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有座古鎮(zhèn),來頭不小,但低調(diào)了800年。 它沒有召稼樓這位“鄰居”那么出風頭,背景卻一點也不輸。它雖然名叫“新場”,但其實一點也不新,從南宋就建鎮(zhèn),由南匯下沙鹽場的南遷而來,故名“新場”。 在古代,鹽和鹽商,代表的就是嘩啦啦的財富啊。隨著大量商人聚集于此,新場迅速繁榮,有著“新場古鎮(zhèn)賽蘇州”的美譽,是當時浦東平原的第一大鎮(zhèn),其繁華程度一度超過上??h城。 如今,在上海范圍之內(nèi),如果你想要找一座商業(yè)氣息沒那么濃厚,充滿了“本地人”的、能吃到春天滋味的、交通又很方便的古鎮(zhèn),那就是它了。 畢竟,人家也是擁有自己的一站輕軌的——16號線新場站。 大家好,本期代表我局春游吃喝的,是你們的Poppy。說來慚愧,我是第一次坐16號線,發(fā)現(xiàn)它內(nèi)部是跟小火車一樣的座椅,與市區(qū)里的地鐵車廂布置明顯不同,還挺有意思的。 16號線到新場站沿途都是些田園景色,比在地下穿梭的黑漆漆的景觀讓人舒服多了,還沒到達,心情就很飛揚了,還能與對向開過的列車上的乘客四目相對呢。 下了輕軌換公交,新場地鐵站2號出口路邊兒公交1068路、新蘆專線到新場古鎮(zhèn)下車,跟著導航步行幾分鐘就到了;或者直接打車,起步價就能到古鎮(zhèn)北柵口。 新場是那種水鄉(xiāng)氣質(zhì)突出的江南小鎮(zhèn),小河穿梭于瓦舍巷宇之間,二十多座石拱橋連接兩岸的店鋪和樓閣。 為什么我說新場還沒有被過度商業(yè)化呢?逛了一圈,古鎮(zhèn)上基本上沒怎么見到批量被外來商戶承包的跡象,沒有旅游紀念品商店大喇叭的聒噪,也沒有太多網(wǎng)紅店的烙印。 建筑并不是統(tǒng)一修繕后的那種整齊劃一的簇新,帶點凌亂而且有生活氣息。 一排排的鋪子,大都由本地人經(jīng)營,賣著湯團、餛飩、肉粽等上海味道,以及桃膠、燒賣、糕點之類的新場特產(chǎn)。 屋墻根和石橋下,能見著不少閑坐曬太陽的阿姨爺叔,還有當街售賣自家種的蔬菜或土雞的村民。 小橋、流水、人家,長街、石橋、老鋪,共同描繪出了一幅江南水鄉(xiāng)圖。晴時風光賞好,驟雨一來更是為這幅水鄉(xiāng)圖暈上了幾筆青黛。 當暴雨來襲的時候,鎮(zhèn)上飛沙走石,簡直讓我覺得是穿越到了徐克的老電影里。 新場的美,不緊不慢、不急不躁,在篤悠悠的時光里徐徐打開,多的是你想藏進鏡頭里的風景,是滬上一座真正“活著的古鎮(zhèn)”。 正是它的原汁原味,吸引了一波波劇組來此取景,其中不乏如《色戒》、《葉問》、《擺渡人》之類的知名作品。 電影《色戒》中居民排隊買米的場景 多次出現(xiàn)在電影中的“第一茶樓” 如果說新場的一身文藝因子來源于導演們的后期養(yǎng)成,那么天生的浪漫,是任何一座別的古鎮(zhèn)都無法復刻的唯一。新場古鎮(zhèn)的郵編,相信你一聽,便再也忘不了——201314。 匆匆忙忙逛一圈之后,就要開啟我的吃喝之旅了。用功的我,早就通過各種渠道扒出了新場的掃街清單,包你有吃有喝,連在哪兒歇腳都幫你找好了。 小小新場雖說低調(diào),可這里好吃的也不少,讓我們沿著新場大街一路吃起來。 乘公共交通工具導航來的小伙伴們,通常會從滬南公路上的北柵口進入古鎮(zhèn),這樣立刻就會看到古鎮(zhèn)最著名的新場大街(駕車前往的游客可沿滬南公路向前到達游客中心停車場)。 新場大街南北約1.5公里,北起北柵口,穿過三世二品坊,南至石筍里牌坊,縱向貫穿古鎮(zhèn)。