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流口水的原因 【原文】黃帝曰:人之涎1下者,何氣使然? 歧伯曰:飲食者皆入于胃,胃中有熬則蟲動,蟲動則胃緩,胃緩則廉泉開,故涎下,補足少陰。 【譯文】黃帝問:人流口水,是什么氣導致的? 岐伯說:人吃喝的東西都進入胃里,胃中有熱就會使寄生蟲蠕動,蟲動則胃氣弛緩,胃氣弛緩就會使舌下廉泉張開,所以口水流出。治療可補足少陰腎經(jīng)。 【說明】本節(jié)論述的是人流口水的原因,此言足少陰之氣,上與陽明相合,而主化水谷者也。蟲者,陰類也。陰類動,則腎氣不交于陽明,而胃氣緩矣。氣不上交,則水邪反從任脈而上出于廉泉,故口水流下。此當補足少陰以助下焦之生氣上升,而水邪自下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