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題是考生最熟悉的一個領(lǐng)域,也是得分最不理想的一個領(lǐng)域。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往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根據(jù)筆者的經(jīng)驗,在復習階段,教師如能引導考生從“類”的角度去把握表面看來似乎很繁雜的現(xiàn)代文閱讀題,則這個困擾考生的難題基本上可以得到解決。從“類”的角度來看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主觀題,可以有不同的分類,這里筆者嘗試從閱讀能力分類的角度來探討一下現(xiàn)代文閱讀主觀題的類型。從這個角度出發(fā),現(xiàn)代文閱讀主觀題基本上可分5類:理解含義類、分析評價類、歸納概括類、賞析類、探究類。下邊結(jié)合高考真題一一說明之。 一、理解含義類 理解關(guān)鍵字詞句含義的能力是閱讀理解能力核心。從某種意義上講,閱讀的的過程其實就是對文本關(guān)鍵字詞句的理解過程。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對關(guān)鍵字詞句含義的理解能力的考查便成了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題重點考查的能力之一。翻一翻全國各地每年的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題,理解含義類的題目總能躍入我們的眼簾。 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題對理解含義的能力的考查在內(nèi)容上主要表現(xiàn)為三種形式:對文中關(guān)鍵字詞含義的理解、對關(guān)鍵句子含義的理解、對含義深遠的文章題目的理解。常見的設問方式有: 1、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詞的含義或加點詞語××內(nèi)涵豐富請分析; 2、這句話在文中的含義是什么或請解釋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義; 3、文章標題××的含義是什么或結(jié)合全文說說標題××的含義。 【應對策略】 1、不論是理解詞語的含義、句子的含義,還是標題的含義,都要恪守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原則,把詞語、句子、標題放在具體的語境中來分析、判斷;離開了具體的語境來談詞語、句子、標題的含義,無異于癡人說夢、瞎子摸象。 2、這類題目都和文章的主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因此,主題是解讀這類題目的一把最有效的鑰匙,在作答這類題目的過程中,千萬不要忘了文章的主題。 3、書寫時,對含義豐富的,應注意分條作答,以使答案顯得條理清晰,一目了然;含義較為單純的,應注意答得簡潔明了、干脆利落,不要繞彎子,不要含含糊糊。 【真題回放】 [例1] “那天,讓我覺得仿佛整個春天里,我都在向它們仰著臉?!边@句話在文中的含義是什么?(2010年重慶卷第14題) 【答題信息】 現(xiàn)在我似乎知道了,這兩只鳥不是去年的那兩只鳥,而應該是去年那兩只鳥的兒女吧。年輕的一代,風華正茂,奮發(fā)有為,熱愛生活,富于幻想,它們怎肯居住父母的舊巢呢。它們的家族不遺傳依賴和懶惰,這是天然的風范;只有人類才會有不肖子孫,好吃懶做,在父輩的財富中坐享其成坐吃山空。鳥類不會。它們擔當不起上帝的指責和同類的嘲笑。 當然,建造一個家是復雜的、艱難的。我無法知道那兩只鳥整個春天的辛勤和勞苦,我只能通過它們飛向忙碌的身影對它們進行判斷和猜想。就這樣,有一天,我像是突然出現(xiàn),它們的家建好了。一只巨大的鳥巢也像是突然從枝頭上長出來,和樹完美地融成一體。我能感覺到巢的堅固和安穩(wěn),也能想象那臥室的簇新和舒適。 那天,讓我覺得仿佛整個春天里,我都在向它們仰著臉。年輕人的新巢建在第五棵樹上,父母的舊居建在第三棵樹上;父母親不在了;高高樹頂?shù)呐f居空著,仿佛一個家族的圖騰和標志;從我的角度看去,直立的杉樹舉著那只舊巢,更像是舉著一個祖宗的牌位。那么,這兩只鳥選擇在第五棵樹建造自己的新家,是想象誠守著父母的遺址和祖宗的牌位。