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新一期綜藝《放學后》節(jié)目來到一戶二胎家庭中,姐姐一諾和弟弟一帆“相愛相殺”,一言不合就吵架,打架更是家常便飯。 媽媽說一帆特別敏感,什么事都爭強好勝,而一諾特別大條,什么事都與世無爭,比如寫作業(yè),數(shù)學作業(yè)忘了交給老師,語文作業(yè)只寫了開頭。 一頁口算題,應該5分鐘就完成,一諾愣是拿著筆,趴在桌子上一動不動,一個小時甚至兩個小時寫不完,氣得媽媽朝一諾怒吼起來。 媽媽說一諾拿回來70分的試卷,還一點都不發(fā)愁,哪怕弟弟讓她加油努力,她都根本不在乎,甚至反問:“我為什么要加油???” 媽媽對一諾無欲無求一點都不上進的狀態(tài)很焦慮,而教育專家蘭海說,所有的孩子都有上進心,但是有些孩子會刻意收起自己的上進心。 因為害怕自己做不到他想要的那么好,讓周圍的人失望,反而會表現(xiàn)出不在意的樣子,至少這樣就不用承受更大的壓力。 蘭海建議媽媽說,首先要肯定孩子的進取心,其次是要跟孩子一起制定他想要達成的目標,第三是認可孩子努力的過程,孩子肯定會有所改變。 在聽了蘭海的建議后,媽媽跟一諾提出,希望她的分數(shù)高一些,媽媽會更開心。果然一諾過幾天就得到了幾個100分,自己也特別開心。 呂叔春在《一生只做好一件事》中說,進取心是所有想拯救自己的人的領路人,正是進取心為他們的前進開辟了道路,但明確適合自己的目標和應做之事是成功的關鍵。 父母應該看到每一個孩子的上進心,及時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激發(fā)孩子的上進心,讓孩子更加勇敢地面對未來。 【2】 肯定孩子的進取之心。 蘭海說每個孩子都有進取心,但是我同事王琳堅信他上初二的兒子小程一點都不上進,小程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每次考試成績都是班級中等。 王琳剛開始并不著急,因為她知道男孩開竅晚,想著等小程再大一些會有轉變,可是眼看著小程上初中以后一直保持班里二十多名,下不來但是也上不去。 急得王琳給他找了全科家教,可是一年多折騰下來,小程依然穩(wěn)坐中等寶座,王琳氣得跟我說:“這臭小子為什么就一點上進心都沒有呢?” 我問他難道小程從來沒有考過好成績嗎?王琳認真回憶了才說,小學五年級的一次期中考試,小程考進了前十名,她開心地獎勵了小程一個大車模。 然后王琳給小程定了期末考試的目標,穩(wěn)定前十名,沖刺前五名??墒切〕膛α税雽W期,期末考試成績又回到了中等,王琳忍不住狠狠地揍了小程一頓。 從那以后小程的成績就再也沒有起色過,其實正是因為王琳過于急躁的心態(tài),嚇得小程的進取心剛冒出頭,就被打壓得無影無蹤。 田野在《拿破侖 希爾成功學全書》中說,進取心是一個人自我提升的原動力,是勝利完成一項工作的心理保障。 因為當一個人有了有進取心,他就會對自己能力的提高、知識更新的追求有著強烈的欲望,它可以使我們的思維更活躍,知識更淵博。 沒有哪個孩子不希望自己各個方面表現(xiàn)都出色的,但是父母過于嚴苛的要求,或者是過于松散的態(tài)度,會讓孩子隱藏起那份上進的心。 父母要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進取心,如果你的孩子一直懶散不上進,需要你去挖掘背后的根源,才能對癥下藥幫助孩子。 【3】 制定孩子想要的目標。 大家都知道演員海清有一個學霸兒子蛋妞,前兩天海清發(fā)微博,說她因為不知道費馬是誰,而被蛋妞和家人嘲笑。 其實蛋妞之所以如此出色,離不開海清的悉心教育,她曾在采訪中說,她平時從不監(jiān)督蛋妞寫作業(yè),而是教會蛋妞設定目標,培養(yǎng)他自主學習的習慣。 這個學期開學前,我問三年級的兒子有什么學習目標,他慵懶地回答說:“考第一唄!”我知道他這樣回答,只是想讓我開心而已。 以他這幾年的表現(xiàn)來看,第一名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我也不會這樣要求他,而是跟他一起從學習習慣和方法等方面提出詳細的目標。 比如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課后作業(yè)按時完成等要求,看似很瑣碎,卻能幫助他更快地投入學習中去。 如果父母要求越來越高,我不如保持中等,讓父母沒有辦法再提要求;如果父母對我沒有要求,那我何必那么努力,只要過得去就好。 這是兩種常見的孩子不上進的心態(tài),根源就是孩子沒有找到他們努力的目標,父母應該跟孩子共同制定孩子想要達成的目標,才能激發(fā)孩子的內(nèi)驅(qū)力。 思想家蒙田在《隨筆集》中說,沒有一定的目標,智慧就會喪失;哪兒都是目標,哪兒就都沒有目標。 在制定目標的時候要注意,首先目標是屬于孩子的,只有孩子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父母不要越俎代庖,一定要先聽孩子的想法。 其次是制定合適的目標,有利于孩子主動提升自己,并在提升過程中客觀地衡量、評估,才能更有動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4】 認可孩子努力的過程。 斯坦福大學著名發(fā)展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和她的團隊過去10年里,都在研究表揚對孩子的影響,他們對紐約20所學校,400名五年級學生做了長期的研究。 第一輪實驗分成兩組,每一個單獨孩子做簡單的智力拼圖,孩子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務。實驗人員告訴一組孩子關于智商的夸獎,比如“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聰明。” 告訴另一組孩子關于努力的夸獎,比如“你剛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現(xiàn)很出色?!倍诘诙唽嶒炛校⒆觽兛梢宰杂蛇x擇不同的難度。 實驗人員發(fā)現(xiàn),在第一輪中被夸獎努力的孩子,有90%選擇了難度較大的任務;而那些被表揚聰明的孩子,則大部分選擇了簡單的任務。 由此可見父母對孩子努力過程的認可,會激發(fā)孩子的進取心,讓孩子更有信心完成目標。 首先是積極反饋。 在孩子認真寫作業(yè),認真彈鋼琴的時候,父母應該及時表揚孩子,告訴他認真寫作業(yè)的孩子最帥最美了,鼓勵孩子更加認真努力。 尤其是孩子不專注貪玩的時候,更應該積極反饋,提醒孩子努力才能有收獲,鼓勵孩子及時完成目標。 其次是關注過程。 父母不要在孩子考試分數(shù)不高的時候,只知道教訓孩子不認真,而是要跟孩子分析試卷,找出錯誤的原因,下一次避免犯類似的錯誤。 只要孩子比上一次有進步,父母就要表揚孩子的努力,讓孩子懂得只有通過努力,才能把目標完成,才能不斷地進步。 如果你的孩子也缺少進取心,請你一定要重視激發(fā)孩子的進取心,才能讓孩子在這個充滿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立足更穩(wěn),發(fā)展更穩(wě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