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是扶陽派第一藥,有起死回陽之功效。用得好,治病救人,用的不好,害人性命。用藥之法,當學神農(nóng)嘗百草,沒有治病救人的懸壺理念,怎么敢去嘗遍百草呢?你自己都不敢嘗,怎么敢給患者用呢? 溫馨提示:請在WIFI環(huán)境下收聽! 溫馨提示:本文共計3000字,閱讀約需4分鐘! 附子是為邪氣而立的,有一分邪氣,就有一次用附子的機會,正邪不二立,人身上充滿著:貪,嗔,癡三毒,三種陰邪,要想祛除這些談何容易? 其實人體正常情況下陽氣本身就很充足,不存在偏盛偏衰,只有當邪氣過于強盛時,此時的正氣、陽氣相對此時的邪氣來講就會顯得虛弱一些,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出自黃帝內(nèi)經(jīng))。正氣內(nèi)存,邪不可干。扶正就是祛邪,祛邪實際上就是扶正。邪氣消除,正氣、陽氣自然就會恢復。附子這味藥在治療疾病時所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攻逐邪氣,邪氣散則正氣自會歸位。所謂歸位指的是無為而治,主明則下安。君主明則百姓自然擁戴,如此天下太平,用藥之理跟治國之道是一樣的。 我這樣推崇附子,為什么稱之為扶陽第一藥,你應該了解。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上面,附子這味藥,張仲景為什么認為附子具有起死回生的作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認為附子是有大毒的。附子的母親,就是植物的根,根的兩邊稱之為附子,中間稱之為烏頭。烏頭、天雄、附子實際上都是一個植物上的不同部位。 附子根,正中間的稱之為烏頭,旁邊長得大一些的根,稱之為天雄,小一些的是附子。雖然是同一棵植物上面的,但是藥性就是不一樣。烏頭,治療風濕的效果就好一些。天雄、附子都不一樣。但是大作用差不多。很多老中醫(yī)在沒有附子的時候,用烏頭替代附子,但是效果就是沒有附子的效果好。 民間有草烏、川烏的說法。川烏就是四川產(chǎn)的烏頭,草烏就是民間的,散養(yǎng)的。草烏的藥效要強一些。這些照片我都拍過,整個附子的采集加工生長我都拍過。每年我都從江油購買幾噸附子保證一年的用量,最高峰的時候,一年用7噸附子。7噸是一個什么概念么?湖北省最大的醫(yī)藥公司——九州通醫(yī)藥集團,他十年的附子用量還達不到我一年的用量。 很多人都是從書本上去片面的了解附子。覺得附子有這個功效,有那個功效。附子是怎么做的呢?五斤膽巴加一斤附子。膽巴是陰寒之物,膽巴用量大,附子的藥性就無法體現(xiàn),也會成為陰寒之物。附子本身是扶陽的,膽巴用量大就會讓扶陽的附子變成陰寒之物。古時候的附子用量是5:1,附子占5份,膽巴占1份。但是現(xiàn)在很多藥商,市面上的附子,都是這種變成陰寒之物的假附子。你想想這樣的附子怎么能治病呢? 不單單是附子,還有很多藥物也是這樣的。比如半夏,有水半夏,有旱半夏,有很多奸商就把水半夏充當旱半夏拿來賣。包括桂枝尖,去藥店買的桂枝尖,都是假的。為什么現(xiàn)在這么多疾病,很多人同樣的方子,在外面抓的藥,就是沒有我們的效果好。因為我們的藥物比較純正。我們用的桂枝尖,是細細的嫩芽,而有些人用的桂枝尖呢?和棒槌差不多。外面很多的半夏,都是用膽巴,明礬泡的。我自己用的半夏呢,直接在地里挖出來的。所以我才能保證藥效。還比如茯苓,在外面買的茯苓是大塊頭,怎么煎都煎不爛,我用的茯苓,薄薄的一片。 這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是一樣的吧?醫(yī)術再高,如果藥物不到位,也是不行的。 沒有好藥,治病不行,能治療小病,但是大病絕對治不了。 我去過很多醫(yī)院,也去過很多藥房,發(fā)現(xiàn)很多醫(yī)院和藥房的草藥,售價比我們的成本還要低,等于是采用的劣質(zhì)的藥材,是嗎? 是的。醫(yī)生治病,一定要選好藥材。寧愿貴一點,但是一定不要選劣質(zhì)藥材。選擇劣質(zhì)藥材,不僅不能治病,還會延誤病情,讓病情雪上加霜。 張仲景在古時候是最擅長用附子的。在他的《傷寒雜病論》里面,有很多方子都是用了附子的,而且用附子的方子都是治療大病的。用附子最突出的,是張仲景和鄭欽安。扶陽藥,我最喜歡的三味藥,就是姜桂附。 姜:干姜、生姜、炮姜、煨姜、均姜。 桂:桂枝、桂枝尖、肉桂。 附子:炮附子、制附子、生附子、鹽附子。 生姜通神明。神明不是你們平常理解的神明。通神明,達到了一種修道的層面。要從修道的層面去理解神明。通神明,用語言講不出來,只可意會。 我們再來講一講臨床中的附子。很多同道用附子,用的不是很好,有的甚至出事。為什么呢?因為他們用的大多數(shù)附子,是市面上的假附子。如果用真附子,是絕對不會出事的。我進入扶陽領域已經(jīng)十幾年,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一次事故。自認為對附子的把握是非常到位的。 真正的好附子,用了之后,絕對不會出現(xiàn)像假附子引起的那種副作用。雖然真附子用了之后也拉肚子,但是這種拉肚子是真正的排毒反應。 再一個我們臨床中要廣用附子,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這個世界,不說100%的人,至少有95%的人,都是屬于陽氣不足。附子用的越早,效果也許會越來越好。但是有一點,如果脈象強硬,特別是脈象不是很虛的人,用附子一定要注意。如果有些病,在陽氣不是特別虛的階段,如果過早的用附子,反而會出現(xiàn)堵塞作用。所以附子適用于脈象偏于沉、弱、虛這種情況。 如果你的脈象不是特別虛,體質(zhì)還可以,這個時候用附子就需要慎重。體質(zhì)不虛的時候,可以先通一下。通,可以先用桂枝法,通了之后,用附子調(diào)。雖然大多數(shù)人是陽虛,但是陽虛歸陽虛,但是不能都用附子。 那種紅光滿面的人特別少,那種臉色晦暗,兩眼無光,走路飄飄的人特別多。特別是很多小孩都是這樣的。 對于附子,我們剛才談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也說過,能破癥瘕。這個癥瘕,實際上也包括癌癥,所以附子用于癌癥方面,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它的抗癌作用,比很多藥物的作用都要強,特別是針對邪氣,附子祛邪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
|
來自: 醫(yī)者仁心經(jīng)方 > 《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