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在李白手里已是巔峰,而晚唐李商隱硬是在巔峰上又插了一桿旗。 若說無題詩,恐怕無人比得上李商隱! 1 他寫了多少首無題詩? 李商隱存詩有六百多詩,《全唐詩》中共收入他的無題詩十六首。 分別有: 《無題 照梁初有情》《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 《無題 八歲偷照鏡》《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fēng)》 《無題 對影聞聲已可憐》《無題 七夕來時先有期》 《無題 聞道閻門萼綠華》《無題 水精如意玉連環(huán)》 《無題 白日相思可奈何》《無題 樓上黃昏欲望休》 《無題 東南日出照高樓》《無題 含煙惹霧每依依》 《無題 萬里風(fēng)波一葉舟》 《無題二首 其一 鳳尾香羅薄幾重 其二 重幃深下莫愁堂》 《無題二首 其一 來是空言去絕蹤,其二 颯颯東風(fēng)細雨來》 《無題二首 其一 何處哀箏隨急管 其二 謝傅門庭舊末行》 這些無題詩讓歷代很多人都拿著放大鏡仔細地研究,甚至編撰了N個李商隱的情史,結(jié)果都作一聲長嘆,“只恨無人作鄭箋”, 李商隱留下的千古詩謎。 為何無題?意不盡而情不可確。 李商隱自己都說不明白,就是朦?朧朧,迷迷瞪瞪,像霧像雨又像風(fēng)。 葉嘉瑩曾說過:“千年滄海遺珠淚,未許人箋錦瑟詩?!?/p> 李商隱的詩便是流淚的滄海遺珠,情到深處人孤獨的意識流! 才華橫溢,風(fēng)流多情,偏偏夾逢求生,命途多舛,無題詩便是李商隱人生失意最好的情感宣泄,不可明說就隱晦含蓄地說,說得好,是李商隱的真本事! 都挺好,句句有名,首首流傳。 人們熟悉的,“昨夜星辰昨夜風(fēng),心有靈犀一點通”,早已愛情名言了! 還有這一首,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 ,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青鳥:傳說西王母有三青鳥為使者,青鳥便成了信使,“青鳥銜書報王母”(解瑨) 這是首纏綿悱惻的分別詩。 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開篇即名句,道出古今共有的情感體驗, 昨日望穿秋水,今日難舍難分,又逢落花之時節(jié),暮春東風(fēng)無力,百花凋零枯萎,離別在即,傷心人更傷心,離情別恨與暮春殘景交融成一幅依依不舍送別圖。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 又是名句,臨別之際的贈言,信誓旦旦,??菔癄€。 春蠶吐絲作繭,繭成蠶死,絲才完盡,蠟炬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化為灰燼,燭淚始干。 蠶絲為相思,“絲”諧音“思”,很巧妙,燭淚為傷心淚,相思無窮無盡,像蠶絲纏纏繞繞,至死方休,離別的傷心淚,時時刻刻,像蠟矩燃燒,燭淚點點滴滴,愛到嘔心瀝血,至死不渝,無怨無悔。 這個比喻驚心動魄,還凄苦萬分,以常見之物喻抽象之情感,蠶無私,燭有心,愛就要無私奉獻,還得一心一意,生死相隨,比喻得過于凄美! 與“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有得一拼,是刻骨銘心,至死不變的愛情,才有這樣驚天地泣鬼神的人間絕句! 曉鏡但愁云鬢改 ,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設(shè)想別后的情景:女子晨起梳妝,擔(dān)心鏡中的人兒鬢邊頭發(fā)染白,歲月流逝,青春不再,恐年華逝去,愛也流走! 男子在清涼如水的月光下吟嘆,靜謐的夜風(fēng)拂來夜深時的幽幽寒意,因相思而不眠,因不眠才置身春夜,吟詩遣懷,想著遠方的愛人,是不是也在悄悄無眠,是不是也倍感凄涼與孤寂。 從兩邊設(shè)想情境,這樣栩栩如生的畫面,這樣細膩入微的生活氣息,是何等的柔軟與沉靜,又有多少尋常幸福的期許! 此去蓬山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蓬山:仙女住的地方,佳人的居所。 只有青鳥是溝通的唯一紐帶。 相思了無益,只有青鳥肯殷勤,送去綿綿相思情。 結(jié)尾用縹緲瑰奇的神話故事來表達分別以后相見不易,相思不斷的纏綿哀怨! 從人間寫到天上,從臨別寫到別后,想象奇特而浪漫,感覺真摯而哀傷,表達一份感情的美好與珍貴,又透露著些許的期待與憂傷,朦朧含蓄著,似是愛而不得,前途渺茫,這是詩人不自覺的個人滄桑際遇的流露。 李商隱骨子里的憂郁氣質(zhì),才使得詩如此哀婉動人,凄美絕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