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曼青在其“十三篇”中對手法、步法之虛實論述更精詳,“拳論所謂處處總此一虛實,以右手與左腳相貫一線之勁,右腳與左手亦然。如右手左腳實,則右腳左手虛。反是則一樣,是為分清”。又說:“所謂總此一虛實,即其根在腳,將全身重量必須放在一只腳上,若兩腳同時用力,便是雙重。雙重即如少林拳馬步,此為太極拳最忌之大病也。”又指出:“變轉為虛實之樞機,不經道破,真不知有下手處也。右手實勁交于左手,其樞機在夾脊;左腳實勁,交于右腳,其樞機在尾閭,但要尾閭與夾脊中正對直,方為不失中定,此語非潛心領悟,不易得也。”總之,全部太極拳之精華奧妙,總在此虛實二字之妙用,不是字面上理解的那樣簡單。從盤架方面,馬步之虛實,肩肘掌指之虛實,身形轉換之變化,處處虛實分清,自然運用自如。如無虛實,即無陰陽,無陰陽便非太極。這是練習太極拳的真諦,非潛心領悟不易得乎。 |
|
來自: 易醫(yī)文化 > 《太極拳陰陽,虛實,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