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半島茶道發(fā)展的第一階段是新羅統(tǒng)一時期。這個時期在中國,飲茶風俗普及,中國茶道——煎茶道形成并流行,茶文學興盛,茶具獨立發(fā)展,茶書畫初起,茶館萌芽,形成了中華茶文化第一個高峰。 6世紀和7世紀時,朝鮮半島的新羅為了求佛法,向中國唐朝派遣了很多僧人。這些人在唐朝接觸茶后,回國時把茶和茶籽帶回新羅?!度苁酚洝ば铝_本紀》中記載“茶自善德王有之”?!恶{洛國記》也有“每歲時釀醪醴,設以餅、飯、茶、果、庶羞等奠,年年不墜”的記載,可見朝鮮半島飲茶不晚于7世紀中葉。 新羅時,茶是祭祀的重要物品,國王和王子們與茶相依。和唐代陸羽同時期的新羅僧人忠談精通茶事務,以茶供奉彌勒?;ɡ傻腊巡枳鳛樾逕捴?,新羅學者“海東孔子”崔致遠曾在唐朝為官,后曾攜帶中國茶回國,并以茶宴客。 根據(jù)《三國史記·新羅本紀·興德王三年》記載,新羅第四十二代興德王三年(828年),新羅使者金大廉從中國唐朝帶回茶籽,種植在地理山。此后,飲茶風氣開始在社會上層以及僧侶、文士之間傳播。 此時,新羅的飲茶方法采用的是唐朝盛行的的餅茶煎飲法。 鮮半島茶道發(fā)展的第二階段是高麗王朝時期。這時王室和宮廷的茶文化已經(jīng)十分濃厚,每年的兩大節(jié)日燃燈會和八關會都要舉行茶禮,太子壽日宴、王子王妃冊封日、公主吉期等也要舉行茶禮。 高麗時期佛教盛行,中國禪宗茶禮,如唐代的《百丈清規(guī)》、宋代的《禪苑清規(guī)》、元代的《敕修百丈清規(guī)》和《禪林備用清規(guī)》傳到了高麗,對于高麗的佛教茶禮,如流傳至今的“八正禪茶禮”的建立產(chǎn)生r影響。僧侶們不僅以茶供佛,也用茶來提升自己的修行。真覺國師曾作《茶偈》曰:“呼兒音落松羅霧,煮茗香傳石徑風。才人白云山下路,已參庵內(nèi)老師翁”。 高麗末期,在儒者們的努力下,朱文公家禮得到推行。在冠禮、婚禮、喪禮、祭祀禮中都要舉行茶禮。道家茶禮受到了宋朝影響,在焚香、叩拜后獻茶。而百姓在婚喪祭祀等禮典中都要用到茶。 高麗早期使用中國唐朝的煎茶法,中后期采用宋朝的點茶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