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然思維與應然思維 來自極簡主義 00:00 19:57 “應該要怎么樣?實際會怎么樣?” “你說的是價值判斷還是事實判斷?” 1 今天分享一個思維方式,應然與實然。 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許多人在生活中在談話中不會注意到對方思維的這個區(qū)別。這個話我說得非常的抽象,因為這個思維方式本來就是兩種很不同的抽象的思維方式。那么當然,我今天就想去講解一下兩種思維方式的不同和他們各自之間的應用。 應然思維是我們大部分人的一個思維方式,可能占了百分之八九十。如果我們看到一個人對一個事情發(fā)出了自己的評價和觀點,并且對于對方的處理方式有疑問和不同的批判的話,這都屬于“應該如何如何的思維范疇”。簡單說,這種思維方式是他內(nèi)心深處根據(jù)某一種理念,生活觀念出發(fā)已經(jīng)有一個對錯的標準。 相反,實然思維方式的人,并沒有一個很確切的對錯標準的評判體系和理念。他們根據(jù)以往的一些事實經(jīng)驗,快速迅速的得出了對某種事情,他應該會發(fā)生怎么樣的變化的一個判斷。 可能聽到這里,大家對于兩種思維方式,還是處于很混沌,云里霧里的狀態(tài)。不明白我在說什么…這個我非常理解。所以我現(xiàn)在嘗試著舉出幾個例子來說明這兩種思維方式的區(qū)別,把它生活化具體化,這樣的話大家都會比較好理解。 2 先舉例說明一些網(wǎng)上常見的,新聞事件以及不同的觀點。 一個女生穿著性感走在路上回家,然后被歹徒劫色。 對于類似的新聞了,我們在評論中總能見到這樣的人,他們會說:“活該,誰讓你大半夜還穿的這么性感這么危險的情況下回家,你自己一點判斷能力都沒有一點保護自己的意識都沒有?!?/p> 另外會出現(xiàn)一派觀點,他們會說:“我穿著的多性感是我的自由,我可以騷你不可以摸” 那么通常90%的人都批判上面那一條言論。認為他們罔顧女權(quán),肆意踐踏女性的尊嚴。 如果你問我,我支持哪一方的觀點,那么我肯定會說兩邊都有它的根據(jù),我提倡第二個觀點,女性有她們的人權(quán),肆意的去踐踏,女性的尊嚴,是不顧人權(quán)和自由的,也不符合世界發(fā)展之趨勢,普世之價值觀。 但在實際的生活中,我肯定會建議,女性朋友選擇一條言論。因為我們本來就生活在一個比較危險的社會,尤其是,走夜路,穿著性感這么一個事情。他對女性朋友來講是一個活生生的風險,這叫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 從實際的經(jīng)驗角度,經(jīng)驗主義去出發(fā)判斷。當你遇到歹徒之后,你跟他說:“你這事,不顧我的尊嚴,肆意踐踏我的人權(quán)” 我估計歹徒會云里霧里的,不知道你說啥,然后他該干啥還是干啥。 那么這個時候你在這樣的條件下去維護你的世界觀,你的理想,你的自由權(quán)利是不實際的。 “當然在理想社會中,不應該出現(xiàn)這樣的事情”,這一段判斷叫應然思維。 '但在實際經(jīng)驗角度出發(fā),如果一個社會的治安狀況,經(jīng)濟狀況不好,那么出現(xiàn)這樣的事情是很常見的'。這一段就是我們的實然思維。 實然思維,引用的是我們的經(jīng)驗,見解和洞見,并以此作為基礎(chǔ),讓我對事情的發(fā)展和變化做出一個判斷。 應然思維,引用的是我們的,世界觀,價值觀,理想,道德判斷等,并以此作為我們的一個基礎(chǔ),然后對事情或者對決策作出一個判斷。 3 經(jīng)驗主義與理想主義。 在我們生活中,會經(jīng)常需要做出很多的決策、判斷和規(guī)劃。當你在判斷,決策和規(guī)劃的時候你需要思考,你應用的是應然思維還是實然思維。 特別是當你的判斷,涉及到很多他人個人的決策、策略、生活選擇的時候,你的影響力又不足的時候,你的應然不一定會成為他人的選擇。 所以,觀察自己的決策思維,這條思路來自于哪里,是否綜合了應然與實然? 請注意的是;我并沒有提倡和否定哪一種思維方式,而是希望把他們分出來,整理出來,讓大家意識到,認識到這兩種思維方式的存在。
請看下圖:
