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一個多么令人羨慕的字眼。看到它,你的腦海中會立刻想到什么?一抹剛剛探出柵欄的新綠,一朵即將迎風(fēng)綻放的花蕾,一只撲閃著翅膀想要飛翔的雛鳥……不拘你想到什么,僅僅僅是看著這兩個數(shù)字,你的心里就像吹來了陣陣春風(fēng),經(jīng)不住地蕩漾無邊。 現(xiàn)在的你,還記得16歲時的自己嗎?曾經(jīng)那個迎風(fēng)奔跑的少年,是否已經(jīng)走得很遠(yuǎn)?曾經(jīng)那個天真快樂的少年,是否已經(jīng)發(fā)生改變?“少年心事當(dāng)拏云”,今日,與大家分享一首唐詩絕唱道盡一個16歲少年的雄心壯志。他就是唐代著名詩人李賀的《致酒行》。
李賀的一生,雖然只有短短27年,卻如同流星一樣,驚艷了整個唐代詩壇。作為中唐著名詩人,李賀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齊名,是繼屈原、李白之后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只可惜,天妒英才,由于長期的抑郁感傷和苦吟推敲,李賀27歲就去世了。 盡管如此,李賀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卻留下了許多經(jīng)典詩作,被后世稱為“詩鬼”。他年少聰慧,15歲時就譽(yù)滿京城,與李益齊名。公元806年,16歲的李賀滿懷信心,進(jìn)京參加科舉考試。以他的才華,金榜題名猶如探囊取物。 然而,也正是因為如此,他遭到小人的嫉恨,被人以避諱他的父親“李晉肅”的名諱為理由,剝奪了考試資格。因為“晉”的讀音與“進(jìn)士”的“進(jìn)”相同。這個意外打擊讓詩人至此無緣科考。然而,這個16歲的天才少年并沒有一蹶不振,而是憤而寫下一首高亢激昂的《致酒行》。 這千古絕唱,連偉人都直接照搬,寫下一首《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詩作描寫了詩人客居長安,求仕不得的困境和潦倒感傷的心情。整首詩跌宕起伏,沉郁頓挫,抒發(fā)了自己滿懷雄心壯志卻又懷才不遇的悲憤。 詩作開篇到“家人折斷門前柳”為第一層,是寫詩人客居京城,主人殷勤勸酒的場景。詩人懷才不遇,想借酒消愁,一句“零落棲遲”道盡心中的悲苦與憤激。幸好,主人殷勤勸酒,祝客人健康長壽。然而,此時的詩人就像漢武帝時的主父偃一樣,郁郁不得志,有家不能歸。他羈旅天涯,而家人也望眼欲穿,令人心酸。 緊接著,從“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到“直犯龍顏請恩澤”是第二層,是寫主人致酒之詞。詩人采用對話的方式,借主人之口道出自己此時的處境,比唐初名臣馬周年輕時還困頓。一句“天荒地老無人識”,多么新奇夸張,看似無理,卻道盡一個16歲少年心中的悲憤無奈。 對此,主人說“空將箋上兩行書,直犯龍顏請恩澤”。這句話依然采用了馬周的典故,很有啟發(fā)性,言外之意就是告訴作者:人生之路不只有科舉考試一條,有才華的人總有出頭之日,即使科場受阻也不能悲觀。這是在鼓勵詩人敢于進(jìn)取,不要消沉,靜待時機(jī)。 最后,從“我有迷魂招不得”到“誰念幽寒坐嗚咽”為第三層。詩人在主人的開導(dǎo)之下,茅塞頓開,以“雄雞一聲天下白”來寫自己的頓悟。這一句真是一鳴驚人,豪情萬丈,被偉人毛主席直接拿來借用。而末二句更是充滿雄心壯志,寫出了16歲李賀內(nèi)心的不屈不撓。 “少年心事當(dāng)拿云,誰念幽寒坐嗚咽”,少年應(yīng)該壯志凌云,怎能一蹶不振!若總是唉聲嘆氣,自怨自艾,誰也不會來同情你,憐憫你。在一種激越而充滿力量的氛圍中,詩作結(jié)束了。可是,這個天才少年的吶喊卻沒有結(jié)束,而是穿越千年時光,印刻在了每一個人心里。 (文中圖片皆來自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本作者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