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山,好多人都不知道,就在山西交城縣城北面,交通非常方便。大家都知道黃山松,有迎客松、送客松、蒲團松、棋盤松、鳳凰松、臥龍松等等,堪稱黃山松之奇。 與黃山松比肩的就是卦山柏,素有"黃山之松、卦山之柏、云棲之竹"并列為華夏樹木奇觀之美稱。西湖的云棲竹徑,咱也去過,不敢妄加評論。黃山松,倒是寫過詩,"群峰競秀古松多,浪卷浮舟云海闊。坐飲黃山一品香,有錢難買心中樂。"特別是迎客松還獨寫一首:"力破巖石咬定根,張開雙臂展舒心。不分貧富皆尊客,自古迎來送往人。" 卦山柏可就感到更奇了,好多奇特怪模的景象就連那黃山松也難媲美,不妨我慢慢道來。 卦山也奇,因山形地貌自然現(xiàn)象酷似陰陽八卦——乾、坤、艮、坎、震、離、巽、兌而得名。這里八峰聳峙,古柏參天,天地互應(yīng),形相巧合,孕育出人文、寺廟景觀,屬于呂梁山一支脈。又有"交城山、交城水,不澆交城澆文水"之說。可見交城山高峰立,水都存不住,跑到下游文水去了。 自古"天下名山僧占多",卦山也是如此,它遠沒天寧寺有名。天寧寺始建于唐貞觀元年(627年),相傳,印度僧人"華嚴法師"曾在此講法,故使其成為千年華嚴宗名剎。 天寧寺經(jīng)過歷代維修重建,規(guī)模越來越大,現(xiàn)如今五彩牌樓上高懸的"山形卦象"大匾,系華國鋒題寫,正規(guī)正矩,遒勁有力,形象概括地介紹著卦山。 進入景區(qū),山旁有各種碑刻,"仙山演易""道法自然"------渲染、介紹著易經(jīng)八卦。山上柏樹遍野,蒼翠湛綠。一會兒,路上見到了"七星柏"。據(jù)說,天上北斗七星降落,擊中了這棵柏樹的主干,呈現(xiàn)出七孔,故稱"七星柏",又稱"文曲星",一般年滿12歲的少年都要到此處開鎖啟靈罩身,是吉祥之物。 "虎頭柏",樹干上有一瘤球,形似虎頭,故名。又叫"果老柏"。傳說"八仙"中的張果老是交城人,一生下來就滿頭銀發(fā),故稱"張果老"。一次回到家鄉(xiāng)卦山,在此樹下白日升天,故又稱"果老柏"。真不知張果老是哪兒的人,好多都是牽強附會,生拉硬拽,歷史上有沒有這個人還兩說著,都是神話故事。 "牛頭柏",根部樹圍很粗,西南裸露的樹根,形如牛頭,雙角彎曲有致,門面廣闊扁平,朗目微睜,憨態(tài)可掬。傳說老子乘青牛經(jīng)過卦山,系青牛于此,徒步登天。不久,青牛而死,埋葬于此,后來,一株類似牛首的柏樹就孕育而生,故稱"牛頭柏"。一笑。 還有"龍鳳柏",據(jù)說是武則天的父親到卦山問道夢龍,道士便指著一棵柏樹解釋說,"生鳳易龍",意思是說,你雖然生的是"鳳"但她可以變龍。等到武則天當(dāng)了皇帝,這棵柏樹就叫了"龍鳳柏",誰知后來一倒臺,人們又稱"蛇頭柏"??磥?,世人也多是勢利眼,連個樹的叫法,都反差這么大。 ![]() 拾階而上,就到了"卦山書院",小門樓像個道士帽,獨立相迎。這四個字不知是誰寫的,到有功底??戳私榻B,吃了一驚,竟然是道光皇帝手筆。清代這幾個皇帝,都不是等閑之輩,楷書寫的都非常好,我在清東陵看過"清代皇帝書法展",并不像現(xiàn)在有的人寫的像蜘蛛爬一樣,難辨難識。 ![]() 書院是山林門面,是講學(xué)之所,歷代文人學(xué)士來此講學(xué),培養(yǎng)了一代一代學(xué)子。