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之夜,當子夜的鐘聲敲響十二點,新年便降臨人間了。新年為年首,按照浮梁的傳統(tǒng)習俗,第一件要事就是祭祀祖先。浮梁祭祀祖先的形式主要有兩種。 家祭第一種祭祖形式一般在家中進行。有些人家在堂屋中懸掛著祖先畫像,但多數(shù)人家是供奉著祖先的牌位。牌位是有規(guī)格的,在那高一尺二寸、寬二寸的小木牌上,正面寫著近祖官位、姓名字號,背面寫著祖先的生卒年月。大凡子夜前后,開門以前,祭祖的活動便開始了。祖宗牌位前擺好了佳肴酒水果品各種祭物,點燃香紙蠟燭后,家長率子孫們行叩祭禮。古時,對祭禮的行為也有嚴格的規(guī)定:站著的時候要恭謹,彎腰垂首;上前的時候要和顏悅色,高高興興;供奉祭品以饗祖先時,要誠心誠意,謙謹懇切;退下去的時候,要俯首帖耳,不能隨便走開。有的地方稱祖宗為家親,禮拜起來格外恭敬、虔誠。從初一到初三,每日晨昏,祖宗牌位前香煙繚繞,孝順的子孫,作揖叩頭,祈求祖先給他們帶來好運。一般人家堂上供奉的祖先大抵是最親的,如已故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等,神牌上大都照規(guī)矩寫著“顯考某某公”或“顯妣某某夫人”字樣。有的人家,則做一個總牌位,正中寫著“某某堂上歷代祖宗之神位”。拜饗祖先,大都只拜三代,到曾祖為止。但也有一些人家有貼香火之俗,用以表示對列祖列宗的崇敬和思念之情。具體做法是用一整張紅紙,上端書寫“萬年香火”或“光前裕后”四個大字,正中寫著“某某氏堂上歷代遠近昭穆宗親之位”之類字樣,左右寫一副對聯(lián):“香爐不斷千年火,玉盞長照萬載燈”。香火一般貼于中堂,或家主人認為最神圣的墻壁上。在北鄉(xiāng)城門村有些人家的香火壁上還可看見貼有聯(lián)文:“千載神明昭日月,萬年香火鎮(zhèn)乾坤”、“敬五宇修其天爵,明三綱教以人倫”、“天地人三才并茂,君親師一體同心”;“五行司火德,八卦正離宮”和“普照思光遠,資生惠澤長”等等。 |
|
來自: 茶文化網(wǎn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