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生,我/我家人得了大腸癌,會遺傳嗎?” 常常會有病人或其家屬急切地追問類似的問題! 那么,大腸癌真的會遺傳嗎?是的,有一種林奇綜合征就是可以遺傳的癌癥。對于這種可以遺傳的癌癥,還有辦法補救嗎? 什么是林奇綜合征(Lynch綜合征) 1895年,美國病理學家Aldred Scott Warthin發(fā)現(xiàn)他的女裁縫總是悶悶不樂,細問之下才知道這位女裁縫家中許多成員都得了有關腸道或女性生殖器官的癌癥,同時她也害怕自己遲早也會得癌癥,果不其然,這位女裁縫后來得了子宮內(nèi)膜癌并去世。 于是,Aldred Scott Warthin將該家系稱為癌易感家族,這是對林奇綜合征的最早發(fā)現(xiàn)。 1966年,著名醫(yī)學教授亨利·林奇(Henry T. Lynch)較為詳細地描述了這種綜合征,但“Lynch綜合征”一詞是在1984年由其它科學家創(chuàng)造的;而林奇本人于1985年也將這種綜合征命名為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HNPCC)。 后來,學者們對這個疾病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發(fā)現(xiàn)林奇綜合征不僅是發(fā)生于大腸的惡性腫瘤,也可發(fā)生于其它部位,包括:卵巢、胃、小腸、肝膽系統(tǒng)、腎盂、輸尿管、腦和皮膚等。此外,Lynch綜合征患者發(fā)生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的風險也可能增加。 何為綜合征?它往往不是獨立的某一種疾病,而是代表一些相互關聯(lián)的疾病同時出現(xiàn)的某一種或一群表現(xiàn)。而林奇綜合征則是一種能夠發(fā)生多種腫瘤的綜合征,也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它以結直腸癌和子宮內(nèi)膜癌作為最常見的表現(xiàn)形式,占全部大腸癌的5%~15%。 大腸癌為什么會遺傳 林奇綜合征主要是由四種基因發(fā)生缺陷造成的,這四種基因分別是MLH1、MSH2、MSH6、 PMS2。這四種基因醫(yī)學上稱為錯配修復基因(MMR)。 那么,什么是錯配修復基因? 人體從一個受精卵發(fā)育而來,通過不停地分裂、增生、分化過程產(chǎn)生一個個擁有相同遺傳物質DNA的細胞。然而,在這項偉大的工程中,也難免不會出現(xiàn)一些小錯誤,而DNA復制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錯誤會遺傳給子細胞。 當然,方法總比困難多,這個時候人體便產(chǎn)生一種工具來修正這些錯誤,那就是——錯配修復基因。當DNA復制出錯時,錯配修復基因就會勇敢地站出來,糾正DNA復制犯下的錯誤。 MLH1、MSH2、MSH6、PMS2這四個錯配修復基因好比人體內(nèi)DNA復制過程中的“紀檢委員”,專門糾正錯誤。 但是,這四個基因也會出現(xiàn)問題,例如“遺傳缺陷”,導致錯配修復蛋白不能表達或表達減少,DNA復制中的糾錯作用嚴重下降,DNA復制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不斷傳給子代細胞,這樣日積月累,最終引發(fā)子代細胞的癌變。 怎么診斷林奇綜合征 一、高危人群 如有以下情況,應懷疑可能存在林奇綜合征: 1、存在同時性或異時性結直腸癌(即同一或不同時間段出現(xiàn)在結直腸不同部位的癌); 2、50歲前發(fā)生結直腸癌; 3、體內(nèi)存在多種林奇綜合征相關的癌癥(如結直腸癌和子宮內(nèi)膜癌、卵巢癌、胃癌、小腸癌、腎盂癌/輸尿管癌); 4、在家族中有兩人及兩人以上成員存在與林奇綜合征相關的癌癥。 