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質(zhì)炎的分型治療(1)肺胃陰虛 治法:清養(yǎng)肺胃,宣通經(jīng)絡(luò)。 處方:天冬、黨參各12克,生地、山藥、薏苡仁各15克,木瓜、絲瓜絡(luò)、伸筋草、牛膝各9克。 加減:口渴甚加玉竹、石斛。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分3次服。 常用成方:可選用加味三才湯等。 (2)脾胃虛弱 治法:健脾益胃,舒筋活絡(luò)。 處方:黨參、黃芪各12克,苡仁、白術(shù)、茯苓、木瓜、淫羊藿、當(dāng)歸、淮山藥各10克,陳皮、甘草各6克。 加減:納少加神曲、山楂。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分3次服。 常用成方:可選用四君子湯加減等。 (3)氣滯血瘀 治法:補(bǔ)氣活血,溫經(jīng)通絡(luò)。 處方:黃芪、黨參各15克,當(dāng)歸、川芎、赤芍、地龍、牛膝各10克,桃仁、紅花各6克,桂枝3克。 加減:上肢癱瘓加桑枝;下肢癱瘓加桑寄生、淫羊藿、五加皮。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分3次服。 常用成方:可選用補(bǔ)陽還五湯加減等。 (4)肝腎虧損 治法:補(bǔ)養(yǎng)肝腎,強(qiáng)壯筋骨,舒筋活絡(luò)。 處方:山藥、熟地各15克,桑寄生、首烏各12克,杜仲、丹參、牛膝各9克。 加減:腎陰虛加龜版、山萸肉;腎陽虛加黑附子、狗脊、菟絲子。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分3次服。 常用成方:七寶美髯丹、虎潛丸、金剛丸或痿痹通絡(luò)丹等。 療效:以上四型共治療306例,其中基本痊愈69例,顯效75例,進(jìn)步143例,無效19例,總有效率為93.79%。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脊髓灰質(zhì)炎的專方治療(1)癱瘓丸 組成:制馬錢子、菟絲手、洼羊藿、川芎各90克;木瓜、制狗脊、丹參各180克,人參、附子、姜黃、蜈蚣、全蝎、天麻各30克,川烏15克,草烏9克,絡(luò)石藤300克,懷牛膝、僵蠶、蘄蛇各60克,當(dāng)歸120克,蜂蜜1500克。 用法:上述藥物共研細(xì)末,制成丸劑300粒備用。1~2歲每次服1粒;3~4歲服2粒;5歲以上酌增,每日3次,空腹口服。 療效:共治療30例,基本痊愈7例,顯效12例,進(jìn)步8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0%。 (2)淫羊藿湯 組成:淫羊藿6~12克,五加皮6克,牛膝3克。 加減:上肢麻痹加羌活;四肢麻痹加桂枝;病久加黃芪;急性期加桑寄生。 用法:上述藥物,每1劑煎水200~300毫升,1日內(nèi)分次服完,持續(xù)服藥直至基本痊愈(約10~60劑)。 療效:共治療38例,基本痊愈27例,顯效7例,進(jìn)步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4%。 (3)加味補(bǔ)陽還五湯 組成:生黃芪25克,川芎4克,桃仁泥、生地龍、紅花各5克,雞血藤15克,全當(dāng)歸、補(bǔ)骨脂各8克,制馬錢子0.04克。 加減:夾食積加神曲、炒萊菔子、山楂;夾濕加蒼術(shù)、藿香、法半夏;陰虛加生地、石斛、麥冬;夾郁熱加山梔、黃芩;夾風(fēng)寒加防風(fēng)、羌活。 用法:將馬錢子放人燒沸的食油中,以炸黃為度,去其外表的忙絨毛,然后取0.04克,滴永于砂石上磨汁,與煎好的藥汁一起內(nèi)服。 療效:共治療7例,均基本痊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