那么,與之間隔一棵樹的距離,是不是想和舊時的文化傳統(tǒng)既不挨得太遠,又不挨得太近。它們在生命的繁衍和系統(tǒng)中,需要有自己年輕獨立的思想,需要創(chuàng)造一種完全屬于自己的信心、銳氣和生活。 【作答分析】 作答這道題可把握住兩個要點:①“仿佛整個春天里”如何理解?②“向它們仰著臉”是什么意思?前一個問題考生可細讀該句上面兩段話,這兩段話告訴我們:在這個春天里,我一直關(guān)注著這兩只鳥;后一個問題考生可細讀該句所在的這一段話,這一段話告訴我們 “在生命的繁衍和系統(tǒng)中,需要有自己年輕獨立的思想,需要創(chuàng)造一種完全屬于自己的信心、銳氣和生活”??忌痤}時,只要抓住了這兩層意思,本題的答案也就明朗了。 【答案示例】 ①作者對兩只鳥長期的喜愛與關(guān)注。作者對這兩只鳥的關(guān)注是從它們今年一出現(xiàn)就開始的,作者仔細觀察它們對舊巢的態(tài)度,它們建立的新巢的位置以及新巢建立的過程,在這種細膩的描述中,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這兩只鳥的喜愛之情。②對它們獨立自強的精神一直充滿崇敬。這兩只鳥不住父母已經(jīng)搭建好的舊巢,而是不辭辛苦地搭建真正屬于自己的巢穴,這種獨立自強的精神讓作者崇敬不已,而這正是“我都在向它們仰著臉”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分析評價類 分析評價類題目是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主觀題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類題型。在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主觀題中,大部分題目表現(xiàn)為這種類型。從命題人設題考查的角度看,這類題目可分三種情形:分析作用類、分析特點類、分析原因類。分析作用類題目通常表現(xiàn)為:分析特定詞語句子段落的作用、分析文中某一特定內(nèi)容的作用、分析某一特定的物象、人物形象的作用、分析某一特定的表達技巧(表現(xiàn)手法、修辭手法、結(jié)構(gòu)技巧)等;分析特點類題目通常表現(xiàn)為:分析表達技巧上的特點、分析人物形象或物象的特點,分析內(nèi)容上的特點等;分析原因類題目通常表現(xiàn)為兩種:分析為什么要這樣寫,分析為什么要這樣說;發(fā)問形式不同,但都指向作者的目的用意,即原因。 三類題目常見的設題形式有: 1、 分析ⅩⅩ在全文結(jié)構(gòu)上的作用或簡析ⅩⅩ的作用。 2、 分析ⅩⅩ的特色或簡析本文的ⅩⅩ。 3、 分析為什么要這樣寫或請簡析這樣寫的原因。 【應對策略】 1、作答分析作用類題目可從兩個方面去思考:內(nèi)容上,可結(jié)合文章的主題或作者寫作目的;形式上,可緊扣結(jié)構(gòu),從字詞句段或題干要求的特定內(nèi)容在文章結(jié)構(gòu)上常見的作用(如鋪墊、承上啟下等)入手去思考。 2、作答分析特點類的題目要注意三點:①是對所給對象的特點要抓準,并要善于歸納概括;②牽扯到語言特色類或表達技巧類的題目,答題時要注意使用相關(guān)的術(shù)語,不能全是大白話;③一般來講這類題目內(nèi)涵都比較豐富,所以答題時要注意分條作答,不要籠統(tǒng)地用一段話或一句話來應付。 3、作答分析原因類的題目要注意兩點:一是題目所問原因一定要結(jié)合相關(guān)的原文,從原文中尋找答案來回答;切不可另起爐灶,隨意發(fā)揮;二是答題時最好能分條作答。 【真題回放】 [例2]文章第四段寫到了梁漱溟父親自殺身亡,這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2008年山東卷第20題) 【答題信息】 梁先生沒出過洋,又不是什么翰林學士,但一樣可以講中西文化問題;黑格爾沒到過中國,也不認識中國字,但到現(xiàn)在為止,講中西文化問題的,沒有一個超過黑格爾的,誰能夠像黑格爾了解到那種程度的?這就是哲學家的本事了。梁先生講中西文化,完全出自于他對時代的體認及民族的情感,而這又是承續(xù)自他家庭中關(guān)心國事的傳統(tǒng)。梁先生的父親梁濟(字巨川),在民國七年時,為抗議象征著固有文化的清朝之滅亡,而自殺身亡。這是一個時代的問題,也是梁先生格外關(guān)注的文化問題。 【作答分析】 這道題屬于分析作用類的題目。