曜有兩格。一格頭員腳尖為天罟。頭員腳直為孤曜。一格太陽之頑飽者即天罡。太陰之頑飽者即孤曜。今圖從前格。 §細(xì)恭九星九變之格。詳辨五吉四兇之形。 穴山九星。每星有正體。開口、懸乳、弓腳、雙臂、單股、側(cè)腦、沒骨、平面九格謂之九變。詳廖氏九星穴法中。正體者。無龍無虎也。開口者。下無乳也。懸乳者。上起頂、下垂乳而龍虎均勻也。弓腳者。龍虎一長、一短也。雙臂者。重龍、重虎也。單股者?;蛴旋垺o虎?;蛴谢?、無龍也。側(cè)腦者。頂不正也。沒骨者。無頂也。平面者。坦夷仰臥也。太陽、太陰、金水、紫氣、天財(cái)、為五吉。天罡、孤曜、燥火、掃蕩、為四兇。歌曰。九箇星辰又變九。正體皆居首。開口第二懸乳。三太極暈中涵。四是弓腳。五雙臂。單股居六位。七為側(cè)腦不須疑。沒骨八為奇。平面原來居第九。九變不離首。 此太陽九變也。其馀諸星。每星皆有正體。開口、懸乳、弓腳、雙臂、單股、側(cè)腦、沒骨、平面。九體。以此類推。圖不重贅。 §星以成象為尊。難辨則無取。曜以合體為貴。太純亦可憂。非金非土曰巒膚。不火不木為雜氣。 雪心賦。土不土而金不金。參形襍勢。木不木而火不火。炫目惑心。蓋土之小巧者類金。木之失亂者似火。 §金與水合為金水。金與土合為太陰。土與金合為天財(cái)。木與金合為紫氣。 此皆所謂合體也。惟太陽一星五行皆備。 §涸水焦土總無穴情。枯木頑金有何生意。低金無晦魄與孤曜何殊。高金不轉(zhuǎn)皮與天罡無異。故金星肩硬即作罡觀。木星頭尖即同火論。金中蘊(yùn)火則火毒方蒸。火下垂金則金液已竭。 地學(xué)。邱延翰論金星。有鳥喙、側(cè)子等名。皆金中蘊(yùn)火有大毒。其無口老勿論矣。即開口作靨。其中火毒仍能殺人。審是真龍正穴。必預(yù)開壙穴數(shù)年。多經(jīng)風(fēng)雨消其毒氣。然后用之。庶免初年之禍。 §水星最宜腳轉(zhuǎn)。土星切喜頭平。質(zhì)瘦是為木星。身肥則曰紫氣。 §凹腦二金一土不畏。腰長雙腦一水二金最宜。腰短為善。 凹腦兩金夾土。雙腦兩金夾水。水體柔故忌長喜短。士體堅(jiān)故雖長不忌。然總不如短者為妙。短則兩山之間生氣盎然而可穴也。O凡雙腦天財(cái)腰長則為水勝。主出黃腫。 §孤罡本惡體。而形之小者堪裁。金土木吉星。而形之大者可畏。炎上者火之性。故多出高山。潤下者水之情。故多出平地。平洋多水。多土得金為優(yōu)。高山多木。多金得土為尚。落有初、中.末、之三等。體有兼.貼.襯、之三端。 初落者。離祖不遠(yuǎn)即結(jié)也。中落者。龍行至中途復(fù)起少祖結(jié)穴也。末落者。龍行至盡處乃結(jié)也。李淳風(fēng)曰。龍有旺于初者。有盛于中者。有歸于盡者。明山寶鑒。有少龍之穴。有中龍之穴。有盡龍之穴。入式歌。初落由來近祖山局勢必須完。中落馀枝作城郭吉?dú)庥谒共础N绰涿麨槟?。能龍氣勢故豪雄。兼者如金星腳下帶水。謂之?dāng)[蕩。帶火謂之?dāng)[燥。又如木星腳下轉(zhuǎn)土、轉(zhuǎn)火、轉(zhuǎn)水、皆是也。