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遠(yuǎn)齋也賣蜜餞、冰糧子兒、糖葫蘆。以糖葫蘆為最出色。北平糖葫蘆分三種。一種用麥芽糖,北平話是糖稀,可以做大串山里紅的糖葫蘆,可以長達(dá)五尺多,這種大糖葫蘆,新年廠甸賣的最多。麥芽糖裹水杏兒(沒長大的綠杏),很好吃,做糖葫蘆就不見佳,尤其是山里紅常是爛的或是帶蟲子屎。另一種用白糖和了粘上去,冷了之后白汪汪的一層霜,另有風(fēng)味。正宗是冰糖葫蘆,薄薄一層糖,透明雪亮。材料種類甚多,諸如海棠、山藥、山藥豆、杏干、葡萄、桔子、荸薺、核桃,但是以山里紅為正宗。山里紅,即山楂,北地盛產(chǎn),味酸,裹糖則極可口。一般的糖葫蘆皆用半尺來長的竹簽,街頭小販所售,多染塵沙,而且品質(zhì)粗劣。東安市場所售較為高級。但仍以信遠(yuǎn)齋所制為最精,不用竹簽,每一顆山里紅或海棠均單個獨(dú)立,所用之果皆碩大無疵,而且干凈,放在墊了油紙的紙盒中由客攜去。
離開北平就沒吃過糖葫蘆,實(shí)在想念。近有客自北平來,說起糖葫蘆,據(jù)稱在北平這種不屬于任何一個階級的食物幾已絕跡。他說我們在臺灣自己家里也未嘗不可試做,臺灣雖無山里紅,其他水果種類不少,沾了冰糖汁,放在一塊涂了油的玻璃板上,送入冰箱冷凍,豈不即可等自大嚼?他說他制成之后將邀我共嘗,但是迄今尚無下文,不知結(jié)果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