二、如何確診 林奇綜合征是一種跟基因突變相關的病變,故需要進行基因檢測來確診。 乍一聽,“基因檢測”似乎很遙遠,而且昂貴,以往由于測序成本較高,往往先對腫瘤先進行免疫組化和 MSI 初篩,再根據(jù)結果決定是否有必要進行基因檢測,但隨著高通量測序技術的普及,基因測序的過程更加簡潔,抽取發(fā)病者(也叫先癥者)3~5 mL血即可行進一步的基因檢測,其成本也大幅度降低,提高了可疑林奇綜合征患者的可接受程度。 若基因檢測發(fā)現(xiàn)問題,該怎么辦 如同文章開頭提到的女裁縫,若您或您的家人(即家系篩查)檢查出了錯配修復基因缺陷,知道自己有很大可能性患上癌癥,你會不會也像女裁縫一般陷入無盡的恐懼之中? 其實大可不必。雖然基因出現(xiàn)了缺陷,但我們還有彌補的機會?,F(xiàn)代醫(yī)學已經(jīng)初步掌握了這類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通常來說,一般是有直系親屬患腫瘤后查出了基因缺陷,而進一步建議親屬做篩查時才發(fā)現(xiàn)林奇綜合征。若沒有檢查出上述基因缺陷,就按一般人群常規(guī)體檢即可。即使檢查出錯配修復基因缺陷,也不必杞人憂天,只要做到有針對性的定期檢查,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還是能夠完全避免林奇綜合征的。 如果基因檢測發(fā)現(xiàn)攜帶致病突變,應積極尋求??漆t(yī)生行進一步診治。 針對林奇綜合征患者,推薦如下檢查流程: 1、在20~25歲時或比家族中最早患結直腸癌病人的年齡小 2~5 歲時開始(取兩者中最小的年齡)每年或 1~2 年進行結腸鏡檢查。 為什么要如此頻繁的做腸鏡,甚至每年都查? 因為,一般散發(fā)型大腸癌由腺瘤到癌變的過程需要 8~10 年,但林奇綜合征相關基因變異者這一過程僅為 2~3 年。1~2 年的時間間隔可以保證在腺瘤癌變前給予及時處理,甚至早期在腸鏡下切除腺瘤性病變(如腺瘤性息肉),預防大腸癌的發(fā)生。 2、在 30~35 歲時或比家族中最早患結直腸癌病人的年齡小 3~5 歲時開始(取兩者中最小的年齡),每年采用婦科檢查、子宮內(nèi)膜活檢和經(jīng)陰道超聲來篩查子宮內(nèi)膜癌和卵巢癌。對于 Lynch 綜合征女性,建議在其生育結束時或在 40 歲時對進行預防性子宮切除術和附件切除術。 3、在 30~35 歲時開始進行胃鏡檢查聯(lián)合胃竇活檢,并且在活檢發(fā)現(xiàn)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時及時進行治療。對于有胃癌危險因素者,每 2~3 年復查一次胃鏡。在進行胃鏡和結腸鏡檢查期間,應仔細檢查十二指腸遠端和回腸末端,排除有無小腸癌。 4、在 30~35 歲時開始每年進行尿液分析、泌尿系彩超等檢查,排查泌尿系統(tǒng)腫瘤。 5、在 25~30 歲時開始每年進行體格檢查,包括仔細的皮膚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 6、對于因結直腸癌或內(nèi)鏡下無法切除的腺瘤而進行手術的 Lynch 綜合征患者,推薦進行全結腸切除術及回腸直腸吻合術,而不是進行節(jié)段性切除術,并每年對剩余直腸進行內(nèi)鏡監(jiān)測。因結直腸癌進行手術的女性患者,應該同時進行預防性子宮切除術和雙側附件切除術。 總而言之,林奇綜合征可防可治。雖然我們不能決定出生在什么樣的家庭,但可以通過后天的努力預防癌癥的發(fā)生。林奇綜合征基因篩查的意義正是在于給這些家屬打個預防針,提醒他們做好對癌癥的“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進而讓整個家族遠離癌癥。 作者:Drfhao 來源:蘭世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