貼者。如穴星面上另貼一小星。而體不可分。如貼物然遠(yuǎn)看則無。近看則有。是也。襯者。如穴星面上另襯一小星。如衣之右襯。明是兩件。稍稍可分是也。貼襯二者俱要與主星不相刑尅為吉。鐵彈子.星體有正有附。兼貼襯之宜辨。 諸星之腳皆有兼體。圖此為式。馀以類推。又。廖氏撥砂經(jīng)。所圖兼體是。一星身上而兼數(shù)體。又有頡兼、隱兼、之別。并附圖于此。 撥砂經(jīng)。特立一星左畔曲者。兼水意也。右畔直者。兼木意也。山麓之凌爍。兼火意也。面之平者。兼土面之飽者。兼孤罡之意也。此兼之顯而易知者也?;蜃笾倍鴿櫳C直者。木而潤者。窩者。兼水意也。或右彎而燥。帶石灣者。水而燥者。石者兼火、兼罡、意也。此兼之隱而難見者也。0又一說。凡兼星東看似木。西看似金?;驏|看似水。西看是土。亦曰兼體。 §垂珠與贅疣須分。倒氣與游胲必辨。毋認(rèn)石以作玉。勿假目而溷珠。 此皆所謂襯貼也。撥砂經(jīng)。垂珠難認(rèn)。倒氣尤難認(rèn)。垂珠上下四旁員有弦稜。倒氣自上而下偏如坦腹。又曰。垂珠者、員中之員。游胲者、尖中之員。倒氣者、水中之員。贅疣者、土中之員。又曰。贅疣屬陰。竚立而凝。游胲屬陽。走而不定。二形孤曜之微癥。諸龍之毒氣。 §既審襯貼之情。載觀生尅之妙。木多金少O火多水少。是身壯而仇孤。木少金多?;鹕偎?。是身單而仇。衆(zhòng)。寡不可以敵衆(zhòng)。弱不可以敵強(qiáng)。故木尅于金。而木多則金缺。水尅于土。而水大則土崩。木居?xùn)|則向榮。催于西而茂于北?;鹁幽蟿t助燄滅于北。而盛于東。 雪心賦。木之妙無過于東方。北受生。而西受尅?;鹬?。獨(dú)尊于南。位北受尅。而東受生§火西土北為身衰。最畏乎水木?;鹉夏緰|為身旺。何憂乎水金。 火居西、土居北、為不得位。而身衰。故畏尅?;鹁幽?、木居?xùn)|為得位。而身旺。故不畏尅 §居尅位者。忌見尅星。故西木忌金。北火忌水。居生位者。忌逢生曜。故東木忌水。北水忌金。 如木星在西方。巳為西金所尅。而前后左右又見金星。則重尅而死矣?;鹦窃诒狈?。巳為北水所尅。而前后左右又見水星。則重尅而死矣。又如木星居?xùn)|。已在旺方。而又見水星以生之。則未免太旺。故忌見水也。水星居北。已在旺方。而又見金星以生之。則未免太旺。故忌見金也 §金木并居離仇被傷而無恐。土水并處震敵受制而何憂。 金本尅木。而兩星共處離方。則金為離火所傷。而無恐矣。土本尅水。而兩星共處震方。則土為震木所制。而無憂矣。 §土水共處東方?;鸾鸸蔡幈狈健=栉疑咭韵嘀?。水火共居震位。金木共居坎位。藉生我者以相扶。 土本尅水。而兩星共處東方。則木氣本旺。而水又生木。木轉(zhuǎn)尅土。而土不能尅水矣?;鸨緦〗稹6鴥尚枪蔡幈狈?。則水氣本旺。而金又生水。水轉(zhuǎn)尅火。而火不能尅水矣。是借我生者以相制也。水本尅火。而兩星共居震位。則震木能生火?;鹬畾馔6荒転楹σ?。金本尅木。而兩星共居坎位。則坎水能生木。木之氣旺。而金不能為害矣。是藉生我者以相扶也。 §木受尅而初兇。后龍遇水則終吉。