整個古鎮(zhèn)大概是一個井字形格局,我們的覓食目標,就零散在這“井”字形的枝枝丫丫間。 新場大街承包了古鎮(zhèn)上80%的小吃,其他20%分布在洪西/東街上,對認路成謎的癡人而言實在太友好。如果有人跟你說他在新場懵圈了,多半不是被繞的,想必是吃懵了。 張記竹枝豆雞湯豆腐花新場古鎮(zhèn)新場大街457號 人均10元 新場古鎮(zhèn)必吃No.1,百年祖?zhèn)鳎犅牼托辛耍┑碾u湯豆腐花,古鎮(zhèn)上唯一一家受到電視臺采訪的小吃店。來新場古鎮(zhèn)的游客,好些都奔著這碗雞湯豆腐花來打卡的。我們揣著攻略覓食,沒有想要第一家就去吃它,可剛進北柵口沒幾步,就被老香老香的雞湯把魂兒給勾走了…… 他們家的豆腐花和餛飩都是現(xiàn)點現(xiàn)做,雞湯在一旁的鍋里咕嚕咕嚕地燉著,一天整都不熄火。旁邊支起一張簡桌,擺上調(diào)料,就是美味誕生的地方。 各位可別覺得老板支個桌子就敢出來做生意太寒酸,你向店里走幾步,那可是別有洞天。 店里素雅整潔,配上昏黃的卡位燈和頂扇,帶有上一輩的審美,不過作為一個三五分鐘吃完就走的路邊攤小吃,能有這樣的環(huán)境,已經(jīng)算講究了。 Ξ Poppy點單 雞湯豆腐花 8元 桃膠雞湯豆腐花 10元 野薺菜雞湯餛飩 12元 共計 30元 (桃膠)雞湯豆腐花 豆花由黑豆和黃豆磨成的,沒有一絲豆腥味,口感細滑清甜,嫩得一抿就化。搭上鮮美的雞湯,雞絲、蝦皮、榨菜、香油等調(diào)料一加,再來幾滴自家炒的辣椒油,噴香得不得了。 桃膠款在原味上多加了一份桃膠,被煮得相當柔軟,被女孩子翻牌的機率甚高,比如我就給自己點了桃膠款,給攝影師點了普通款哈哈哈。 野薺菜雞湯餛飩 分量太感人!12塊錢8個的大餛飩,出了新場古鎮(zhèn),上海哪里還能找得到(姆媽包的不算)!餛飩包得像個元寶似的,個個都夠夯實,比調(diào)羹大上兩倍。小調(diào)羹使起來有點惱人,餛飩個太大,剛撈起一個立馬就往碗里掉,濺起一圈雞湯…… 餛飩的薺菜肉餡調(diào)味很友好,咸淡適中,剛好突出薺菜的香和肉的鮮,一點不違和。皮兒雖然稍微厚了點,但是很有韌性,嚼勁十足,一份8個是能頂飽的分量,在市區(qū)身價得翻兩三倍吧? 蔣三臭豆腐新場古鎮(zhèn)新場大街371號(新場歷史文化陳列館旁) 人均5元 每個景點好像總有一款“來了xxx不吃臭豆腐等于白來”的招牌。蔣三臭豆腐,就是新場古鎮(zhèn)的這塊“招牌”。 Ξ Poppy點單 蔣三臭豆腐 5元 蔣三草頭餅 3元 野薺菜蘿卜餅 3元 共計 11元 蔣三臭豆腐 5元4只,比朱家角、七寶便宜一半,性價比高到我后悔上周末在七寶老街私費排隊吃了臭豆腐。 雖然號稱江南第一臭,不過要讓你失望了,并沒多大異味,遠遠趕不上腌豆腐乳的味道,臭得很是克制。 臭豆腐現(xiàn)炸現(xiàn)吃,每一份到手都熱乎得燙嘴。 剛炸出來的豆腐表層金黃,外皮酥脆,一口咬下去很爽快。里層被高溫炸出了空氣感,一層豆皮包著一層豆腐嫩肉,不過分嫩,也不會老,很有嚼頭。稍微加點辣椒油,豆腐帶著油溫的熱氣……好辣!我勸你們加料要三思,吃不了辣就選甜醬吧。 蔣三草頭餅 放心,臭豆腐攤兒的餅和豆腐不下同一個油鍋,兩個鍋子分開炸,串味不存在的。這個季節(jié)草頭正嫩,和著面糊過油鍋里高溫炸出來的草頭餅脆香脆香的,還帶著點青草味。 草頭的存在感很強,咬開一溜綠綠的草頭絲好有生機。油香和清香交雜,不油膩也不寡淡,很有春天的味道。 野薺菜蘿卜餅 其實這就是加了薺菜的油墩子。蘿卜絲和薺菜都是當天新切的,保證新鮮。蘿卜絲+薺菜,這組翠綠搭配我喜歡,比往蘿卜絲里加蔥應季多了。 