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 557—581—— 帝5人。公元557年,宇文泰之子宇文覺代西魏稱帝,國號周,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史稱北周。也稱宇文周。公元581年,為隋所取代。北周自孝閔帝宇文覺立國,經(jīng)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赟,至宇文闡國亡,共5帝,歷時25年。其中病死的2帝,內(nèi)爭中被廢殺的2帝,國亡后被殺的1帝。文帝宇文泰雖未正式稱帝,但為北周立國奠定了基礎(chǔ)。 公元577年,北周武帝宇文邕攻滅北齊,使北方復(fù)歸于統(tǒng)一,為隋朝統(tǒng)一全國打好了基礎(chǔ)。北周的疆域,于西魏原有版圖之外,更增所取北齊55州、162郡、385縣。統(tǒng)一北方之后,北周繼續(xù)采取一些有利社會發(fā)展的措施。統(tǒng)一度量衡,制定《刑書要制》,力行均田和府兵制,釋放雜戶和奴婢。 北周末年,宣帝宇文赟荒淫享樂,不恤政事。宣帝死后,楊堅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北周滅亡。 ——北周皇帝列表—— (北周政權(quán)的奠基者)宇文泰 宇文泰(505—556) 字黑獺,鮮卑族宇文部人,原籍代郡武川(今內(nèi)蒙古武川西),其妻為北魏孝武帝元脩之妹。他任西魏丞相,專擅朝政。其子宇文覺稱帝后追謚他為文皇帝,史稱北周文帝,他是北周的奠基者。宇文泰出身于邊鎮(zhèn)下級軍官。曾隨父宇文肱(gong公)參加鮮于修禮起義軍。不久,另一支起義軍頭領(lǐng)葛榮殺了鮮于修禮,他便投歸葛榮。后降北魏大將軍爾朱榮,隨爾朱榮入晉陽。爾朱榮忌恨宇文泰兄弟雄杰,羅織罪名誅殺了宇文泰的三哥宇文洛生,宇文泰據(jù)理陳辭辯白家冤,慷慨坦然,爾朱榮不僅免了他的罪,反而更加看重他。他曾跟從爾朱榮部將賀拔岳入關(guān),鎮(zhèn)壓了萬俟(mo qi墨奇)丑奴起義軍。534年,賀拔岳死,他被部將擁立為主帥,占據(jù)關(guān)中。...查看更多 北周第一任皇帝:北周·孝閔帝 宇文覺 宇文覺 (542—557) 北周孝閔帝,字拖羅尼,鮮卑族宇文部人,宇文泰第三子。娶西魏文帝元寶炬第5女,后立為皇后。宇文泰死后襲職,封周公,次年代魏稱天王,國號周。在位不足半年(557),因謀刺宇文護,反被宇文護廢黜、殺死,時年16歲,他是北周的第一個皇帝。宇文覺7歲封略陽郡公,復(fù)為定安公世子,又拜大將軍。556年10月,宇文泰病死,嗣位太師、大將軍,封周公。因與諸兄弟皆年幼,不能統(tǒng)率將帥,宇文護得于謹?shù)却蟪即罅χС?,?zhí)掌西魏朝政,是年12月庚子日,宇文護逼迫西魏恭帝拓跋廓禪位,魏滅。557年正月辛丑日,宇文覺代魏稱天王,國號周,史稱北周,也稱宇文周。以李弼為太師,趙貴為太傅,大冢宰,仍由宇文護統(tǒng)理國事。宇大覺...查看更多 北周第二任皇帝:北周·明帝 宇文毓 宇文毓(yu育) (534—560) 北周明帝。小字統(tǒng)萬突,鮮卑族宇文部人,宇文泰長子,北周孝閔皇帝宇文覺之兄,生母姚夫人。娶衛(wèi)國公獨孤信長女獨孤氏,后立為皇后。宇文護廢殺明帝后迎立他即位,年號武成(559—560),557年9月至560年4月在位,不足2年,又被毒殺。