金結(jié)穴而初吉。后龍遇火則終兇。 如木星結(jié)穴。前后左右?;蛴薪饋韺?。則主初年兇敗。及行到后龍得水星以生之。則化兇為吉矣。如金星結(jié)穴。局勢完美。初下亦吉。及行到后龍遇火星以尅之。則變吉為兇矣。雪心賦。先破后成多是水能生木。始榮終滯。只是火去尅金。 §子弱則看母星。母強(qiáng)則子有救。身衰則看朋曜。朋來則身可幫。 如金星結(jié)穴。被火相尅。少祖及父母山是土星。則土能生金為有救也。如本主是木星衰弱。砂上又得木星。則同氣可以扶身。而不畏弱也。 §息星尅母則榮。母星尅息則滅。故前山可以尅后。而后山不可尅前。 子尅母。有破胎而出之理。母尅子則子死矣。所謂息星尅母子榮昌。母星尅子死絕亡。是也。又吳公解義云。木星入土星。一甲輔朝廷。亦取從下尅上之義。 §本不足者喜生喜扶。本太旺者宜尅宜洩。 如本主木星衰弱。砂上宜見水以生之。見木以扶之。如本主木星旺盛。砂上宜見金以尅之。見火以洩之。 §惟主山得中和之氣斯。從山忌生尅之情。他如水盛木漂土盛金理。相生者有相反之理。而金藉火煅木.籍金嶄。相尅者有相成之功。蓋星之幻化無、方而理取。安和為上。若夫癰腫峻急。都是惡形。軟蕩倚斜??倿槁獱?。 撼龍經(jīng)。凡起星辰不許斜。更嫌生腳照他家。 §數(shù)痕直下為垂淚。一痕橫截為斬頭。水穿膊為斷肩。石夾上為碎腦。剖腹者槽生腹上。陷足者水浸足間??嚸婷}多而橫拖。飽肚脈粗而中滿。 入式歌??嚸鏅M生脈數(shù)條。生氣自潛消。飽肚粗如覆箕樣。丑惡那堪相。O飽肚又謂之金剛肚絕。 §童頭不草不木。疙腦如癬如瘡。 山無草木為童山。山有黑白石相雜。憔悴無色為疙頭。葬書。氣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 §四山高鎖謂之囚。一山近逼謂之壓。 葬書。山因水流虜王滅侯。雪心賦。形如囚獄與祥云。榛月何殊。O一說。四山共圍一山。謂之暗。O又前山展翅。既開復(fù)收如作穴狀。亦謂之囚岳。山中有擻阜或古墓??v橫皆大兇。 §土被傷謂之?dāng)?。山尚走謂之過。 葬書。氣因形來而斷山不可葬也。氣以勢止而過山不可葬也。又青華秘髓云。一息不來身是殼亦言斷也。 §直硬為殺之雄。巖巉為殺之惡。 葬書。勢因士行而石山不可葬也。 §懶坦為氣之弱。尖細(xì)為氣之衰。 董氏曰。鎗頭休下。鼠尾莫捍。 §散漫為氣之零。汎洳為氣之絕。勢幽蔽者狐鬼之窟。狐虛耗有蛇鼠之鄉(xiāng)。 凡四山高蔽三陽不照為狐鬼所聚。不可求穴。錦囊經(jīng)。所謂日月不照。龍神不依是也。凡山氣虛耗則蛇鼠得以穿漏亦不可于此。妄下。蔡文節(jié)曰。諸冢葬書莫不以蛇窠蟻穴為戒。而時(shí)俗輒以掘地得生氣之說飾其非。卒以取禍。 §脈貴頂則為陰純。脈貫口則為陰極。所以穴后以露嵴為大忌。而穴前以生嘴為至嫌。 穴后露嵴謂之劍嵴龍。穴前生嘴謂之元武吐舌。亦日。地刼。入式歌。第二休尋劍嵴龍。殺師在其中。三寶經(jīng)元武若教長吐舌。定知?dú)s少年兒。 §孤露則風(fēng)撼而魂漂。凹缺則風(fēng)射而尸覆。 