根據(jù)題干的表述,實際上是分析作者在第四段寫到的“梁漱溟父親自殺身亡”這一內(nèi)容的作用。從相關(guān)的答題信息看,答題時必須把握好兩點:一是思考路線上只能從作者的寫作用意上去考慮;二是不能脫離這項內(nèi)容所在的第四段。 【答案示例】 ①表明梁漱溟關(guān)心國事是有家庭傳統(tǒng)的。梁漱溟先生的父親自殺身亡的原因雖然是“為抗議象征著固有文化的清朝之滅亡”,有落后保守的一面,但這未嘗不是他關(guān)心國事的一種體現(xiàn)。②是梁漱溟格外關(guān)注文化問題的原因。梁漱溟先生關(guān)注文化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父自殺身亡不能不說是一個最重要的起因。③使讀者對人物了解更全面。通過梁漱溟父親自殺身亡這一內(nèi)容,讓我們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認識到了梁漱溟先生講中西文化的深刻原因,這就是對“時代的體認及民族的情感”。 三、歸納概括類 歸納概括類題目也是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主觀題中常見的題型之一。這類題目通常把考點設在以下幾個方面:概括文章的主題、給文章擬標題、概括人物形象或物象的特點、概括段落、全文或某一特定對象的主要內(nèi)容、概括原因等。 常見的設題方式有: 1、文章(或作者)寫了ⅩⅩ,請簡要概括。 2、根據(jù)(或閱讀、或結(jié)合、或聯(lián)系等)ⅩⅩ,概括ⅩⅩ。 3、請概括ⅩⅩ的特點。 【應對策略】 1、不論是哪一類概括,都不能撇開題干指定的文本;考生必須抓住相關(guān)的文本,細讀相關(guān)的文本,概括才有可能準確、切題。 2、在編擬、組織答案時,要善于借用文本中的相關(guān)詞語、句子,答案不能全是自己的話。 3、概括類題目所面對的文本其含義往往比較豐富,所以,大多數(shù)概括類題目的答案一定要分點分條書寫,以保證較高的得分率。 【真題回放】 [例3]聯(lián)系全文,概況本文主旨。(2009年江西卷第18題) 【答題信息】 張煒《木車的激情》。 【作答分析】 這是一道典型的概括文章主題的題目。作答時,考生首先要通讀全文,弄清“木車的激情” 的含義,然后順著這個思路去思考,文章的主旨就能把握住。書寫時,要注意按照表述文章主旨的通行的語言格式來書寫,即按照“通過……抒發(fā)了(或表達了)……格式來書寫;在這類問題上,不要“標新立異?!?/p> 【答案示例】 文章通過對幾千年前孔子及其弟子的“木車的激情”的懷想和高科技時代人們精神現(xiàn)狀的反思,抒發(fā)了作者對“木車的激情”的崇敬之情,表達了作者對現(xiàn)代人心靈缺失現(xiàn)狀的憂思與批評。 【真題回放】 [例4] 從全文看,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泰山很大”的?請加以歸納。(2007江西卷第16題) 【答題信息】 汪曾祺《泰山很大》。 【作答分析】 這是一道概括文章某一特定內(nèi)容的題目。概括的范圍題干已明確指出是“全文”,概括的角度從題干中的“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不止一個角度。據(jù)此,考生在結(jié)合全文思考時,就應當把注意力放在尋找“哪些方面”上,就《泰山很大》這篇散文本身來說,“哪些方面”其實也很明顯。作者開頭即寫歷史上文化人對泰山的描述,接下來寫封建帝王在泰山上的封禪活動,在這個過程中,貫穿著作者對泰山的認識。歸納一下,作者其實是從三個方面寫“泰山很大”的。 【答案示例】 ①從不同文化人對泰山的描述,寫泰山境界宏大;②從不同帝王的封禪,寫泰山政治文化內(nèi)涵博大;③從作者的認識變化,寫泰山對人的心靈震撼力巨大。 四、賞析類 這是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主觀題中考查考生文學鑒賞能力的題型。在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主觀題中,這種題目難度較大。從考查角度看,這類題目通常把考點設在以下幾個方面:賞析表達技巧、賞析人物形象、賞析語言特色、賞析用得精當?shù)脑~語、錘煉得精彩的句子和意味深長的段落等。 常見的設題方式有: 1、 文中運用了某種表達技巧,請賞析(或文中運用了哪些表達技巧?請賞析)。 2、 請賞析某某形象。 3、 本文語言很有特色,請賞析。 4、請賞析文中某某詞語(或句子,或段落)。 