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家的湯絕對是學問多多,在菜譜里找不著找不全,都在她從小喝到大的心里胃里。我即使在廣東呆了十幾年了,自覺煲湯也不過學了些皮毛,嘿嘿。 廣東人說的煲湯和燉湯與北方不同,是有區(qū)別的,滋補營養(yǎng)的廣東湯品有“煲”與“燉”兩種不同的烹調方式,煲是將鍋子直接放于火上燜煮,而燉則是用隔水方式蒸煮;煲湯會使湯水愈煮愈少,食材酥軟;燉湯則是原汁不動,清而不混濁,隔水燉(其實是蒸)出來的湯能更加有效地鎖住營養(yǎng)不流失。 俗話說:三煲四燉,就是說煲湯要兩三小時(其實我們現在家庭煲湯多半都是一兩個小時,很多營養(yǎng)學家提出煲太長時間的湯容易嘌呤過高),燉湯要三四小時的意思。 用料 鴿子一只、黨參10克、黃芪10克、瘦肉一小塊、淮山20克、紅棗3-5個(去核)、枸杞幾顆、西洋參十幾片、姜一小塊。 黨參黃芪燉鴿子的做法
小貼士 做燉湯,最好都將肉類食材飛一飛水去掉血沫,這樣燉出來的湯色才清而不濁。不然燉盅的底下會有一層象棉絮一樣的漂浮物,無論是觀感還是口感都大打折扣。 枸杞不能多放,否則湯有可能會發(fā)酸,或者最后才下枸杞。 我西洋參放得也很少幾片,因為兒子不喜歡那個味道,所以偷偷放幾片 |
|
來自: 大小金 > 《醫(yī)藥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