葬書。氣以龍會而獨(dú)山不可葬也。入式歌。第三最忌曰風(fēng)穴。決定人丁絕。 §面陡而無裀無褥。身傾而若瀉若流。 葬書。勢如流水。生人皆鬼。雪心賦。形似亂衣。妻必淫。女必妬。勢如流水冢必?cái)?。人必亡?/P> §頭分股如羊蹄之形。腦開摺如牛肋之樣。星特起而開面是為穴部。龍大上而成形是為氣海。嬌嫩可愛謂之秀員。浮無瑕謂之清端。正不倚謂之嚴(yán)豐。潤不枯謂之足。鐵彈子。泥丸不滿氣不兌。言結(jié)穴處必豐滿。光潤如孩兒頭。泥丸精髓滿足其色乃華。若一有缺陷薄削。則氣必枯藁。不成穴矣。 舒暢自由謂之達(dá)。軒昂自貴謂之尊。 青烏經(jīng)。福厚之地雍容不迫。 §退而不露謂之藏。矯然不群謂之特。 §四勢皆平謂之稱。四方無缺謂之安。巧而非常謂之奇。拙而難測謂之在。衆(zhòng)山揖而不走。招之則來。衆(zhòng)水顧而欲留。吸之斯得諸貴排。而送媚一元。靜而養(yǎng)真斯固。棲龍之窠實(shí)乃宿福之宅 。回朝水。曰橫水。曰據(jù)水。曰去水。曰無水。水有五局之殊。曰直龍。曰橫龍。曰回龍。曰飛龍。曰潛龍。籠有五格之異。\n §然相龍固在觀格。而卜穴必先審星。古人分五星以定名。后人詳九曜而盡變。 貪狼木、巨門土、祿存土、文曲水、廉貞火、武曲金、破軍金、左輔金、右弼水。楊氏之龍山九星也。又謂之老九星。九星之中惟弼星無定形。故不圖。太陽金、太陰金。金水水。紫氣木。凹腦、雙腦、平腦土。孤曜金、天罟金、燥火火、掃蕩水。廖氏之穴山九星也。又謂之天機(jī)九星。以其本于天機(jī)素書也。土星三體皆謂之天財(cái)者。土能生財(cái)主富。言財(cái)自天而下也。歌曰。貪狼頓笏初生。巨門走馬屏風(fēng)列。文曲排牙似柳枝。惟有祿存豬屎節(jié)。廉阜梳齒掛破大武曲饅頭員更哭。破軍破傘拍板同。左輔樸頭無別法。又歌曰。九箇星辰有正形。細(xì)說與君聽。太陽端正覆鐘樣。太陰半月象。金水原來似鳳翼。紫氣笏囊垂。天財(cái)三體形有異。凹腦展誥是。雙腦貴人立馬容。平腦御屏風(fēng)。天罟張蓋形相并。孤曜如覆磬。燥火尖刀最是兇。掃蕩展旗同。又歌曰。九星員者號太陽。太陰員帶方。員而曲者名金水。木星直如矢。方是天財(cái)三腦分。凹腦土金身。雙腦合形本金水。平腦土星是。此名五吉是為高。辨別在分毫。頭員兩腳拖尖尾。便是天罡體。頭員腳直孤曜當(dāng)。燥火尖似鎗。掃蕩一身渾是曲。四者為兇局。O按天罡孤曜有兩格。一格頭員腳尖為天罟。頭員腳直為孤曜。一格太陽之頑飽者即天罡。太陰之頑飽者即孤曜。今圖從前格。 §細(xì)恭九星九變之格。詳辨五吉四兇之形。 穴山九星。每星有正體。開口、懸乳、弓腳、雙臂、單股、側(cè)腦、沒骨、平面九格謂之九變。詳廖氏九星穴法中。正體者。無龍無虎也。開口者。下無乳也。懸乳者。上起頂、下垂乳而龍虎均勻也。弓腳者。龍虎一長、一短也。雙臂者。重龍、重虎也。單股者。或有龍、無虎?;蛴谢?、無龍也。側(cè)腦者。頂不正也。沒骨者。無頂也。平面者。坦夷仰臥也。太陽、太陰、金水、紫氣、天財(cái)、為五吉。