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和古董文玩有關(guān)的電視劇的電視劇《黃金瞳》熱播,讓“三河劉”葫蘆再次進入了玩家的視野。 在劇情里,主角莊睿和好基友皇甫云第一次去逛潘家園,莊睿便看中了一個裝蟈蟈的葫蘆,果斷出600塊買了下來,結(jié)果后來直接賣出了80萬的天價。 “三河劉”葫蘆到底有多強?咱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談到鳴蟲葫蘆時,王世襄有云:善粘蟲者量材粘蟲,量蟲選器,務使蟲盡其材,器盡其用。 可見對鳴蟲葫蘆來說,其實并不僅僅需要制作精致,造型美觀,最主要的還是“好用”——葫蘆要響亮,鳴蟲在里面發(fā)出的聲音不能悶。 咸豐年間,河北三河縣的劉顯庭所種的“三河劉”葫蘆完美符合這一標準—— 這種葫蘆胎體較松,表皮光素堅實,且在處理葫蘆內(nèi)里兒的時候,多留下膚瓤貼實內(nèi)壁,故有瓷皮,糠胎,麻包里等等特點,因此可使蟲鳴音更加圓潤響亮,仿佛音箱一樣。 在遍地華而不實的鳴蟲葫蘆中,三河劉就好比一股清流,價格自然極高。 如王世襄老師所說:三河劉一律光素,未見亦未聞范有花紋者。自晚清以來,身價最高。 除了三河劉等鳴蟲葫蘆以外,其他主流的有收藏價值的葫蘆器分別是—— 本長葫蘆中,以尺寸超小,顏色均勻,形體端正的葫蘆最為名貴。 如王世襄老師所說:端正停勻,肌理光潔,百不得一,始為人重。 瑩澈無瑕,艷如重棗,渾然一色,方是奇珍。 《曼盒葫蘆銘》:小葫蘆極難重,有極小可為耳珰者,一雙直百余金。 除天然葫蘆以外,工藝葫蘆也別有一番味道。 如王世襄老師所說:天然葫蘆有純屬天然與裁切成器之別。前者可喻之為天生璞玉,后者為成器而破形,已是大璞不完矣。 范制葫蘆 而談及“工藝葫蘆”,其中應以范制葫蘆最為有名。何為范制? 民國趙汝珍《古玩指南》說的非常清楚:…其法系于葫蘆將熟之時范模罩之數(shù)十日,之后葫蘆之形式及花紋完全與模范相同。 簡單說來,其實就是在葫蘆外面套個模子,讓它在生長時“撞”成模子的外形。 押花葫蘆 押花葫蘆從外觀看像范制葫蘆,從工藝看又類似于雕刻葫蘆,實際上都不是。 徐康《前塵夢影錄》記載:道光中葉有徐某,居城北,用瑪瑙厚刀押葫蘆陽文。 由此,押花葫蘆同范制葫蘆的本質(zhì)區(qū)別在于:押花葫蘆是在葫蘆長成后,再由工藝師用“刀”加工,而范制葫蘆是在生長過程中用模具強迫葫蘆。 而押花工藝雖用刀,卻與雕刻不同。雕刻要破壞表皮進行創(chuàng)作,而押花是采用擠壓的辦法改變形狀,但是并不刺破表皮。 火畫葫蘆 火畫葫蘆,又名火繪,火筆,燙花,烙畫等。 王世襄先生《中國葫蘆》指出:此法不外乎燒炙器物表面,借焦黃之烙痕,呈現(xiàn)圖文。 針畫葫蘆 民間俗語有云:蘭州三樣寶,吉祥葫蘆牛肉面,羊皮筏子賽軍艦。 其中的葫蘆,指的便是針畫葫蘆(針劃葫蘆)。針畫葫蘆畫片,是首先經(jīng)過細針劃刻,然后再染以松墨形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