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詩的國度,而唐朝更是中國詩歌發(fā)展的巔峰。唐朝的詩人燦若繁星,而這些詩人留下的詩歌更是浩如煙海,僅僅是《全唐詩》中便收錄了唐詩四萬八千余首。不過,想要將《全唐詩》中的詩歌全部讀完,是常人難以做到的,因此,清代著名學者沈德潛便以《全唐詩》為藍本,重新編選了《唐詩別裁》。雖然比起《全唐詩》來說,《唐詩別裁》要簡單了許多,然而其收錄的唐詩依然有一千九百二十八首,同樣難以在普通人之間普及。于是同為清代人士的蘅塘退士又以《唐詩別裁》為藍本,編選了今天為我們大家所熟悉的《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收錄了七十七位唐代詩人的三百一十一首唐詩,像詩仙李白、詩圣杜甫、詩佛王維等著名詩人都有作品被收錄在其中。然而,若是熟讀《唐詩三百首》的話,你便會發(fā)現(xiàn)其中竟然沒有“詩鬼”李賀的詩作。 李賀是唐代詩人,有著“詩鬼”之稱的李賀,可以說是與李白、杜甫、王維等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更是與李白、李商隱共稱為唐代三李,由此可見李賀的名氣并不遜于李白等人多少。而且與唐代其他著名詩人一樣,李賀同樣留下了許多千古佳句。像“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以及“雄雞一聲天下白”等名句都是被我們所熟知的。但是他的這些詩作為何沒有被收錄在《唐詩三百首》中呢? 賀詩之所以沒有被收錄在《唐詩三百首》中,主要還是和他詩作的風格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我們都知道李賀作詩向來想象力豐富,而他又常常用神話中的典故來托古寓今,因此他的詩往往給我們一種不寒而栗的感覺,比如他的這幾首便是如此。 《南山田中行》 秋野明,秋風白,塘水漻漻蟲嘖嘖。 云根苔蘚山上石,冷紅泣露嬌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蟄螢低飛隴徑斜。 石脈水流泉滴沙,鬼燈如漆點松花。 其他詩人寫景,往往給我們一種詩情畫意之感。然而李賀的這首詩,卻讓我們感受到了森森寒意,而當讀到尾句“石脈水流泉滴沙,鬼燈如漆點松花”時,“鬼燈如漆”四字更是陰森的令人毛骨悚然。 《長平箭頭歌》 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銅花。 白翎金簳雨中盡,直馀三脊殘狼牙。 我尋平原乘兩馬,驛東石田蒿塢下。 風長日短星蕭蕭,黑旗云濕懸空夜。 左魂右魄啼肌瘦,酪瓶倒盡將羊炙。 蟲棲雁病蘆筍紅,回風送客吹陰火。 訪古汍瀾收斷鏃,折鋒赤璺曾刲肉。 南陌東城馬上兒,勸我將金換簝竹。 這是一首懷古詩,詩人開頭便描寫了一個侵沾人血、入土年深的銅箭頭,而詩人此刻所在之地更是當年白起坑殺四十萬眾的長平驛。因此,詩人首句便讓我們不由自主的聯(lián)想到了長平之戰(zhàn)的血腥畫面,而后面的“蟲棲雁病蘆筍紅,回風送客吹陰火”等句,乍讀起來直覺得鬼氣森森,讓人膽戰(zhàn)心驚。 除了以上這兩首詩之外,李賀的其他大部分詩作同樣是多以神仙鬼怪為題材,使人讀之不寒而栗,即便是他的那首被我們熟知的《雁太門守行》,也是讓我們感覺到氣氛沉重。 編選《唐詩三百首》的目的主要是給普通人以及兒童讀的,然而李賀的詩不僅理解起來比較難,詩中更是怪異奇特,牛鬼蛇神皆有,顯然不符合編選《唐詩三百首》的初衷,因此李賀的詩不入《唐詩三百首》,并不是因為他的詩作本身不行,而是不合適。 內(nèi)容來自騰訊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