天罡、孤曜、燥火、掃蕩、為四兇。歌曰。九箇星辰又變九。正體皆居首。開口第二懸乳。三太極暈中涵。四是弓腳。五雙臂。單股居六位。七為側(cè)腦不須疑。沒骨八為奇。平面原來居第九。九變不離首。 此太陽九變也。其馀諸星。每星皆有正體。開口、懸乳、弓腳、雙臂、單股、側(cè)腦、沒骨、平面。九體。以此類推。圖不重贅。 §星以成象為尊。難辨則無取。曜以合體為貴。太純亦可憂。非金非土曰巒膚。不火不木為雜氣。 雪心賦。土不土而金不金。參形襍勢。木不木而火不火。炫目惑心。蓋土之小巧者類金。木之失亂者似火。 §金與水合為金水。金與土合為太陰。土與金合為天財(cái)。木與金合為紫氣。 此皆所謂合體也。惟太陽一星五行皆備。 §涸水焦土總無穴情??菽绢B金有何生意。低金無晦魄與孤曜何殊。高金不轉(zhuǎn)皮與天罡無異。故金星肩硬即作罡觀。木星頭尖即同火論。金中蘊(yùn)火則火毒方蒸?;鹣麓菇饎t金液已竭。 地學(xué)。邱延翰論金星。有鳥喙、側(cè)子等名。皆金中蘊(yùn)火有大毒。其無口老勿論矣。即開口作靨。其中火毒仍能殺人。審是真龍正穴。必預(yù)開壙穴數(shù)年。多經(jīng)風(fēng)雨消其毒氣。然后用之。庶免初年之禍。 §水星最宜腳轉(zhuǎn)。土星切喜頭平。質(zhì)瘦是為木星。身肥則曰紫氣。 §凹腦二金一土不畏。腰長雙腦一水二金最宜。腰短為善。 凹腦兩金夾土。雙腦兩金夾水。水體柔故忌長喜短。士體堅(jiān)故雖長不忌。然總不如短者為妙。短則兩山之間生氣盎然而可穴也。O凡雙腦天財(cái)腰長則為水勝。主出黃腫。 §孤罡本惡體。而形之小者堪裁。金土木吉星。而形之大者可畏。炎上者火之性。故多出高山。潤下者水之情。故多出平地。平洋多水。多土得金為優(yōu)。高山多木。多金得土為尚。落有初、中.末、之三等。體有兼.貼.襯、之三端。 初落者。離祖不遠(yuǎn)即結(jié)也。中落者。龍行至中途復(fù)起少祖結(jié)穴也。末落者。龍行至盡處乃結(jié)也。李淳風(fēng)曰。龍有旺于初者。有盛于中者。有歸于盡者。明山寶鑒。有少龍之穴。有中龍之穴。有盡龍之穴。入式歌。初落由來近祖山局勢必須完。中落馀枝作城郭吉?dú)庥谒共?。未落名為木。能龍氣勢故豪雄。兼者如金星腳下帶水。謂之?dāng)[蕩。帶火謂之?dāng)[燥。又如木星腳下轉(zhuǎn)土、轉(zhuǎn)火、轉(zhuǎn)水、皆是也。貼者。如穴星面上另貼一小星。而體不可分。如貼物然遠(yuǎn)看則無。近看則有。是也。襯者。如穴星面上另襯一小星。如衣之右襯。明是兩件。稍稍可分是也。貼襯二者俱要與主星不相刑尅為吉。鐵彈子.星體有正有附。兼貼襯之宜辨。 諸星之腳皆有兼體。圖此為式。馀以類推。又。廖氏撥砂經(jīng)。所圖兼體是。一星身上而兼數(shù)體。又有頡兼、隱兼、之別。并附圖于此。 撥砂經(jīng)。特立一星左畔曲者。兼水意也。右畔直者。兼木意也。山麓之凌爍。兼火意也。面之平者。兼土面之飽者。兼孤罡之意也。此兼之顯而易知者也?;蜃笾倍鴿櫳C直者。