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濃,信步兩三杯。天涯遠,回憶還在手。二十年前,我開始練太極拳,五點起床,練到六點半,晚上回來八點,在練至十點。說不上廢寢忘食,實在是喜歡拳。不知為何,或許拳找人,某天,走著走著,心里說,練太極拳吧。于是就開始了,那年我二十一歲。為何喜歡拳呢,當時不知道,就想堅持,也不覺得累。人是積累出來的,拜師之后,隨師父學拳,慢慢鞏固,不斷總結,深入修正,去粗取精,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拳這種東西,持之以恒,可使人懂許多道理。首先掌握方法,怎么練,很關鍵,方法決定成敗。拳法核心不難,但擴展性太強,系統(tǒng)說清,并不容易,綜合性太高,可逐個分析,逐漸揭開面紗。打個比方,說動靜,你得有一種頻率,頻率是相對的,速度落差,產生了功。等速運動,行不行,非常行,到有一點必須做到,就是輕觸。等速的勁,里頭不缺暗勁,否則就是空白。越慢,越均清,勁如剝繭抽絲。等速,耐受韌性。星河萬象,塵沙高山,皆出于矛盾。身上越整,丹田力越密,手上勁越細。手上輕,身上輕,就不是太極了,沒了外松內整,就是一片樹葉,觸力飄蕩,無根之木。變速運動打拳,也很好,落差分明,剛柔,松緊,快慢,寬窄,開合,開放明顯,容易上手。無論是隱性暗換,還是顯性釋放,不離矛盾運動。太極拳,搭建對立,融合對立,拳就成了。 墻角的風,鍋底的灰。什么是身子勁,好比四個人,前后左右,同時擠你,胳膊動不了,外頭被擠住了,人被迫動了身子勁,下意識激發(fā)內空間,奮力往外掙,這種掙力,力道是腔子勁,非常大,內家拳把它系統(tǒng)化了。站樁含著跑,意思是內腔騰挪,站著不是不動,是內動。精神力集中,又叫神貫頂。不站死樁,不站等樁,死等不會來,樁是內動的勁。打拳含著崩,意思是,無論到哪兒,任何角度,隨時放勁。圈里粘黏,圈外彈抖。圈里,手腳范圍內,二人距離近。圈外,二人分開,距離稍遠。進退,即是縱橫。兩米之內,突起發(fā)難。爆發(fā)力,對拳很重要,眨眼間貼上去,憑一股勢能,拆梁卸柱。不能連續(xù)發(fā)力,是整圓沒練出來。什么是整圓,就是球勁。練拳必要三撐,撐肘,撐肋,撐側腰。小腹聚,背后擴,兩肘一沉,小臂罩臉,人就上去了。丹如彈簧,吊即是立。哈一聲,丹田一動。嘿一聲,丹田也一動。打噴嚏,打寒顫,下意識啟動了內勁,是這個東西。 反照鏡子,倒點燈。結構做三維,使圓不使單。拳是三對方向,做立體空間運動。雙推手,推掌不開背,不行,后面撐不住,力薄。三換掌,只有前后輪轉,無左右撐肘力,還力薄。懶扎衣,骨盆前傾,舔小肚子,后腰不撐,都是不正形,大扁片最要不得,勁依舊薄。勁單薄,因為只有一面,是二維。所謂混元,都是筒子勁。無論內外,都要膨脹,把住丹田做文章。拳勢恢宏,運勁飽滿。很多年前,有次練拳,我?guī)煵畣栁遥沂裁茨?,我一愣,不知如何回答。師伯說,找什么,找圓呢,你勁不圓呀。一搭手,碰上我就癟了,我不會膨脹,總被擠出去,之后失了根。架子不在大小,在于內外皆掤。掤,就是建立四梁八柱,縱橫交錯,皆有支撐。內支撐為內壓膨脹,外支撐為筋骨結構,肌肉隨機松緊,你的拳就厲害了。內腔越密,外結構越擴張,占住中定,凝聚核心,往開了打拳,占有內外空間,旋轉起來,產生空間勢能,這就是太極。一碾地,撐髖挺腰,后背一掄,就是一拳。開肩撐墜肘,抱丹漲側腰,后方填海拔脊柱,裹腿撐髖運骨盆。觸力有支撐,撐中含內壓,內壓藏彈性,使圓不使單。雙肘一沉,壓背闊,尺橈擰動,抻斜方。開合肩胛,開合胸。合住再上,遇強愈整。自控勢能,重心由我不由人,隨意停剎,瞬間整合,陡然放松,歸于無極。外圈拋物力,內圈渦流力,都是圓的功用。太極浮屠。使圓不使單,要筒子球勁,不要二維單勁,要擴張力雄,不要扁薄軟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