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在中國已經(jīng)有了數(shù)千年的歷史,古代的文人大都愛飲酒。晉代詩人、文學(xué)家陶淵明,曾經(jīng)以《飲酒》為題,連作二十首詩,在他的這組《飲酒》詩中,他寫道“忽與一樽酒,日夕歡相持”;在他的《歸去來兮辭》中,他也寫道“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 李白更是被譽為“酒仙”,他的“粉絲”杜甫,稱他“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喚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蘇東坡愛飲酒,他的名篇《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中,開篇就聲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他的《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fù)醉》中,更是因為喝酒連家門進不去了,“夜飲東坡醒復(fù)醉,歸來已經(jīng)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yīng),倚杖聽江聲。” 南宋的愛國主義詩人辛棄疾,也愛喝酒。因為喝酒,他也出過糗,為此還寫下了一首詞,成為千古佳作,讓人看了忍不住想笑,原來鐵骨錚錚的著名抗金將領(lǐng)辛棄疾,也有這么可愛的一面。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辛棄疾的這首醉酒詞: 西江月·遣興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喝醉了之后,我們就盡情的開懷大笑,哪里還有發(fā)愁的功夫?現(xiàn)在我才覺得古人的書本,相信它們是一點用都沒有的。 昨天我在松樹邊醉倒了,竟然問松樹我醉的怎么樣。心里懷疑松樹要彎下腰來扶我,我就把它推到一邊,讓它走。 辛棄疾,堪稱一位難得的、文武全才的、出類拔萃的人物。他的這首詞中一句“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透漏出他滿滿的自信。其實,辛棄疾還有比這句話更驕傲的。他的《賀新郎·甚矣吾衰矣》中,也曾聲稱“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當(dāng)然,卓爾不凡的辛棄疾,有驕傲的資格。 這首詞的下半闋,辛棄疾把自己的醉酒之態(tài)(可能也是大多數(shù)人的醉酒之態(tài)),刻畫的淋漓盡致,老先生纏著一棵松樹不放,和松樹對話,還想把松樹推到一邊去。這糗可真是出大了。各位愛喝酒的小伙伴,有沒有做過類似的事? 醉酒出糗,是很多人都犯了這樣的錯,卻很忌諱別人提起的事,而辛棄疾卻直言不諱,把自己的醉酒出糗,轉(zhuǎn)化成了一片千古佳作,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誰說英雄只能有慷慨激昂的一面?英雄也是人,他們也有偶然的任性,也有人性中放蕩不羈的時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