木而潤者。窩者。兼水意也?;蛴覐澏?。帶石灣者。水而燥者。石者兼火、兼罡、意也。此兼之隱而難見者也。0又一說。凡兼星東看似木。西看似金?;驏|看似水。西看是土。亦曰兼體。 §垂珠與贅疣須分。倒氣與游胲必辨。毋認(rèn)石以作玉。勿假目而溷珠。 此皆所謂襯貼也。撥砂經(jīng)。垂珠難認(rèn)。倒氣尤難認(rèn)。垂珠上下四旁員有弦稜。倒氣自上而下偏如坦腹。又曰。垂珠者、員中之員。游胲者、尖中之員。倒氣者、水中之員。贅疣者、土中之員。又曰。贅疣屬陰。竚立而凝。游胲屬陽。走而不定。二形孤曜之微癥。諸龍之毒氣。 §既審襯貼之情。載觀生尅之妙。木多金少O火多水少。是身壯而仇孤。木少金多?;鹕偎?。是身單而仇。衆(zhòng)。寡不可以敵衆(zhòng)。弱不可以敵強(qiáng)。故木尅于金。而木多則金缺。水尅于土。而水大則土崩。木居?xùn)|則向榮。催于西而茂于北?;鹁幽蟿t助燄滅于北。而盛于東。 雪心賦。木之妙無過于東方。北受生。而西受尅?;鹬?。獨(dú)尊于南。位北受尅。而東受生§火西土北為身衰。最畏乎水木?;鹉夏緰|為身旺。何憂乎水金。 火居西、土居北、為不得位。而身衰。故畏尅。火居南、木居?xùn)|為得位。而身旺。故不畏尅 §居尅位者。忌見尅星。故西木忌金。北火忌水。居生位者。忌逢生曜。故東木忌水。北水忌金。 如木星在西方。巳為西金所尅。而前后左右又見金星。則重尅而死矣。火星在北方。巳為北水所尅。而前后左右又見水星。則重尅而死矣。又如木星居?xùn)|。已在旺方。而又見水星以生之。則未免太旺。故忌見水也。水星居北。已在旺方。而又見金星以生之。則未免太旺。故忌見金也 §金木并居離仇被傷而無恐。土水并處震敵受制而何憂。 金本尅木。而兩星共處離方。則金為離火所傷。而無恐矣。土本尅水。而兩星共處震方。則土為震木所制。而無憂矣。 §土水共處東方?;鸾鸸蔡幈狈健=栉疑咭韵嘀?。水火共居震位。金木共居坎位。藉生我者以相扶。 土本尅水。而兩星共處東方。則木氣本旺。而水又生木。木轉(zhuǎn)尅土。而土不能尅水矣。火本尅金。而兩星共處北方。則水氣本旺。而金又生水。水轉(zhuǎn)尅火。而火不能尅水矣。是借我生者以相制也。水本尅火。而兩星共居震位。則震木能生火?;鹬畾馔?。而水不能為害矣。金本尅木。而兩星共居坎位。則坎水能生木。木之氣旺。而金不能為害矣。是藉生我者以相扶也。 §木受尅而初兇。后龍遇水則終吉。金結(jié)穴而初吉。后龍遇火則終兇。 如木星結(jié)穴。前后左右。或有金來尅。則主初年兇敗。及行到后龍得水星以生之。則化兇為吉矣。如金星結(jié)穴。局勢完美。初下亦吉。及行到后龍遇火星以尅之。則變吉為兇矣。雪心賦。先破后成多是水能生木。始榮終滯。只是火去尅金。 §子弱則看母星。母強(qiáng)則子有救。身衰則看朋曜。朋來則身可幫。 如金星結(jié)穴。被火相尅。少祖及父母山是土星。則土能生金為有救也。如本主是木星衰弱。砂上又得木星。則同氣可以扶身。而不畏弱也。 §息星尅母則榮。母星尅息則滅。故前山可以尅后。