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著讀李賀的詩。 李賀一生的經(jīng)歷很簡單:讀書,進京應(yīng)試,中進士,因“父諱”被取消資格,出京,入幕三年,復(fù)入京,入仕(制舉試),三年奉禮郎,病歸,又入幕三年,復(fù)又病,歸卒,一生只活了二十七歲。 李賀是被生活所迫,不得不參加制舉(不是進士科)試的,讀了一肚子的詩書,卻換不來一日三餐,總要活下去?。〉牡罪@然是一腔子憤懣的,他明明已經(jīng)通過了進士考試的,現(xiàn)在卻要去參加臨時增設(shè)的選取縣級底層官吏的拔萃科考試。 (李賀畫像) 科舉制度發(fā)展到唐朝,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非常完善的選拔人才的制度,在唐朝,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定期舉行的稱???,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 ??朴址钟行悴牛ǜ髞淼摹靶悴拧辈皇且换厥拢?、明經(jīng)、進士、俊士、明法、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等科,不為人重視,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來漸廢。所以,明經(jīng)、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频闹饕颇?,其中進士科考時務(wù)策和詩賦、文章;明經(jīng)科考時務(wù)策與經(jīng)義,因此前者難,后者易,并且難度差異巨大,坊間流傳:“三十老明經(jīng),五十少進士”一說,三十歲考過明經(jīng)已經(jīng)算老了,五十歲考中進士,算年輕了。比如元稹,他最初參加的就是明經(jīng)科考試,并且獲得了第一名;劉禹錫、柳宗元、白居易等參加的就是進士科考試。 (瘦弱的李賀) 因為朝廷需要,皇帝下旨臨時選拔人才的考試,稱為制科,大都是選拔低級官員,即便是選拔高等人才(如極言直諫科),考中的人,在出身上已低??瓶荚嚾艘活^,到唐高宗以后,這種兩極分化更為明顯,進士科尤其為時人所重,唐朝許多宰相大多是進士出身,出身非常影響仕途發(fā)展。打個不恰當?shù)谋确剑哼M士、明經(jīng)類似統(tǒng)招統(tǒng)分的名牌大學(xué);各種制科相當于二本、三本大學(xué),即便后期另有考研、讀博的機會,第一學(xué)歷也相當重要。 (進士及第是光耀門楣的事情) 你說李賀委屈不委屈,他通過了進士科考試,卻因為父親的名字被擋在了門外,其他還好辦,可以努力,父親的名字總不能更改吧!所以,他沒有辦法,只能走低層發(fā)展路線,他決定備考參加制舉科考試了,當然,他仍然滿懷的不甘與激憤,一腔的“懷才不遇”情緒。 今天我們讀的這首《致酒行》,就是李賀在這種心情之下寫的一首詩: 零落棲遲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長壽。 主父西游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 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 空將箋上兩行書,直犯龍顏請恩澤。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 少年心事當拏云,誰念幽寒坐嗚呃。 (李賀像) 既然是《致酒行》,顯然就是一首歌行古體詩,又與酒相關(guān),是寫朋友們勸酒致辭的一首詩。 零落棲遲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長壽。零落棲遲的當然是李賀,零落不用說,棲遲指的是漂泊失意,這時的李賀,孤身客館,前路不明,百般無奈,當朋友舉酒相勸時,李賀舉起了這“一杯酒”,潦倒游息之際,借酒解愁正是題中應(yīng)有之義。