抗日戰(zhàn)爭時期,呂梁地區(qū)就涌現(xiàn)出多少英雄人物——《呂梁英雄傳》《撲不滅的火焰》。 ![]() 到了"登彼岸",有六十六個臺階,寓意八八六十四卦,加之一天一地,又寓意天人合一。乾,不就代表天嗎?坤,不就代表地嗎?何必又加一天一地呢?我對"八卦"研究的不透,不敢妄加分析。背面鐫刻"羅天接引",就開始上天了。 ![]() 到了山門,匾額竟是宋代書法家米芾書寫的"第一山",左右楹聯(lián):"坎象至高,山位表陰陽之度;佛乘最妙,四諦斷生滅之疑。"更是高度概括了卦山的名勝古跡,陰陽八卦,卦岳爻峰,黛色參天。 ![]() 進了山門,千佛殿雄偉壯麗,最讓我欣賞的還是廊前明代澆鑄的"鐵碑",上下碑座一體,碑文遒勁,很是罕見,稀罕之物,與過去的鑄鼎、銘文有異曲同工之意。 ![]() 只可惜,經(jīng)風(fēng)瀝雨,銹蝕了不少,是鐵碑好呢,還是石碑好?看來還是石碑經(jīng)久耐長。殿內(nèi)還有澆鑄的鐵佛、鐵和尚,不知何人大膽的嘗試? ![]() 觀殿閱閣而上,來到了卦山最高最早的建筑物石佛堂,據(jù)說,這就是唐貞觀元年(627年)的"始作俑者"。 ![]() 有意思的是,殿前古柏上還雕有一精致的殿宇式小佛堂。景致就是不一樣,特別風(fēng)趣、奇特,讓人意想不到。 ![]() 當(dāng)然還有許多其他景點,如朱公祠、圣母廟、文昌宮、"保我子孫""瞭敵樓"等等。 ![]() 最突出的還是要回歸到柏樹上。這里的古柏,就是與眾不同,不一樣,非常有特色。它們懸崖峭壁,鉆巖抱石,奇形怪狀,神態(tài)仙姿,妙趣橫生,別有韻味。起名也十分形象,"龍爪柏"、"繡球柏"、"鋼鞭柏"、"黑白二仙柏"等等。但有一點,樹干都是擰著花,朝一個方向長勢,萬株偕同,千般一律,古詩云"森如六爻列,錯若萬卦排",令人非常奇怪,不理解,為什么都是這么個長相? ![]() 據(jù)說,很早以前,卦山有一個小牧童,每天給他心愛的小毛驢割草,卦山的草并不豐盛,找來找去,很是辛苦。這就感動了天神,賜他一個"瓦罐"聚寶盆埋在了地下,那里的草勢就長得特別旺盛,小牧童割了一茬又一茬,就不必到處去找。后來,被貪心的財主知道了,想據(jù)為已有。小牧童就把它轉(zhuǎn)移埋在了一棵扭曲的柏樹下。當(dāng)貪心的財主第二天去找,哪知,滿山遍野的柏樹都扭曲了軀干,朝著一個方向,根本分不清是埋在了哪棵柏樹下,那就更談不上找到聚寶盆了。從此,漫山遍野扭曲的柏樹,就成了卦山"一絕"。 ![]() 根據(jù)這個故事,我曾寫過一首詩:"卦山古柏堪稱怪,妙趣橫生扭曲懷。遍野為何此模樣,只緣地主太貪財。"實際上并非如此,卦山的柏樹應(yīng)該與地勢山風(fēng)生長環(huán)境有關(guān),又寫到:"卦山古柏堪稱怪,遍野軀身扭曲懷。非是天神戲財主,只緣地勢旋風(fēng)摑。" ![]() 看后,反復(fù)琢磨,都不盡意,沒有寫出形容概括卦山柏的奇特現(xiàn)象來,又冥思苦想寫道:"萬株同向扭軀柏,卦岳爻峰獨自乖,堪比黃山松媲美,奇根異冠展胸懷。"不知這首如何?望眾家高論,一笑。 九口2019-5-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