548年,宇文毓封寧都郡公,后拜開府儀同三司、宣州刺史,授大將軍。宇文覺即位,升為柱國。557年5月,宇文護殺死宇文覺后,將他從岐州迎回長安。是年9月甲子日,即天王位,559年8月,改稱皇帝,建年號武成。宇文毓即位后,宇文護仍大權(quán)獨攬,他見宇文毓聰敏,有見識,難以控制,于559年正月,便假意請求歸政于帝,以作試探,不料弄巧成拙,宇文毓準(zhǔn)奏親政,宇文護為雍州牧太師,...查看更多 北周第三任皇帝:北周·武帝 宇文邕 宇文邕(yong擁)(543—578) 北周武帝。字禰羅突,鮮卑族宇文部人,北周文帝宇文泰第4子,明帝宇文毓之弟,生母叱奴氏。他娶突厥木桿可汗俟斤之女阿史那,后立為皇后。宇文毓死后,遵遺詔繼帝位,560年至578年在位,共18年。曾用年號保定(561—565)、天和(566—572)、建德(572—578)、宣政(578)。北伐突厥途中病死。他是解脫鮮卑舊俗,真正接受漢文化優(yōu)良部分的英明皇帝。宇文邕自幼孝長敬老,聰敏有器質(zhì),宇文泰曾說:“能繼承我志、光耀大業(yè)的,就是這個兒子。年12,封輔成郡公,拜大將軍。宇文毓即位,升柱國、蒲州刺史;不久,又為大司空,治御史,進封魯國公。宇文毓與他兄弟情深,令參議朝廷大事,他性情沉深,有遠見卓識,但除...查看更多 北周第四任皇帝:北周·宣帝 宇文赟 宇文贇(yun暈)(559—580) 北周宣帝。字乾伯,鮮卑族宇文部人,北周武帝宇文邕長子。宇文邕病死后,他繼位,年號大成(579),在位不足一年(578.9—579.2)禪位于太子,22歲病死。他立楊堅(隋文帝)長女楊麗華為皇后之后,又冊封朱滿月、司馬令姬、元樂尚、尉遲熾繁為后。他是個荒淫狂亂的昏君。宇文贇初為魯國公,復(fù)立為皇太子。宇文邕見他頑劣懶散,擔(dān)心他不堪承嗣,對他嚴加約束,苦心調(diào)教。上朝、議事、巡撫、征討,一切規(guī)矩,完全和其他大臣們一樣,不準(zhǔn)有半點特殊。即使隆冬盛夏,也不能懈怠休息。數(shù)次讓他巡撫西土,又令討伐吐谷渾。宇文邕離京巡察,也常讓他全面代理政事。他嗜酒,宇文邕就禁酒,決不允東宮有酒;他每有過錯,宇文...查看更多 北周第五任皇帝:北周·靜帝 宇文衍 宇文衍 (573—581) 北周靜帝。后改名闡,鮮卑族宇文部人,北周宣帝宇文贇長子。受宣帝內(nèi)禪繼位。在位3年(579. 2—581. 2),曾用年號大象(579—580)、大定(581)。為楊堅廢殺,年僅9歲。他是北周末帝。 宇文衍被封魯王,復(fù)立為太子。宇文贇因耽于酒色,厭上早朝,579年2月,于鄴宮禪位給7歲的太子,自稱天元皇帝。580年5月,宇文贇病死,宇文衍由正陽宮入居天臺。國丈楊堅為左大丞相,一切朝政由他執(zhí)掌。 宇文衍在位期間,停止了規(guī)模宏大的洛陽宮的修建;恢復(fù)佛像和天尊像,并恢復(fù)佛教和道教;鑄永通萬國錢,一當(dāng)千,與五行大布并行,令漢人各自恢復(fù)本姓;廢棄554年宇文泰賜的鮮卑姓,革除宇文贇所行暴政,刪削《刑經(jīng)圣制》,改作《刑書要制》,用法較為寬大。 581年2月,楊堅廢黜宇文衍,降封為介國公,居于別宮。5月,楊堅大殺北周宗室,宇文衍也遇害。謚為靜帝,葬于恭陵(今地不可考)。 楊堅廢黜宇文衍,自稱皇帝,建立隋,北周滅亡。楊堅即隋高祖文皇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