而后山不可尅前。 子尅母。有破胎而出之理。母尅子則子死矣。所謂息星尅母子榮昌。母星尅子死絕亡。是也。又吳公解義云。木星入土星。一甲輔朝廷。亦取從下尅上之義。 §本不足者喜生喜扶。本太旺者宜尅宜洩。 如本主木星衰弱。砂上宜見水以生之。見木以扶之。如本主木星旺盛。砂上宜見金以尅之。見火以洩之。 §惟主山得中和之氣斯。從山忌生尅之情。他如水盛木漂土盛金理。相生者有相反之理。而金藉火煅木.籍金嶄。相尅者有相成之功。蓋星之幻化無、方而理取。安和為上。若夫癰腫峻急。都是惡形。軟蕩倚斜。總為陋狀。 撼龍經(jīng)。凡起星辰不許斜。更嫌生腳照他家。 §數(shù)痕直下為垂淚。一痕橫截為斬頭。水穿膊為斷肩。石夾上為碎腦。剖腹者槽生腹上。陷足者水浸足間??嚸婷}多而橫拖。飽肚脈粗而中滿。 入式歌??嚸鏅M生脈數(shù)條。生氣自潛消。飽肚粗如覆箕樣。丑惡那堪相。O飽肚又謂之金剛肚絕。 §童頭不草不木。疙腦如癬如瘡。 山無草木為童山。山有黑白石相雜。憔悴無色為疙頭。葬書。氣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 §四山高鎖謂之囚。一山近逼謂之壓。 葬書。山因水流虜王滅侯。雪心賦。形如囚獄與祥云。榛月何殊。O一說。四山共圍一山。謂之暗。O又前山展翅。既開復(fù)收如作穴狀。亦謂之囚岳。山中有擻阜或古墓??v橫皆大兇。 §土被傷謂之?dāng)?。山尚走謂之過。 葬書。氣因形來而斷山不可葬也。氣以勢止而過山不可葬也。又青華秘髓云。一息不來身是殼亦言斷也。 §直硬為殺之雄。巖巉為殺之惡。 葬書。勢因士行而石山不可葬也。 §懶坦為氣之弱。尖細(xì)為氣之衰。 董氏曰。鎗頭休下。鼠尾莫捍。 §散漫為氣之零。汎洳為氣之絕。勢幽蔽者狐鬼之窟。狐虛耗有蛇鼠之鄉(xiāng)。 凡四山高蔽三陽不照為狐鬼所聚。不可求穴。錦囊經(jīng)。所謂日月不照。龍神不依是也。凡山氣虛耗則蛇鼠得以穿漏亦不可于此。妄下。蔡文節(jié)曰。諸冢葬書莫不以蛇窠蟻穴為戒。而時(shí)俗輒以掘地得生氣之說飾其非。卒以取禍。 §脈貴頂則為陰純。脈貫口則為陰極。所以穴后以露嵴為大忌。而穴前以生嘴為至嫌。 穴后露嵴謂之劍嵴龍。穴前生嘴謂之元武吐舌。亦日。地刼。入式歌。第二休尋劍嵴龍。殺師在其中。三寶經(jīng)元武若教長吐舌。定知?dú)s少年兒。 §孤露則風(fēng)撼而魂漂。凹缺則風(fēng)射而尸覆。 葬書。氣以龍會而獨(dú)山不可葬也。入式歌。第三最忌曰風(fēng)穴。決定人丁絕。 §面陡而無裀無褥。身傾而若瀉若流。 葬書。勢如流水。生人皆鬼。雪心賦。形似亂衣。妻必淫。女必妬。勢如流水冢必?cái)?。人必亡?/P> §頭分股如羊蹄之形。腦開摺如牛肋之樣。 文章標(biāo)題 :風(fēng)水之:穴星來自:藏風(fēng)得水 ,原文鏈接:http://www./2009/1117/13952.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