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曾磊|?秦漢社會禮儀中的用色考察——以喪禮和降禮為例

 許學(xué)仁 2019-07-14

秦漢社會禮儀中的用色考察

——以喪禮和降禮為例

曾  磊(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古代史研究所 出土文獻(xiàn)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

    顏色本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光學(xué)現(xiàn)象。自然界中的顏色經(jīng)過人類視覺系統(tǒng)的處理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人類對顏色進(jìn)行語言描述,就產(chǎn)生了顏色詞。在人類文明的初期,顏色因其鮮明的視覺特性,可能比文字更容易表達(dá)特定的情感和思想。人類在各自的文化環(huán)境中,通過自身的生產(chǎn)實踐逐漸賦予顏色不同的文化寓意。顏色也成為一種鮮明的文化符號。人類學(xué)家馬歇爾·薩林斯(Marshall Sahlins)指出:

    實際上,顏色就是符號。在世界各地的各種社會關(guān)系中,顏色無論是作為詞匯,還是作為具體事務(wù),都是一種標(biāo)志:通過這種有意味的形式,個人和團(tuán)體,物體和環(huán)境,有區(qū)別地融合在文化秩序中。

    顏色作為文化符號,能夠帶來強(qiáng)烈的視覺沖擊,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法國學(xué)者米歇爾·帕斯圖羅在其《色彩列傳:綠色》的導(dǎo)言中對顏色的社會屬性有精彩的論述:

    對于歷史學(xué)家——也包括社會學(xué)家和人類學(xué)家——而言,色彩的定義首先是一種社會行為,而不是一種物質(zhì),更不是光線的碎片或者人眼的感覺。是社會“造就”了色彩,社會規(guī)定了色彩的定義及其象征含義,社會確立了色彩的規(guī)則和用途,社會形成了有關(guān)色彩的慣例和禁忌。因此,色彩的歷史首先就是社會的歷史。

因為人類文明的延續(xù)性和差異性,同一種顏色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文化族群中會有不同的文化寓意。直至今日,顏色仍然是區(qū)分國家、族群的顯著標(biāo)志。因此,研究顏色的社會屬性,要與使用該顏色的族群的時代風(fēng)貌、社會文化心理緊密結(jié)合。

    顏色的象征意義在具有多變性的同時,又有其相對的穩(wěn)定性。汪濤指出:“盡管某種顏色的具體含義,會因時間、地點或個體而迥然有別,但在多數(shù)情況下,顏色含義的確并非任意的,而是有條件或有目的性的。在某種特定的文化語境,尤其是宗教語境中,象征性通常會被集合化和法典化,成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边@使我們對特定時段內(nèi)特定顏色象征意義的考察成為可能。

    中國古代對事物顏色的重視往往超出今人的想象。這種重視自商周以來就表現(xiàn)得十分明顯,在秦漢時期依然可以見到?!妒酚洝し舛U書》《漢書·郊祀志》《續(xù)漢書·祭祀志》可以見到對祭品、祭服顏色的繁復(fù)規(guī)定?!独m(xù)漢書·禮儀志》《續(xù)漢書·輿服志》也可以看到對服色制度的詳細(xì)規(guī)定。這些規(guī)定并非多余,而自有其象征意義。

    顏色只是表象,其背后思想基因的源流十分久遠(yuǎn),影響也非常深遠(yuǎn)。本文嘗試以喪禮和降禮為例,對秦漢社會禮儀中的用色進(jìn)行初步考察,以就教于方家。

一  白色與喪葬禮儀

    《漢書·酷吏傳·尹賞傳》載:

    長安中奸滑浸多,閭里少年群輩殺吏,受賕報仇,相與探丸為彈,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喪。城中薄暮塵起,剽劫行者,死傷橫道,枹鼓不絕。

所謂“白者主治喪”,顏師古注:“其黨與有為吏及它人所殺者,則主其喪事也?!遍L安閭里的“奸猾”惡少年以探丸殺人為業(yè),探得白丸者主辦喪事,正是以白色象征喪葬。白色作為喪葬禮儀的主色調(diào)幾千年來并未有發(fā)生太大變化。

