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是如何奪得皇位的、隋朝憑什么能夠奪取帝位一統(tǒng)天下 歡迎朋友們來看《龍觀歷史》,本期說說隋朝的建立和開國皇帝楊堅的一些事。自古說“鐵打的江山流水的皇帝”,中國古代歷史上歷朝歷代坐上皇位的皇帝們,不外乎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順序繼承,另一種是奪位登基。楊堅所創(chuàng)立的大隋王朝就是屬于后一種情況。即使是奪位登基來的,其中的情況也是大不相同,有陰謀篡奪的,也有殺人上位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楊堅是如何奪取皇位創(chuàng)建隋朝的。 一、隋朝建立和滅亡的情況簡述 公元581年,在北周都城長安發(fā)生了一次宮廷政變,外戚楊堅奪取帝位,建立隋朝,這一年被定為開皇元年,楊堅即隋文帝。隋的建立結束了魏晉、南北朝以來長期動蕩不安的局面。從此華夏各族復歸一統(tǒng),這正應了“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這句話。隋共有二帝,即文帝楊堅和煬帝楊廣。楊堅統(tǒng)治時,社會財富急劇積累,人民生活安定富足,因此有“開皇之治”之稱。楊廣有才能,但多行暴政,他統(tǒng)治僅十幾年,便斷送了隋朝的前程。公元618年,隋為唐所滅。 二、隋朝統(tǒng)一全國具備的的基礎條件 從東漢末年董卓之亂以后,國家反反復復分裂幾近400年之久。到了南北朝末期,由于這種階級與階級間的對抗、民族與民族間的對立所引發(fā)的長期斗爭,促使社會階級和社會經(jīng)濟狀況發(fā)生顯著的變化。 首先,士族地主勢力日漸衰退,已經(jīng)掀不起任何風浪。在長期動亂中,士族門閥勢力衰落了,在侯景之亂的過程中,“江東百譜”的名門望族已經(jīng)“覆滅略盡“(《北齊書》卷四五)。先說南朝從劉宋以來,便限制士族勢力,使”寒人掌機要“。再來說北朝,由于一直處于說由少數(shù)民族掌權,士族地主的勢力始終不如南方那樣強大。西魏能實行”擢賢良“的政策,反映士族門閥無力左右國家統(tǒng)治。 其次,少數(shù)民族和漢族之間深入融合,大家休戚與共命運相同。南北朝數(shù)百年間,由于少數(shù)民族和漢族雜居,他們不僅共同生活,而且和漢族人民一道與統(tǒng)治者進行斗爭。他們無論在經(jīng)濟生活方面、語言方面、風俗習慣方面,基本上和漢族合流。后來的歷史家只能從他們后裔的姓氏郡望上來考知他們族姓的淵源。到了隋唐時期,氏、羌、鮮卑、匈奴、賨、羯等族的名稱,終于成為歷史上的名詞。 第三,文化融合促進社會經(jīng)濟融合,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有了長足的進步。在民族不斷融合的過程中,原來在經(jīng)濟和社會的發(fā)展比較落后的民族,在漢民族較高的經(jīng)濟、文化影響下,進行了社會經(jīng)濟和文化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推進實行一系列改制以后,北方的社會經(jīng)濟快速有很大的發(fā)展進步。中國杰出農(nóng)學家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中反映的生產(chǎn)技術的進步,是北方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具體表現(xiàn),《洛陽伽藍記》說:”(中原)百姓殷卓,年登俗樂,鰥寡不聞犬豚之食,曷獨不見牛馬之衣?!罢f明北魏末年黃河流域生產(chǎn)有很大的恢復和發(fā)展。 以上所有這些都說明,國家統(tǒng)一的物質條件已經(jīng)成熟。 此外在南北朝末年,北強南弱的形勢已成定局。建德六年(577年),北周出兵滅齊,一舉統(tǒng)一了長江以北各地,當周武帝伐齊之時,陳朝大將吳明徹進兵奪取北齊的淮南。周滅北齊以后,立即伐陳,收復了淮南一帶。這樣一來,當時北周的疆土,不僅具有長江以北廣大區(qū)域,而且包括長江中上游各地(今湖北、四川)。在北周末年,周武帝已經(jīng)奠定了統(tǒng)一全國的基礎,正因為這樣,周武帝在世,其準備”平突厥,定江南”??上е芪涞鄄痪貌∷?,完成全國統(tǒng)一的任務,便落在隋文帝楊堅的肩上。 三、楊堅取代后周皇帝的奪位之路 隋文帝楊堅的祖先,漢族人楊元壽是北威武川鎮(zhèn)的司馬,住在武川。楊堅的父親揚中是鮮卑大貴族獨孤信的部下,當年跟隨魏孝武帝,進了關中,竭力輔佐宇文泰,當上了柱國大將軍,封隋國公,任大前疑(宰相),掌握軍政大權。楊堅的妻子是鮮卑貴族獨孤信的女兒,而楊堅的女兒又是周宣帝宇天贇的皇后,所以他又是周靜帝的外祖父。由此可見,楊堅不僅是關隴集團上層強有力的軍事領袖,而且是皇親國戚,具有很高的政治地位。 周靜帝宇文闡八歲稱帝,楊堅在漢族大官僚鄭譯、李德林、劉昉、高熲、韋孝寬等人的支持下入宮輔政,總攬軍政大權,從此便開始為奪取帝位創(chuàng)造條件。正當楊堅準備奪取帝位的時候,親近北周皇族的勢力,便紛紛起兵,反對楊堅。首先發(fā)難的是相州(今河南安陽)總管尉遲迥。與此同時,鄖州(今湖北安樂)總管司馬消難,益州(今成都)總管王謙,也相應起兵。楊堅針鋒相對,派韋孝寬等反擊尉遲迥,梁睿反擊王謙,王誼等攻打司馬消難,消滅了這三股反楊勢力。然后,楊堅進一步大殺北周皇族。趙王招、陳王純、秦王贄、曹王久、越王盛、代王達、藤王逌、畢王賢、漢王贊等九王相繼被斬首。北周宗室子孫幾乎死亡殆盡,周靜帝徹底孤立。大象二年(580年),楊堅自稱為隋王,第二年二月,楊堅迫使宇文闡讓位,楊堅即位,這就是隋文帝,改國號為隋,年號開皇。 隋文帝楊堅是通過血腥屠殺皇親國戚、篡位奪權而登基建立大隋王朝的,他自己清楚這個江山的來之不易,所以,他也是倍加珍惜。他后來陸陸續(xù)續(xù)第通過推進實施一系列的政治經(jīng)濟改革,進行政治改革,開設科舉制,關注民生,使得當時的隋朝國家呈現(xiàn)出一派生機勃勃的開皇盛世景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