【應對策略】 作答賞析類的題目,一般可分三步組織答案: 第一步,明確指出要求賞析的對象的特色或特點;屬于表達技巧類的題目,這一步必須寫明所使用的表達技巧。 第二步舉例論證。這一步需要注意的是所舉例子必須出自所給文本,不能從文本之外舉例。 第三步總結(jié)強調(diào)。 【真題回放】 [例5]第四、五自然段,作者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寫“爐火”?請簡要賞析。(2007遼寧卷第19題) 【答題信息】 ④我住北房,三明兩暗。左右兩間有兩個爐子,而當中的會客廳,卻冷冷清清,嬌花多盆,加上兩套沙發(fā),余地供回旋的就甚少了??腿藖砹?,大衣也不脫,衣架子成了空擺設。到我家做客的朋友們都說我屋子的溫度太低了。會客室里確實有點冷清,而我的寫作間兼臥室卻暖和和的。爐子,成為我親密的朋友,幾十年來,它的脾氣我是摸透了。它,有時爆裂,有時溫柔,它伴我寂寞,給我安慰和喜悅。窗外,北風呼號,雪花亂飄,這時,爐火正紅,壺水正沸,恰巧一位風雪故人來,一進門,打打身上的雪花,進入了我的內(nèi)室,沏上一杯龍井,泡沫噴香,相對傾談,海闊天空。水壺咝咝作響,也好似參加了我們的敘談,人間賞心樂事,有勝過如此的嗎? ⑤每晚,我必臥在床上的,對著孤燈,夜讀至十時,或更遲些。爐火伴我,它以它的體溫溫暖著我,讀到會心之處,忽然爐子里砰砰爆了幾聲,像是為我歡呼。有時失眠了,輾轉(zhuǎn)不能安枕,瞥看爐子里的紅光一點,像只炯炯的明眸,我心安了,悠悠然,入了朦朧的境界。 【作答分析】 這是一道賞析表達技巧類的題目。賞析的范圍題干已經(jīng)明確指出四、五兩段,答題時,考生只要仔細研讀四、五兩段即可。答案的組成一般有三部分:①明確說出使用的表達技巧是什么,②結(jié)合文本舉例分析,③這種表達技巧的表達效果。 【答案示例】 運用了對比手法、擬人手法、比喻手法。通過冷暖對比突出了爐火帶給人的溫馨之感。文中“它的脾氣我是摸透了”、爐火像“明眸”等擬人、比喻手法,形象生動地傳達出作者對爐火的喜愛之情,表現(xiàn)出爐火對作者的特殊意義。 【真題回放】 [例6]本文語言典雅,請以第②段為例,從詞語運用、句式選擇、修辭方法三個方面加以簡要賞析。(2009湖北卷第17題) 【答題信息】 ②窗子的功用,雖是到處一樣,而窗子的方向,卻有各人的嗜好不同。我獨喜歡北窗,那就全是光的問題了。說到光,我有一致偏向,就是不喜歡強烈的光而喜歡清淡的光,不喜歡敞開的光而喜歡隱約的光,不喜歡直接的光而喜歡反射的光。就拿日光來說罷,我不愛中午的驕陽,而愛“晨光之熹微”與落日的古紅??v使光度一樣,也覺得一片平原的光海,總不及山陰水曲間光線的隱翳,或枝葉扶疏的樹蔭下光波的流動。至于反光更比直光來得委婉,“殘夜水明樓”,是那般的清虛可愛,而“明月照積雪”使你感到滿目清暉。 【作答分析】 這是一道賞析語言特色類的題目,賞析的范圍、賞析對象的語言特色、賞析的角度題干已經(jīng)明確給出,所以,作答這道題時,考生要做的工作就是細讀第②段,找出相關(guān)的例子,分三個方面舉例作答即可。 【答案示例】 ①選用了諸如“山陰水曲”“隱翳”“枝葉扶疏”“清虛”“清暉”等有文言色彩的詞語,格調(diào)典雅。(或:在用詞上使用了對比手法,如“強烈”與“清淡”“敞開”與“隱約”“中午的驕陽”與“落日的古紅”等成對的詞語并舉,使語言繁富而典雅。) ②句式上長短相間,以長句為主,且整散結(jié)合,錯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 ③使用排比,如接連使用了三個“不喜歡……喜歡……”,顯得整齊、工整、典雅。 (或:多處直接引用了古典詩文名句,如“晨光之熹微”“殘夜水明樓”“明月照積雪”,使語言具有古典韻味。) 五、探究類 這是新課程高考為適應新課改而設計的一種題型。這種題目始出現(xiàn)于2007年的寧夏海南卷、山東卷和廣東卷中,2008年除了上述四個省區(qū)的試卷繼續(xù)保持這種題型外,江蘇卷也出現(xiàn)了探究性試題,2009年、2010年的高考試卷中探究性試題更是遍地開花,凡參加新課改的省區(qū)的高考試卷均無一例外地設計了探究性試題。 綜觀這些探究性試題,其設置的探究點常常有:文章的標題、主題,小說的情節(jié)、人物,作者的觀點、目的、意圖,文本的深刻意蘊、意義、價值,等等。常見的設題方式有: 1、文章寫了ⅩⅩ,請聯(lián)系全文,談談你的看法。 2、文章ⅩⅩ,請結(jié)合全文,談談它對你的啟發(fā)。 3、請?zhí)骄孔髡邔憿囊鈭D。 4、請聯(lián)系全文,探究ⅩⅩ的深層意蘊。 