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他,6歲開始臨摹歷代名畫,9歲開始學習篆刻,一堅持便是一輩子。他與齊白石齊名,畫卻不遭人待見,只因懂他之人極少。他就是近現(xiàn)代中國繪畫大家——黃賓虹。 黃賓虹,名懋質(zhì),又名元吉,后易名質(zhì),字樸存,號賓虹。1865年1月27日出生在浙江金華府城西鐵嶺頭一戶商人家。自少即喜繪畫、篆刻,后為山水畫一代宗師。 縱觀黃賓虹的一生他所從事過職業(yè)紛繁復雜,做過官吏、鑒定家、手工作坊老板、報社編輯、職業(yè)作家、古董店商人等。盡管他一生都沒有離開過繪畫,但是他卻從沒做過職業(yè)畫家,甚至從不出售自己的作品,因此黃賓虹的這條繪畫之路是獨一無二的,他從不以賣畫為生,所以并不在意市面上流行的藝術之風。 ?與齊白石齊名,畫卻不遭人待見 黃賓虹早年受“新安畫派”影響,以肝筆淡墨、疏淡清逸為特色,為“白賓虹”;八十歲以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為特色,為“黑賓虹”。他的技法,得力于李流芳、程邃,所作重視章法上的虛實、繁簡、疏密的統(tǒng)一。所謂“黑、密、厚、重”的畫風,正是他顯著的特色。 黃賓虹 湖舍初晴 71cmx31.5cm 設色紙本 立軸 不過,在黃賓虹生前,他的作品并不為人理解。他的畫一度一元一張,但買家仍是寥寥無幾。他的畫不僅難賣,白送人也鬧過尷尬。他曾送畫給來訪者,卻被來訪的人謝絕,說“你的畫黑乎乎的,我看不懂”。直到在十多年前,他的畫作價格還不及他學生作品的一半。 ?山的奇遇成就了他 “從他77歲到85歲,這七八年是黃賓虹藝術上真正的成熟時期,而他最好的作品是85歲到92歲之間?!泵纺绱嗽u價黃賓虹的作品。 60歲以后,黃賓虹曾兩次自上海至安徽貴池。之后他的畫風便是從新安畫派的疏淡清逸,轉而學習吳鎮(zhèn)的黑密厚重的積墨風格。由“白賓虹”逐漸向“黑賓虹”過渡。 黃賓虹 青城山擲筆峰 1952年作 69-70歲,黃賓虹巴蜀之游,是他在繪畫上產(chǎn)生飛躍的契機。其最大的收獲,是從真山水中證悟了他晚年變法之“理”。證悟發(fā)生在兩次浪漫的游歷途中:“青城坐雨”和“瞿塘夜游”。此后,黃賓虹的雨山、夜山是其最擅長、最經(jīng)常的繪畫主題,合渾厚與華滋而成美學上自覺之追求。 “青城坐雨”是在1933年的早春,黃賓虹去青城山途中遇雨,全身濕透,索性坐于雨中細賞山色變幻,從此大悟?!蚌奶烈褂巍笔前l(fā)生在游青城后的五月,回滬途中的奉節(jié)。一天晚上,黃賓虹想去看看杜甫當年在此所見到的“石上藤蘿月”。月色下的夜山深深地吸引著他,于是在月光下摸索著畫了一個多小時的速寫。 黃賓虹 云林松影圖 1951年作 七十歲后,黃賓虹所畫作品,興會淋漓、渾厚華滋;喜以積墨、潑墨、破墨、宿墨互用,使山川層層深厚,氣勢磅礴,十分挺拔。所謂“黑、密、厚、重”的畫風,正是他逐漸形成的顯著特色。這一顯著特點,也使中國的山水畫上升到一種至高無上的境界。 ?我的畫,50年后自有定論 黃賓虹在世時,傅雷、潘天壽對他的評價都很高,傅雷還曾撰文說黃賓虹是幾百年才出現(xiàn)的一個大師,但大眾認為他的作品太黑,看不懂。因此黃賓虹曾說,“等我過世50年以后,人家就看得懂,就會認識我了?!?/span> 黃賓虹 黃山湯口 171cmx96cm 設色紙本 立軸 1955年黃賓虹去世后,他的9000多件作品全部都打包捐給了浙江省博物館。這些作品堆在倉庫里幾無人賞識。沒想到2004至2005年間,在他去世快50年時,市場上突然掀起黃賓虹熱,可見黃老之預見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