    按照五行學(xué)說,白色屬金,是西方肅殺之氣,是衰敗的開始。喪葬禮儀自然是肅殺衰敗。但白色成為喪葬的主色調(diào),應(yīng)該遠(yuǎn)在五行說產(chǎn)生之前。

    《儀禮注疏》卷二八《喪服》卷首賈公彥疏以為,“黃帝之時樸略尚質(zhì),行心喪之禮終身不變?!碧朴葜畷r則“淳樸漸虧,雖行心喪,更以三年為限?!倍跻越?,“澆偽漸起,故制《喪服》以表哀情?!辟Z公彥進(jìn)一步解釋說:

    明三王已降,澆偽漸起,故制喪服以表哀情者,案《郊特牲》云:“大古冠布,齊則緇之。”鄭注云:“唐虞已上曰大古。”又云“冠而敝之可也”,注云:“此重古而冠之耳。三代改制,齊冠不復(fù)用也。以白布冠質(zhì),以為喪冠也?!睋?jù)此而言,則唐虞已上,吉兇同服,惟有白布衣、白布冠而已。故鄭注云白布冠為喪冠。又案三王以來,以唐虞白布冠為喪冠。又案《喪服》記云:“凡衰外削幅,裳內(nèi)削幅?!弊⒃疲骸按蠊殴诓家虏迹戎獮樯?,外殺其幅,以便體也。后知為下,內(nèi)殺其幅,稍有飾也。后世圣人易之,以此為喪服?!睋?jù)此《喪服》記與《郊特牲》兩注而言,則鄭云后世圣人,夏、禹也。是三王用唐虞白布冠、白布衣為喪服矣。

按照賈公彥的解釋,唐虞之前的“大古”之時,吉兇所用服色相同,均為白布衣、白布冠。白布衣、白布冠成為專用喪服始自三王以來。這自然是后世儒家對上古生活的空想,但白色作為喪葬禮儀的象征色,確實由來已久。在喪葬禮儀中,參與喪事者要穿戴粗疏的麻布喪服,衣服要質(zhì)樸無華,不能裝飾,而麻布的自然色澤就是白中泛黃。因此,喪葬選用白色的原因,最初可能是取其質(zhì)樸素潔之意?!抖Y記·郊特牲》云:“素服,以送終也。”對死者的祭奠也要“奠以素器,以生者有哀素之心也?!边@里的“素器”,是指沒有裝飾的器物,也是取其質(zhì)樸素潔之意。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喪服圖》如圖1。

圖1  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喪服圖》

(湖南省博物館、復(fù)旦大學(xué)出土文獻(xiàn)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纂,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七)》,中華書局,2014,第35頁。)

    喪主身著白色衣物,自不待言。而吊喪及送喪者,也要身著白衣,以示哀悼。《說苑·敬慎》說孫叔敖為楚令尹,“一國吏民皆來賀。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來吊?!崩细干碇咨珕史巴鯁?,以警示孫叔敖。秦軍在殽之戰(zhàn)后敗師而歸,“繆公素服郊迎”?!妒酚洝ご炭土袀鳌氛f荊軻刺秦王,“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彼^“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刺殺秦王九死一生,易水送行可能是生死永訣,因此燕太子丹及賓客提前穿戴素服,為荊軻、秦舞陽送喪。

    白色喪服又稱“素縞”“縞素”。《穀梁傳·成公五年》:“君親素縞,帥群臣而哭之?!狈秾幾ⅲ骸八匾驴c冠,兇服也。”楚漢相爭時,漢王劉邦曾為義帝發(fā)喪,“諸侯皆縞素”。光武愛將來歙遇刺身亡,“乘輿縞素臨吊送葬”。漢和帝尊謚梁貴人為“恭懷皇后”,追服喪制,百官縞素?!端焉裼洝肪硪凰模骸拔粑何滠娭?,無故作白帢,此喪征也?!薄督故弦琢帧し裰谩芬舱f:“履服白縞,殃咎并到,憂不能笑?!?/p>