【應對策略】 探究性試題的賦分都比較高,一般均在6到8分這個區(qū)間,因此,不論是教師,還是考生,都必須高度重視。從近幾年來相關(guān)的研究報告看,考生答題時,以下幾個方面必須遵循: 1、答案必須做整體規(guī)劃,不能想到哪寫到哪。具體來講,考生在答題時,最好按照寫一篇小論文的格式來規(guī)劃、構(gòu)思,開頭怎么寫,中間寫什么,結(jié)尾如何收,作答之前,就應當想清楚。 2、中間部分一般宜采取分條論述的辦法,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發(fā)掘題干要求論述的論題的內(nèi)涵。 3、論述既要放得開,又要收得緊。所謂“放得開”,是指論述既要深刻獨到,又要角度豐富,不能過于膚淺、過于死板、過于單調(diào);所謂“收得緊”,是指論述不能純粹撇開給定的文本,天馬行空,無所系羈,要在論述的過程中適時、恰當?shù)芈?lián)系給定的文本,以確保答題的針對性、有效性。 【真題回放】 [例7]小說描寫了警察吉米和通緝犯鮑勃“二十年以后”赴約的故事,在“情與法”的沖突中,兩個人都面臨艱難的抉擇。有人說鮑勃值得同情,有人說他罪有應得;有人說吉米忠于職守,有人說他背叛了友誼。你的看法呢?請就你認同的一種觀點加以探究。(2008年寧夏卷第14題) 【答題信息】 歐·亨利《二十年以后》 【作答分析】 這道題屬于觀點探究題,考查的是“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這類題的答案無非正反兩種,答題的關(guān)鍵是要能自圓其說、要有充分的理由或證據(jù),而且這些理由或證據(jù)要盡可能從所給文本中來尋找,考生不能另起爐灶、任意發(fā)揮。 【答案示例】 示例①:作者在結(jié)局處理上是合理的。從情節(jié)上說,遺璞村人為之自豪的石頭被一群年輕人突然炸掉,這樣的處理可以產(chǎn)生出人意料的藝術(shù)效果;從主題上說,“沒有用”的遺璞是一種守舊思想與生活方式的象征,這樣的處理有助于小說思想內(nèi)蘊的表達;從時代上說,這樣的處理符合20世紀80年代初期改革開放的精神,有現(xiàn)實意義。 示例②:作者在結(jié)局上的處理是不合理的。從情理上說,遺璞村人世世代代視為寶物的東西,被一群年輕人輕易炸掉,不合情理,違背了生活的邏輯;從敘事上看,炸掉遺璞修水渠的必要性并沒有在小說中明確交代出來,缺乏藝術(shù)上的邏輯性;從現(xiàn)實上講,這種結(jié)局也不符合文物保護、合理開發(fā)的現(xiàn)代觀念。 【真題回放】 [例8]請?zhí)骄慷冀咛N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幾層深意。(2009年江蘇卷第14題) 【答題信息】 張笑天《上善若水》。 【作答分析】 這道題屬于深層意蘊探究題,考查的是“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fā)掘作品的豐富意蘊”。作答這類題要注意三點:①答案要緊扣文本來思考、來概括,不能撇開文本任意發(fā)揮;②要注意挖掘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答案不能在同一個角度或同一個層面上展開;③書寫時,宜分條書寫,不宜籠統(tǒng)作答。 【答案示例】 ①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作者從都江堰的修筑過程、都江堰仍在灌溉著良田及都江堰與長江黃河的比較中細膩而不無贊嘆地表達了對都江堰是上山之作崇敬之情。②修筑和維護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謂上善之人。作者說:“這些確保天府之國旱澇保收的官員們,生前也許沒有立過德政碑,但后人有情。如今,他們就矗立在伏龍觀前堰功道兩側(cè),供人瞻仰。都江堰成就了他們,他們與都江堰同輝”,這正是作者褒揚他們?yōu)椤吧仙浦恕钡恼媲榱髀?。③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這一層意思隱含在全文的字里行間,細細品讀作者追述李冰修筑都江堰的幾段文字以及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來的對李冰及其后任的由衷的贊美之情,就可以體察到這層意思。 ![]() |
|
來自: 立恒語文 > 《 原創(chuàng)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