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舌 二、望舌質(zhì) 【含義】舌質(zhì)(舌體)是舌的本體,是舌的肌肉和脈絡組織。 【內(nèi)容】舌色、舌形質(zhì)、舌態(tài)、舌下脈絡。 一、舌色 【含義】舌色指舌質(zhì)的顏色,有淡紅色、淡白色、紅色、絳色、紫5種。 【內(nèi)容】如下表所示。 【注意】舌色變化時的病位以臟為主,在主病方面著重于區(qū)別虛實寒熱,一般舌色愈淡,正氣愈虛,如淡白舌。在紅絳紫舌中,紅的顏色愈深,病情愈重,如紅舌主熱、絳舌主熱甚、紅紫或絳紫為熱極。 二、舌形 【含義】舌形是指舌質(zhì)的形狀,包括老嫩、胖瘦、點刺、裂紋等方面的特征。 【內(nèi)容】如下表所示。 三、舌態(tài) 【含義】舌態(tài)指舌體的動態(tài)。 【正常表現(xiàn)】舌體伸縮自如,運動靈活。 【意義】臟腑機能旺盛,氣血充足,經(jīng)脈調(diào)勻。 【內(nèi)容】如下表所示。 四、舌下絡脈 1、舌下脈絡的部位:位于舌系帶兩側(cè)縱行的大絡脈。 2、舌下絡脈的形色:正常的舌下絡脈管徑小于2.7mm,長度不超過舌尖至舌下肉阜連線的3/5,顏色暗紅。脈絡無怒張、緊束、彎曲、增生,排列有序。絕大多數(shù)為單支,極少有雙支出現(xiàn)。 3、觀察舌下絡脈的主要內(nèi)容:觀察舌下絡脈的長度、形態(tài)、色澤、粗細、舌下小血絡等變化。 4、望舌下絡脈的方法:讓病人張口,將舌體向上顎方向翹起,舌尖輕抵上顎,勿用力太過,使舌體自然放松,舌下絡脈充分顯露。受限觀察舌系帶兩側(cè)大絡脈的長短、粗細、顏色,有無怒張、彎曲等異常改變,然后觀察周圍細小絡脈的顏色,形態(tài)有無異常。 5、舌下絡脈異常的臨床意義:舌下絡脈的變化有時會早于舌色變化,因此,舌下絡脈是分析氣血運行情況的重要依據(jù)。 舌下絡脈短而細,周圍小絡脈不明顯,舌色偏淡——氣血不足。 舌下絡脈粗脹,或呈青紫色、絳色、絳紫色、紫黑色,或舌下細小絡脈呈暗紅色或紫色網(wǎng)絡,或舌下脈絡曲張如紫色珠子狀大小不等的結(jié)節(jié)——氣滯、寒凝、熱郁、痰濕、氣虛、陽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