聲明一下:這個圖是網(wǎng)上的圖,我把它拿來做輔助說明:若作者有意見,請與我聯(lián)系,我即將刪除此圖。 (但在法律上并沒有任何的不適,也不存在侵權(quán)) 在圖中,人參先生有很多自己的應然判斷。但他卻沒有意識到,其實地瓜先生,并不是這樣的思維方式。 生活中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會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出發(fā),以自己的心理過程和思維過程,推理對方的心理過程,美其名曰:“換位思考”但往往很多時候發(fā)生的事實是,以君子之腹度小人之心,或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你要換位思考,不是以你個人的思維方式和理解方式替換成他人。而是你要以對方的思維方式,對方的行為習慣,來推理他人。那么其實換位思考的一個關(guān)鍵是先理解別人的思維習慣和思維方式。如果你跟他并不熟悉,也并沒有很多的接觸,那么你想去替他思考,只是非常困難而不現(xiàn)實的。 4 話題叉開了,我們回到應然與實然思維的思維方式解釋。 實然是我們根據(jù)經(jīng)驗,掌握的規(guī)律,去判斷一個事情。 應然是我們根據(jù)自己的道德、主觀、自己的思維方式去判斷一個事情。 一個人殺人,在戰(zhàn)場上是英雄,在街道上是惡魔。 立場的不同,結(jié)論截然不同,評價不同,甚至對當事人雙方心里的影響都不同。一個人殺了人,如果他是在戰(zhàn)場上殺了人,他會到處宣揚自己的力量,自己的貢獻自己有多強大,自己有多么道德,是一個英雄式的人物。但同樣是這個人,如果他是在街道上殺人,那么他會隱藏自己,毀尸滅跡、一輩子封閉這個事實。因為他知道,社會對這個事情有截然不同的立場,不同的道德判斷。 理想主義與實際判斷,道德批判與人性的觀察。 實然思維需要我們掌握更多的經(jīng)驗、見解與洞見,需要我們更深刻的去了解人,去了解這個世界,去見識這個世界,不帶任何主觀的思維方式去感受這個世界才能得到足夠多的,無立場的,規(guī)律與事實判斷的能力。而應然思維通常是通過,教育、學習、繼承,思維習慣而得到的。 再次強調(diào)兩者并不是說誰好,誰壞。都有它的適用范圍,但是,了解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會讓我們的決策行為更系統(tǒng)更有依據(jù)發(fā)揮我們決策的準確性全面性。 我們需要了解一些事實的判斷,當然我們心中要有普世的價值觀和理想的社會觀。我們當然有權(quán)利去希望世界變得更自由,更開放,每個人更享有人權(quán)。但我們也要意識到,事實的情況是怎么樣的?而不是用極端的理想主義去改變事實。你可以做到,除非你擁有很強大的武力和暴力的力量。但如果你認識到你并沒有的時候,如何去完成你的理想,那么我們就需要發(fā)散性的去思考顛覆性的思考。 下次如果你再聽到朋友在跟你說一些立場鮮明,道德判斷鮮明,觀點鮮明的批判的時候,不管是對社會對其他的朋友或者對哪個社會的熱點進行判斷批判的時候,你要知道他運用的是一種,應然的思維方式。他理想的社會是怎么樣的,所以他認為,應該怎樣去處理這個事情。 當你的朋友,比方說男朋友,在建議你穿著保守點,走在夜路上要小心,不要去人少的地方的時候。你也許要搞清楚的是,他控制的是你的著裝風格,還是害怕你的人生安全?一個是控制欲,一個是實然思維事實判斷的擔心,兩者當然有截然不同的出發(fā)點。 5 說到現(xiàn)在,我相信大家還是比較處于云里霧里的狀態(tài)。 一,是我解釋事情的能力有限。 二,有些事情,是需要一些基礎(chǔ)的概念才能懂。 簡單的比喻就是你只學過加減乘除,我確實很難跟你聊微積分。 三,應然與實然,本來就非常的抽象。它很不具體,但是它可以通過具體的事例來說明。 這兩種思維方式不只在于我們對人對事,對社會熱點的評判有用,當我們做金融決策、投資、計劃、創(chuàng)業(yè)、產(chǎn)品設(shè)計、政治、等各方各面都是一種有效的,觀察自己判斷的方式。懂別人不如懂自己,先把自己怎么想的,先把自己腦子里面的雜亂無章的思維方式搞清楚,自然你做出來的決定就更有據(jù)可循,不會進入一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嘛的狀態(tài)。不會被騙,不會被忽悠,知道事情的風險在哪,知道哪些事情是自己該做的。 拿最近幾天發(fā)生的火車站砍人事件,面店老板的惡劣的待客態(tài)度。發(fā)生不愉快的沖突其實在實然判斷的角度來看是遲早的事情,但你也不能要求一般的普羅大眾有太高的思維能力和思想覺悟。 所以,還是那句話吧。 你懂……你能看到結(jié)果,你也改變不了結(jié)果。 世界正朝著它固有的趨勢在發(fā)展,該亂的還是會亂,該好的還是會好,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大,革命還是遲早的,當然也是大概率的,也許可以推遲,也許可以往后拖,但是,在深刻的人性思考上來看,發(fā)生世界大戰(zhàn)是超大概率的事件。 這是今天的一個分享,謝謝大家。 以知識破愚昧之迷惘 以體驗破知識之偏見 追求智慧的極簡主義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