外皮酥脆在線,不過里面的蘿卜絲對我來說有些過細,沒有蘿卜味(當然也有很多人就是討厭那種蘿卜味)。順便吃吃不攔你,專程來吃就沒必要了。 王記海棠糕新場古鎮(zhèn)新場大街195號(洪福橋北橋頭) 人均3元 洪福橋頭的王記海棠糕是甜食愛好者不可錯過的新場小吃。海棠糕是取其形似,面糊倒進形似海棠糕的花模具里,上面撒上芝麻、果仁點綴,烤好之后就好像一朵朵海棠花綻放開來。 Ξ Poppy點單 海棠糕 3元 烤制的高溫讓海棠糕呈焦糖的暖色調(diào),剛出爐時表面撒的飴糖融化著,陽光照耀下像鏡面一樣泛著光,十分誘人。 表層的糖色皮烤得焦脆,透著幾分果仁的焦香。這家給料相當良心,餅皮很薄,里面全是餡兒。用豬油調(diào)和的豆沙餡兒很細膩,口感沙甜,豆子的清香混合豬油香,吃口分外香甜。 黃阿姨湯圓新場古鎮(zhèn)洪西街36號 人均3元/只 一家在網(wǎng)上人氣很高的湯圓店,以豐富的湯圓餡兒成功圈粉。 湯圓店面不大,阿姨就坐在門口不緊不慢地搓著湯團,有包好的整盒可以買回家煮,也可以在店里現(xiàn)點現(xiàn)煮,想吃什么餡兒阿姨就給包什么餡兒。 Ξ Poppy點單 黑芝麻 4只 薺菜豆干鮮肉 1只 棗泥 1只 馬蘭頭香菇 1只 中藥口味 1只 共計 24元 黑芝麻湯圓的芝麻心提前搓成了一個個的小球,點完直接包進皮兒里很省事。芝麻不是特別沙細的款,有帶著芝麻殼的顆粒感,糙一點感覺更有香氣,砂糖和芝麻融合,沙甜的口感很接地氣。 不應該叫它棗泥餡兒,更準確的說是棗粒。棗子的品質(zhì)不錯,肉夠厚,有嚼勁,嚼起來有滿足感。餡兒是酸甜口,比一般單純甜的湯圓更特別,就是手工包的,皮厚了一點。 可能是我吃不慣咸口湯圓,總感覺咸口薺菜香干和馬蘭頭香菇湯圓吃起來除了糯米皮兒外,餡兒總給我餃子、餛飩、包子的錯覺……拋開整體感受,單說餡兒,薺菜香干和馬蘭頭香菇都保留了菜的清香也收住了香干和香菇的鮮,調(diào)味也正常,是個正常水準的湯圓。若說特意跑來新場吃,沒必要。 黃阿姨湯圓個頭都很大,四只就能撐滿一碗。除了常規(guī)口味,我還點了一個養(yǎng)生的中藥口味??赡苁俏襱oo young too無知,中藥餡兒讓我覺得苦甜苦甜的,還有絲酸,接受無能,是我作了…… 下沙筍肉燒賣新場古鎮(zhèn)新場大街430號(洪福橋北橋頭) 3.5元/只 好像浦東每個地方都會有下沙筍丁燒賣,不過沒關(guān)系,現(xiàn)在正是吃筍的好時候,來都來了怎么能不嘗一下。 Ξ Poppy點單 下沙燒賣2個 7元 燒賣餡兒完全由鮮肉和筍調(diào)和,3.5元一只再實惠不過。這家店生意一直不錯,我們路過都見著三五游客排隊在等新鮮的燒賣出爐。 燒賣都是店里阿姨現(xiàn)包現(xiàn)蒸,新鮮勁可足了。缺點就是,如果一爐賣光了的話,就得等上幾分鐘。 燒賣的皮薄得吹彈可破,夾起來提溜兩下還擔心它承受不住餡兒的重量。蘸上幾滴米醋,味道別提多嗲。 整個調(diào)味是比較清淡的,筍丁提供了脆脆的口感,鎖在燒麥皮里的肉汁別提有多鮮啦。 ?Poppy總結(jié) 新場古鎮(zhèn)上的小吃跟上海市里、其他景區(qū)的種類大同小異,但味道都保持了水準,價格更是跌破魔都平均物價。別的景點,物價總是提醒著游客“我這是景區(qū),貴才能凸顯身價”;而在新場,它總讓你在掏出錢包(或者是微信/支付寶)的那一刻十分豪邁地來一句“老板,一樣來一份”。 篇幅有限,還有新場古鎮(zhèn)的小飯館和手信,都在中篇和下篇等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