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專家 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神經內科陳彪教授 北京大學第六醫(yī)院于欣教授 記不起來事兒、行動遲緩、生活無法自理……這兩種疾病的患者很無助:一個是阿爾茨海默?。ㄋ追Q老年癡呆癥),患者“控制”不了自己的腦子;另一種就是帕金森病,患者“控制”不了自己的動作。 很多沒有規(guī)范治療,太可惜! “帕金森病如果未被診斷出來和管理好,是一個很可惜的事?!?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神經內科陳彪教授表示,因為它并不是一個致死性的疾病,有相當長的病期,同時帕金森病有較好的對癥治療藥物和手術等手段,患者本來應該可以維持一個比較好的生活質量,但是因為沒有被診斷或者沒有被正確治療,導致患者面對較長時間的痛苦、生活質量差、甚至有明顯的殘疾,這是很不應該的。 據《Neurology》(《神經病學》)雜志報道,目前中國的帕金森病人大概在250萬~300萬之間,預計到2035年,中國的帕金森病人可能會到500萬①。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帕金森病患者的數量增長可能會越來越快。 同為老年病,阿爾茨海默病的情況更加嚴峻,目前中國約有700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作為世界上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這個數據正逐級攀升②。 無論是帕金森病還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接受規(guī)范治療的比例都較低。除了認知程度較低,就診率低外,患者用藥誤區(qū)也是影響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 帕金森病患者用藥不能單純追求“見效快”。有些藥起效快又便宜,患者就認為是“好藥”。對于帕金森病患者來說,直接補充左旋多巴效果最明顯,花費還低,但是患者出現并發(fā)癥的時間可能會提前,對于很多患者來說,并不是最佳選擇。 陳彪教授常以吃糖比喻吃藥,甜味高的巧克力更受歡迎,但巧克力吃多幾次以后再吃別的奶糖、水果糖都不甜了。帕金森病類藥物也是這樣,有的藥物見效快,吃完癥狀馬上有改善,但是時間一長,效果就不明顯了,再換別的藥物效果也不好。應該在追求有效的情況下,注意如何延長藥物治療獲益的時間,“細水長流”。 對于帕金森病患者來說,既要有效,又要長效,在改善當前癥狀的同時還要延后并發(fā)癥出現的時間,可以考慮選擇能緩解運動并發(fā)癥的藥物,如單胺氧化酶B抑制劑或非麥角類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或小劑量聯合用藥。 甲磺酸雷沙吉蘭片是第二代單胺氧化酶B抑制劑,可用于原發(fā)性帕金森病患者的單藥治療以及伴有劑末波動患者的聯合治療。聯合治療時,可優(yōu)化左旋多巴治療效應,進一步有效控制癥狀,減少運動波動。 有的患者總是想著能把病治好,或者要把癥狀完全控制,總是多吃藥。開始時確實能控制癥狀,但藥物的副作用出現得很早,并發(fā)癥也會比其他患者早出現。 對于帕金森病患者來說,加大藥物的藥量往往無法起到效果,還有可能適得其反。陳彪教授強調,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療強調個性化管理,比如50多歲的患者,就建議多運動,盡量少服藥,延后并發(fā)癥出現時間;而80歲的患者,可能就要盡量提高生活質量了。醫(yī)生在為患者開藥時,也是從效果和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綜合考慮和管理。 同時,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療有時需要不同種類的組合用藥,陳彪教授表示,有部分新獲批的帕金森病藥物沒有進入醫(yī)保,有的醫(yī)院沒法使用,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用藥方案的制定。 陳彪教授認為,規(guī)范、合理用藥能夠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生存質量,同時延緩并發(fā)癥、致殘等情況的發(fā)生,為患者及國家都減少醫(yī)療負擔。因此他呼吁,從衛(wèi)生經濟學的角度上來說,帕金森病藥物進入醫(yī)保,對于醫(yī)生和患者都能提供更多選擇。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一般會出現三組核心癥狀,俗稱ABC癥狀: A(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指的是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包括基本生活能力和應用基本生活工具的能力降低或喪失; B(Behavior)指的是精神行為異常,包括妄想、幻覺、淡漠、焦慮、激越、抑郁、侵擾等; C(Cognition)指認知功能障礙,包括記憶力減退,定向障礙,語言障礙,計算力下降等。 臨床治療的基本原則是有效地延緩病情發(fā)展、控制癥狀、改善患者認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北京大學第六醫(yī)院于欣教授表示,“‘藥到病除’這個思維誤區(qū)還是根深蒂固,阿爾茨海默病可以通過藥物治療來控制。我常給患者說,吃了藥不能讓你病情好,但會不讓你病情更壞,這個觀念讓家屬來接受就要花很長時間,改變患者的用藥理念至關重要,也是我們工作最難的一步?!?/p> 相對來說,能有明顯效果藥物,患者接受度就更高,比如鹽酸美金剛對阿爾茨海默癥的精神行為癥狀有明確的緩解作用,能夠立竿見影,有的患者有易激惹、情緒爆發(fā),用了藥以后很快患者就能夠情緒穩(wěn)定,患者的認可度就較高,依從性也就更強。 參考資料: ①Dorsey, ER; Constantinescu, R;Tanner CM et al: Projected number of peoplewith Parkinson's disease in the most populous nations 2005-2030. Neurology2007, Jan 30; 68(5): 384-6. ②Jia J, Wei C, Chen S, et al, Alzheimers &Dementia, 2018, 14(4):483-491 |
|
來自: 漸近故鄉(xiāng)時 > 《我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