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畫荻教子 【拼音】 huà dí jiào zǐ 【釋義】 荻:蘆葦。用蘆葦在地上書畫教育兒子讀書。用以稱贊母親教子有方。 【出處】 《宋史歐陽修傳》:四歲而孤,母鄭,守節(jié)自誓,親誨之學,家貧,至以荻畫地學書。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 解釋:四歲時即死了父親,母親鄭氏一直守節(jié)未嫁,在家親自教歐陽修讀書學習,因家里貧窮,以至于只能以蘆荻作筆,在地上學習寫字。幼年時,歐陽修就聰敏過人,讀書過目不忘。 【近義詞】 畫荻丸熊 【反義詞】 無 【造句舉例】 關于母親的感人故事更是不勝枚舉,孟母三遷、歐母“畫荻教子”等流傳至今,對今人仍很有啟示意義。 【成語故事】 北宋時期,有個杰出的文學家和史學家,叫歐陽修。文章寫得很出色,在文學上有很高的成就。歐陽修出身于封建仕宦家庭,他的父親歐陽觀是一個小吏。 在歐陽修出生后的第四年,父親就離開了人世,于是家中生活的重擔全部落在歐陽修的母親鄭氏身上。眼看歐陽修就到上學的年齡了,鄭氏一心想讓兒子讀書,可是家里窮,買不起紙筆。 有一次她看到屋前的池塘邊長著荻草,突發(fā)奇想,用這些荻草稈在地上寫字不是也很好嗎?于是她用荻草稈當筆,鋪沙當紙,開始教歐陽修練字。歐陽修跟著母親的教導,在地上一筆一劃地練習寫字,反反復復地練,錯了再寫,直到寫對寫工整為止,一絲不茍。 幼小的歐陽修在母親的教育下,很快愛上了詩書。每天寫讀,積累越來越多,很小時就已能過目成誦。歐陽修的父親生前曾在道州、泰州做過管理行政事務和司法的小官。他關心民間疾苦,正直廉潔,為百姓所愛戴。 歐陽修長大做了官以后,母親還經常將他父親為官的事跡講給他聽。她對兒子說:你父親做司法官的時候,常在夜間處理案件,對于涉及到平民百姓的案宗,他都十分慎重,翻來覆去地看。凡是能夠從輕的,都從輕判處;而對于那些實在不能從輕的,往往深表同情,嘆息不止。她還說:你父親做官,廉潔奉公,不謀私利,而且經常以財物接濟別人,喜歡交結賓朋。他的官俸雖然不多,卻常常不讓有剩余。他常常說不要把金錢變成累贅。所以他去世后,沒有留下一間房,沒有留下一壟地。 她還告誡兒子說:對于父母的奉養(yǎng)不一定要十分豐盛,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孝心。自己的財物雖然不能布施到窮人身上,但一定是心存仁義。我沒有能力教導你,只要你能記住你父親的教誨,我就放心了。 母親的這些語重心長的教誨,深深地印在歐陽修腦海里。后來歐陽修走上仕途后,在政治上久負盛名,也在文學上有極高的成就,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后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
來自: 積沙成塔0u3svg > 《成語俗語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