    “素車白馬”也是吊喪者的標(biāo)志?!逗鬂h書·獨行傳·范式傳》載張劭病逝,范式“素車白馬,號哭而來”。《續(xù)漢書·五行志一》:“桓帝之末,京都童謠曰:‘白蓋小車何延延。河間來合諧,河間來合諧。’居無幾何而桓帝崩,使者與解犢侯皆白蓋車從河間來?!苯鉅俸罴春髞淼臐h靈帝劉宏。他從河間去往京都奔喪,所乘亦是白蓋車。據(jù)《漢儀注》,漢代“有天地大變,天下大過,皇帝使侍中持節(jié)乘四白馬,賜上尊酒十斛,牛一頭,策告殃咎。使者去半道,丞相即上病。使者還,未白事,尚書以丞相不起病聞?!笔拐咚恕八陌遵R”的馬車,與“素車白馬”相似,是令丞相自殺的信號?!妒酚洝ぶ鼙炯o(jì)》張守節(jié)《正義》引《周春秋》說:“宣王殺杜伯而無辜,后三年,宣王會諸侯田于圃,日中,杜伯起于道左,衣朱衣冠,操朱弓矢,射宣王,中心折脊而死。”《墨子·明鬼下》又載:“日中,杜伯乘白馬素車,朱衣冠,執(zhí)朱弓,挾朱矢,追周宣王,射之車上,中心折脊,殪車中,伏弢而死?!毕噍^《周春秋》,《墨子》之文增加了“杜伯乘白馬素車”的情節(jié),更加明確了杜伯作為復(fù)仇者的身份。與此類似的故事,也發(fā)生在秦始皇身上?!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jì)》記載,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秋,

    使者從關(guān)東夜過華陰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為吾遺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龍死?!笔拐邌柶涔?,因忽不見,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聞。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過知一歲事也。”退言曰:“祖龍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視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沉璧也。

《漢書·五行志中之上》的記載發(fā)生了若干變化:

    史記秦始皇帝三十六年,鄭客從關(guān)東來,至華陰,望見素車白馬從華山上下,知其非人,道住止而待之。遂至,持璧與客曰:“為我遺鎬池君。”因言“今年祖龍死”。忽不見。鄭客奉璧,即始皇二十八年過江所湛璧也。

相較《史記》,《漢書》增加了“素車白馬”的情節(jié),更強(qiáng)調(diào)故事的神異色彩?!八剀嚢遵R”為喪葬之象,鄭客所遇精怪實是提前為秦始皇吊喪。《漢書·五行志》將此事與同年“石隕于東郡”的事件并列,以為“此皆白祥”,更是強(qiáng)調(diào)了白色的不祥之兆。

    漢代文獻(xiàn)中又有“白衣會”的說法?!妒酚洝ぬ旃贂罚骸瓣脑混割^,胡星也,為白衣會?!庇州d:“木星與土合,為內(nèi)亂。饑,主勿用戰(zhàn),敗。水則變謀而更事?;馂楹?。金為白衣會若水。”張守節(jié)《正義》引《星經(jīng)》云:“凡五星,木與土合為內(nèi)亂,饑。與水合為變謀,更事。與火合為旱。與金合為白衣會也?!薄独m(xù)漢書·天文志中》:“三星合軫為白衣之會,金、火俱在參、東井,皆為外兵,有死將?!薄逗鬂h書·皇后紀(jì)下·靈思何皇后紀(jì)》說皇后被害后,“董卓令帝出奉常亭舉哀,公卿皆白衣會,不成喪也?!崩钯t注:“有兇事素服而朝,謂之白衣會。”《續(xù)漢書·天文志中》李賢注引《韓揚(yáng)占》曰:“天下有喪。一曰有白衣之會?!笨梢姡^“白衣會”,即為因有喪事而穿著白服。

