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的山,交城的水……”,很小的時候,就因這首歌記住了這座城。 今天,因著好友的相邀,我第一次踏上了這片英雄的土地。 因著連日來身體不適,腳下似有棉絮飄游,暈乎乎的;只見陽光明媚,微風不起,給了我們極好的興致,飽覽了這座生機勃發(fā)的小城的風采。 卦山,因“山形卦象”而得名,走進山里,道路兩邊的千年柏樹層層疊疊,有身體上長著類似繡球狀的“繡球柏”,有并肩聳立山崖邊的“兄弟柏”,有在云端交相纏繞的“連理柏”……群柏薈萃,千姿百態(tài)。 千寧寺內(nèi),米芾的“第一山”字樣赫然醒目,婀娜而剛健的字跡讓觀者頓生敬佩之情。大雄寶殿門前的楹聯(lián)“天外爻峰直上九霄疑布卦,閣中千佛迎來十里已聞鐘”在光影里雍容典雅,端坐大殿正中央的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造型古樸,慈祥端莊。 更有“三教堂”內(nèi),儒、佛、道三教鼎立,正對門端坐著佛祖釋伽牟尼,左邊坐著兩手托如意的我國文化教主孔夫子,右邊坐在的是手執(zhí)八卦圖的太上老君,看得出來,這種三教朝陽、合署辦公的局面已經(jīng)是人們很久以來的一種向往。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在今天,我們國家的人文關懷早已從“國家、社會、人民”三個層面上超越了古人的境界而上升到了一種新的高度,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讓全國人民歡欣鼓舞,我們的祖國正在朝著偉大民族復興的道路大踏步邁進。 高低錯落的院落依山而建,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樹影斑駁,鳥鳴啾啾;僧侶居士面帶微笑,往來其中,手把佛珠,神情專注,誦經(jīng)之聲,不絕于耳;用手去試一試“漿水泉”凜冽的水,彷佛觸摸到了這座靈山體內(nèi)脈搏的跳動,卦山,你一定不會吝嗇吧,會把你豐厚內(nèi)斂、博大精深的內(nèi)涵傳遞給每一位朝圣者吧? 走出山門,不遠處,國家領導人華國鋒同志的塑像巍然屹立在燦爛的陽光下,您可是交城人民的驕傲??! 午飯后,我們到了由趙樸初先生題寫的“凈土古剎玄中寺”。 寺內(nèi),滿眼的金黃奪目。 秋末初冬,這是一個收獲的季節(jié),也是一個回歸的季節(jié),許許多多的物種從春天的蓬勃走向夏天的豐碩,一路走來,從懵懂無知的幼年走向健碩茁壯的少年建功立業(yè)的壯年再走向知天命耳順不逾矩耄耋之年,然后安靜地回歸。 這樣,周而復始,大自然以及人類生生不息。 為了不留遺憾,為了酣暢淋漓,為了至親至愛的下一輩,萬物更有人類,一代接著一代,都在進行著不懈的努力,長江前浪推后浪,一代新人更舊人;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蔥蘢的古柏,就是最好的見證吧。 最是那匆匆的回眸 美麗的古城,有緣再見! 橫塘梅公子寫于2017.11.5 謝謝諸親的賞讀、關注、點贊和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