主人勸他不要憂愁,因為愁可傷人,傷人則折人之壽,所以主人的祝酒詞是希望“客長壽”雖然這也可能是平常的祝酒詞,但很可能是剛二十歲出頭的李賀,身體狀況已經(jīng)讓朋友擔心了。 李賀與主人舉杯相對,雖然只是“一杯酒',卻足顯客人的窮途落魄,“客長壽”足顯主人的心地善良,一句“長壽”中,該飽含了多少同情與愛憐呢? (主父偃雕像) 主父西游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主父偃,漢武帝時大臣。山東臨淄人。出身貧寒,早年學(xué)縱橫之術(shù)與和百家之言。在齊地受到儒生的排擠,于是北游燕、趙、中山等諸侯王國,但都未受到禮遇。后轉(zhuǎn)投漢武帝,據(jù)《漢書》記載:“主父偃西入關(guān)見衛(wèi)將軍,衛(wèi)將軍數(shù)言上,上不省。資用乏,留久,諸侯賓客多厭之?!焙髞恚鞲纲鹊纳蠒K于漢武帝被采納,當上了郎中甚至后來又遷為謁者、中郎、中大夫,一年中升遷四次,為漢武帝破格重用。李賀寫主父偃,入手點寫他困不歸,寫他的家人盼望他歸來,將門前的柳樹都折盡了(在古時,折柳既有送行相留之意,也有盼望速歸之意)。李賀以主父偃自喻,既寫自己久羈異鄉(xiāng),將來終將一展大志,又寫家人對自己的盼望。 (馬周像) 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空將箋上兩行書,直犯龍顏請恩澤。還不夠,主父偃太久遠了,說說近一點的吧,李賀換韻,是主人把祝酒的談話拉回到了本朝:馬周是唐太宗時的宰相,馬周少孤,家境貧寒,喜好讀書,因貧困失意放浪不羈,不為州里尊敬,后西游長安,據(jù)說在去長安途中投宿新豐客棧,客棧主人待他比商販還不如,狼狽程度比主父偃更有過之,后馬周到長安之后寄住在中郎將常何家中,一次唐太宗令百官上書談?wù)摮檬?,馬周替常何寫諫言有功得太宗召見,太宗令他在門下省值班侍奉,后又多次升遷。馬周去世后,太宗追贈其為幽州都督,令陪葬昭陵。勸酒詞雖然是主人說的,但李賀的表達卻用筆奇麗,切入點獨特,他稱馬周在新豐客棧的經(jīng)歷,是“天荒地老無人識”,這當然是夸張,但卻很形象。 歷史上的馬周當然不是直犯龍顏,但主人為了勸李賀進取,卻巧妙地啟發(fā)說馬周只憑“兩行書”就獲得了皇帝賞識,你只要努力,未嘗不能出頭,這是循循善誘之詞,主人的善良,又遞進一層。 (雄雞一聲天下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少年心事當拏云,誰念幽寒坐嗚呃。主人的一番開導(dǎo)勸慰,讓李賀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覺,一句話驚醒夢中人啊,失魂落魄的詩人茅塞頓開,“雄雞一唱”,詩人該當一鳴驚人,“天下白”,未來的景象該是一片光明。對未來美好的憧憬激起的是詩人滿懷的少年壯志。拏,同“拿”。少年人正應(yīng)當壯志凌云,怎么能總是坐在幽寒之處唉聲嘆氣呢?最后兩句,情懷激越,整首詩的情緒,從開篇的無限凄清,一轉(zhuǎn)而為收尾的激越向上,全詩也由此絢染出積極向上的明亮色彩。 (騎驢覓詩的李賀) 本詩中,“天荒地老”后來發(fā)展成為成語;“雄雞一唱天下白”,因偉人借用,現(xiàn)在幾乎人盡皆知,后來也發(fā)展為成語;“少年心事當拿云”也成為激勵少年人奮發(fā)向上的經(jīng)典詩句,在李賀的詩篇里,有太多這樣的經(jīng)典名句,這一切,都來源于他如鬼似魅的杰出詩才。 (舉子在考試) 元和六年,也就是811年,李賀帶著滿心的不甘和委屈參加了當年的制舉考試??荚嚱Y(jié)果很快揭曉,李賀同十幾位舉子一起及第,留京兩名,其余全部發(fā)派各地任縣尉、縣丞,李賀是留京兩人中的一位(一方面他確實出眾,一方面,他的推薦人是韓愈),任從九品奉禮郎。日常工作就是每逢祭祀時檢查祭祀祭品,排定大臣版次,鼓吹吆喝,贊導(dǎo)主持,這是天才詩人最不喜歡的枯燥生活,可是心為形役,徒嘆奈何! 李賀的仕途生涯,由此拉開帷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