    白色的云氣與喪事有關(guān)?!吨芏Y·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兇、水旱降豐荒之祲象。”鄭玄注引鄭司農(nóng)云:“以二至二分觀云色,青為蟲,白為喪,赤為兵荒,黑為水,黃為豐。”天上紫微星垣出現(xiàn)“白氣”也是地上“白衣會”的征兆?!独m(xù)漢書·天文志上》載:“(建武)三十年閏月甲午,水在東井二十度,生白氣,東南指,炎長五尺,為彗,東北行,至紫宮西藩止,五月甲子不見,凡見三十一日?!彼抉R彪解釋說:“白氣為喪,有炎作彗,彗所以除穢。紫宮,天子之宮,彗加其藩,除宮之象。”果然,“后三年,光武帝崩。”光武帝死后,劉荊致書劉強(qiáng)說:“今年軒轅星有白氣,星家及喜事者,皆云白氣者喪,軒轅女主之位?!庇?,“(永元)十六年四月丁未,紫宮中生白氣如粉絮?!倍鞍讱馍蠈m中為喪”?!昂笠荒?,元興元年十二月,和帝崩,殤帝即位一年又崩,無嗣,鄧太后遣使者迎清河孝王子即位,是為孝安皇帝,是其應(yīng)也?!?/p>

    與“白衣會”的說法類似,出土文獻(xiàn)中又有“白衣之遇”“白衣之冣”的說法。馬王堆帛書《五星占》:

    凡五星五歲而壹合,三歲而遇。其遇也美,則白衣之遇也。

周家臺秦簡《日書》(圖2)載:

    甲子,其下有白衣之冣,黔首疢疾。                    

(297叁—298叁)

整理者注:“‘白衣’,指古代給官府當(dāng)差的人?!稘h書·龔勝傳》:‘(夏侯常)即應(yīng)曰:聞之白衣,戒君勿言也,奏事不詳,妄作觸罪?!亷煿拧蹲ⅰ罚骸滓拢o官府趨走賤人,若今諸司亭長掌固之屬?!畠狻?,《說文》‘冣,積也’,段玉裁注:‘冣與聚音義皆同,與月部之最音義皆別……至乎南北朝,冣、最不分?!闭碚邔ⅰ皟狻苯忉尀椤熬邸?,可從。但這里的“白衣”,卻并非“給官府趨走賤人”。陳偉、劉樂賢認(rèn)為,“白衣之冣”也就是“白衣之會”或者“白衣之遇”。其說甚是。

圖2  周家臺秦簡《日書》簡297、298

(武漢大學(xué)簡帛研究中心、荊州博物館編,陳偉主編《秦簡牘合集(三)》,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2014,第143頁。)

    劉歆之女劉愔“能為星,語(王)臨宮中且有白衣會”,強(qiáng)調(diào)“白衣會”的地點發(fā)生在“宮中?!鄙弦钯t注也說“白衣會”是指“有兇事素服而朝?!薄稘h書·天文志》:“(景帝)中四年四月丙申,金、木合于東井。占曰:‘為白衣之會。井,秦也。’其五年四月乙巳,水、火合于參。占曰:‘國不吉。參,梁也?!淞晁脑?,梁孝王死。五月,城陽王、濟(jì)陰王死。六月,成陽公主死。出入三月,天子四衣白,臨邸第?!比轮g,“天子四衣白”,而去世者皆為諸侯王和公主。可見,“白衣會”更強(qiáng)調(diào)是皇室成員的喪禮。

二  白色與投降禮儀

    古人在戰(zhàn)爭交往過程中,逐漸形成一套投降禮儀。如《左傳·僖公六年》載許僖公投降楚成王:“面縛,銜璧,大夫衰绖,士輿櫬?!庇秩纭蹲髠鳌ふ压哪辍份d賴國國君投降楚靈王:“面縛,銜璧,士袒,輿櫬從之”。不難看出,投降禮儀借用了許多喪葬禮儀的道具。投降者將自己視作死者,捆綁身體,口銜玉璧,袒裸上身,從者穿著喪服,抬運(yùn)棺材,表示愿以性命奉上請罪。投降者所穿喪服,自然也是白色的。

