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看看馬昌儀畫筆下的《山海經(jīng)》異獸長什么樣吧! 狌狌。 南山經(jīng)之首曰鵲山。其首曰招搖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颙[yóng] 。又東四百里,曰令丘之山,無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條風自是出。有鳥焉,其狀如梟,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颙,其鳴自號也,見則天下大旱。 徜鳺(chǎng fù) 又往東三百里,曰基山。有鳥焉,其狀如雞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徜鳺,食之無臥。 【上此下蟲】(zī)鼠 。又南三百里,曰栒狀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而鼠毛,其名曰{此蟲}鼠,見則其邑大旱。 【上般下鳥 】【冒鳥】 (由鉤吾之山)又北三百里,曰北囂之山。無石,其陽多避,其陰多玉。有鳥焉, 其狀如烏,人面,宵飛而晝伏,食之已暍。 【魚胃】(wèi)魚 。 (由昆侖丘)又西三百七十里,曰樂游之山。桃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澤,是多白玉。其中多【魚胃】魚,其狀如蛇而四足,是食魚。 巴蛇。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其為蛇青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 薄魚 。又東南三百里,曰女烝之山,其上無草木,石膏水出焉,而西流注于鬲水,其中多薄魚,其狀如鳣魚而一目,其音如歐,見則天下大旱。 畢方。有鳥焉,其狀如鶴,一足,赤文青質(zhì)而白喙,名曰畢方,其鳴自叫也,見則其邑有【讠為】火。 獙獙 。姑逢之山 ,有獸焉,其狀如狐而有翼,其音如鴻鴈,其名曰獙獙,見則天下大旱。 并封 。并封在巫咸(國)東,其狀如彘,前后皆有首,黑。 猼訑。(由亶爰山)又東三百里,曰 基山,其陽多玉,其陰多怪木。有獸焉,其狀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佩之不畏。 乘黃 。 白民之國在龍魚北,白身披發(fā)。有乘黃,其狀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壽二千歲。 天狗。陰山,有獸焉,其狀如貍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兇。 從從。 栒狀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犬,六足,其名曰從從,其鳴自詨。 鹿蜀。杻陽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 鴸。南次二經(jīng)之首,曰柜山,西臨流黃,北望諸毗,東望長右。有鳥焉,其狀如鴟而人手,其音如痺,其名曰鴸,其名自號也,見則其縣多放士。 肥遺 。1、(由北岳山)又北百八十里,曰渾夕之山,無草木,多銅玉,囂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海。有蛇,一首兩身,名曰肥遺,見則其國大旱。 2、彭毗之山,其上無草木,多金玉,其下多水。肥水出焉,而南流注于牀水,其中多肥遺之蛇。 飛魚。 牛首之山,勞水出焉,是多飛魚,其狀如鮒魚,食之已痔衕 。 鵸鵌(qí tú)。翼望之山,有鳥焉,其狀如烏,三首六尾而善笑,名曰鵸鵌,服之使人不厭,又可以御兇。 圖集選自豆瓣 槿夜NeverLa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