圖3  孝堂山石祠西壁畫像《獻(xiàn)俘圖》

(北京,山水美術(shù)館,2018年4月攝于“中國漢畫大展”)

    《史記·秦始皇本紀(jì)》說秦子嬰投降,“系頸以組,白馬素車”。裴骃《集解》引應(yīng)劭曰:“組者,天子黻也。系頸者,言欲自殺。素車白馬,喪人之服也。”《三國志·魏書·鄧艾傳》載蜀后主劉禪投降時,“率太子諸王及群臣六十余人面縛輿櫬詣軍門,艾執(zhí)節(jié)解縛焚櫬,受而宥之?!薄稌x書·王濬傳》說孫晧投降時,“備亡國之禮,素車白馬,肉袒面縛,銜璧牽羊,大夫衰服,士輿櫬,率其偽太子瑾、瑾弟魯王虔等二十一人,造于壘門。濬躬解其縛,受璧焚櫬,送于京師?!笨梢娤惹貢r的投降禮儀至漢魏之時仍然沿用。又,李孚率眾詐降曹操,“皆使持白幡,從三門并出降?!背鼋凳褂谩鞍揍Α?,與后世“白旗”類似。

    《漢書·賈誼傳》說上古的大臣,“聞譴何則白冠氂纓,盤水加劍,造請室而請罪耳,上不執(zhí)縛系引而行也?!鳖亷煿抛⒁嵤显唬骸耙悦骼t。白冠,喪服也?!庇忠龖?yīng)劭曰:“請室,請罪之室?!比绱驹唬骸八云?,若己有正罪,君以平法治之也。加劍,當(dāng)以自刎也?;蛟?,殺牲者以盤水取頸血,故示若此也?!贝蟪家浴鞍坠跉永t,盤水加劍”請罪,心態(tài)與投降者并無二致,都是表示臣服對方,愿以死接受懲罰。

    戰(zhàn)爭中的使者出使,也要身穿白色喪服?!墩f苑·指武》載子貢言說自己的志向:“賜也愿齊、楚合戰(zhàn)于莽洋之野,兩壘相當(dāng),旌旗相望,塵埃相接,接戰(zhàn)構(gòu)兵,賜愿著縞衣白冠,陳說白刃之間,解兩國之患,獨賜能耳。”《三國志·魏書·王昶傳》裴松之注引《世語》曰:“黃初中,孫權(quán)通章表。(曹)偉以白衣登江上,與權(quán)交書求賂,欲以交結(jié)京師,故誅之?!笔拐呱泶┌滓?,可能是向敵方表示屈服,以便雙方坦誠交流。

    由上可見,白色可以象征投降請罪,是由投降者穿著白色喪服而來,其源頭則指向喪葬禮俗。

結(jié)  語

    秦漢時代白色的象征意義非常豐富且互相關(guān)聯(lián),我們很難厘清各種象征意義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不過,這些象征意義大體指向三個源頭,即光、純潔、樸素。喪葬選用白色的原因,最初可能是取其質(zhì)樸素潔之意。白色因與喪葬有關(guān)也成為不祥之兆,以至后來人們視白色為禁忌,衍生出許多與此相關(guān)的民俗。白色作為喪葬禮儀的主色調(diào)延續(xù)了幾千年。漢代傳世文獻(xiàn)和出土文獻(xiàn)中出現(xiàn)的“白衣會”“白衣之遇”“白衣之冣”的說法,更強(qiáng)調(diào)是皇室成員的喪禮。

    投降禮儀中使用白色當(dāng)由喪葬禮俗而來。投降禮儀借用了許多喪葬禮儀的道具。投降者將自己視作死者,表示愿以性命請罪。從者穿著白色喪服,抬運(yùn)棺材,表示為投降者送喪。史籍所見戰(zhàn)爭中使者出使,也要身穿白色衣服,這可能是向敵方示弱的一種方式。

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xué)基金青年項目“秦漢顏色觀念研究”(17CZS009)階段性研究成果。

原文發(fā)表于《形象史學(xué)》2018下半年(總第十二輯),注釋請參考原文。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