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旅游頭條) 在頭條妹的生活中, 什么都缺了, 就是不能缺了辣, 身為北方妹子, 一直以來心中理想的宜居地方只有川渝, 然而, 直到我認(rèn)識到了舌尖上的中國的它! 這座西南的小城, 真是處處辣我的眼呀! 01 這里是《舌尖上的中國》的青睞地! 早在年前的時候,舌尖上的中國就來到此地全方位拍攝辣椒在菜品調(diào)味方面發(fā)揮的作用,用鏡頭向觀眾展示遵義辣椒與當(dāng)?shù)氐娘L(fēng)土人情。 在當(dāng)?shù)?/p> 辣椒蘸水是日常 作為遵義人,我們就是不怕辣 老干媽作為神級調(diào)味醬出現(xiàn)在貴州終于找到原因了 但是告訴你哦 在遵義當(dāng)?shù)?/p> 人人都是老干媽 亞熱帶濕潤季風(fēng)氣候的遵義 常年種植辣椒有200多萬畝, 產(chǎn)值60億元以上, 不少群眾都因此過上了小康生活 作為全國最大的辣椒交易市場 這里每年有二百多萬噸的辣椒銷往全國 有可能你桌上的那顆大辣椒就是這里產(chǎn)的哦 02 這里的辣還有歷史! 相傳400多年前的明末年間,隨著各地往來不斷密切,將辣椒帶入遵義。嘉慶年間,遵義人種辣椒、吃辣椒更是普遍,史料記載:“擇其極辣者,且每飯每菜,非辣不可”。據(jù)著有“天下第一府志”之稱的《遵義府志》記載:番椒,味辣,色甚紅,郡人通呼海椒,園蔬要品,每味不離。辣椒遠銷海內(nèi)外,故稱海椒。 不論古今,這里都可以說是嗜辣者的天堂了! 在這座小城中,辣椒可以入菜,可以蘸食,可以拌飯,甚至可以當(dāng)做零食直接入口。 僅是蘸水,就有好十幾種辣椒種類,經(jīng)過路邊的小吃攤,阿姨會問你要哪種辣椒罐罐。 當(dāng)然,除了辣,這個小城的小吃也足夠讓人流連忘返。 來遵義,不可不吃羊肉粉 羊肉粉由羊油、煳辣椒面、原湯、蕪荽制成,再撒點花椒粉、辣椒油、蔥花等配料,輕輕一攪,清香撲鼻,令人垂涎欲滴。 來遵義,少不了嘗嘗豆花面 這里的豆花跟面渾然一體,口感極佳,與別處不同的是面好,面湯味兒正,加了薄荷葉的秘制作料,面條沾著作料吃,真的要流口水了!我是向來不愛吃面的,唯獨遵義的豆花面能征服我的胃。 腸旺面也是一絕 單看名字會奇怪,其實人家是個好意頭,腸旺意為“常旺”。雖然無非是肥腸和毛血旺,但在別的城市絕對沒有如此正宗的。不管是清湯還是紅湯,它的湯都非常鮮美的,彎彎曲曲的面條韌勁十足,強烈推薦。 豆豉火鍋也得試試 貴州人吃東西都喜歡偏酸和吃豆子的習(xí)慣,豆子有的煮在酸湯里,有的做成豆豉,黑乎乎的小方塊,看起來有些怪怪的,但是我告訴你,作為輔料和煮火鍋,那個味兒美得很。 小情侶免不了來嘗嘗戀愛豆腐 戀愛豆腐”又名青巖小豆腐。它是將豆腐切成小塊之后再進行烤制,然后添加折耳根、煳辣椒粉、麻油、苦蒜、木姜子、花椒粉、姜米、蔥花等各種佐料,趁熱吃下??梢哉f,入口香酥,讓人沉醉。 特地來的人更不能錯過陳記豬兒粑 作為傳統(tǒng)名小吃,它因蒸熟出籠后形似潔白滾圓的小豬而得名。 它的面皮軟糯香滑,不粘牙,餡料更是以鮮、香而聞名。特別是剛剛開籠時只見竹制的小蒸籠里一個個潔白晶瑩的豬兒粑,再配上腰間的翠綠蔬菜葉子更是惹人垂涎。 紅油抄手和水餃走起來 在這里吃碗抄手加點海椒,可以說是很多人溫暖的日常,軟糯勁道,好吃的不得了。 霸道冰粉來一碗 冰粉每個城市都有,但是遵義的冰粉兒就不一樣的霸道了。遵義的冰粉里面放了葡萄干、花生、山楂粒、姜絲糖、煮熟的綠豆、芝麻,攪拌一下,吃幾口那叫一個爽。 黃糕粑更要來幾盤 黃糕粑又叫黃粑,它用大米、黃豆醬和糯米為原料,用筍的殼葉包裹著蒸制而成??诟熊浥?,筍葉的清香加之黃粑本身的濃郁,甜美可口。 錯過蛋包洋芋你就白來了 看當(dāng)?shù)厝俗鲅笥笠彩鞘诌^癮,洋芋在遵義的做法獨特,他們可以根據(jù)個人喜好選擇豌豆、泡菜、糯米、火腿、蔥等和洋芋混合炒勻,用鏟鏟剁碎直到洋芋成泥。打個雞蛋攤成蛋餅,將炒洋芋包起來,一份蛋包洋芋就完成了。 到遵義,怎能不吃脆臊 許多貴陽人談起“脆臊”這小東西,總是不經(jīng)意流露出親切的感覺,愛吃的貴陽人實在是離不開這小小的“脆臊”。不管是下酒還是佐以一碗素面,更或是配上其他的佐料上鍋這么一翻炒,小小的“脆臊”總能爆發(fā)出不一樣的精彩。 遵義,是個慢節(jié)奏的小城,它也許少有大城市的喧囂,但這里小吃卻能時刻撩動人的味蕾,喜歡的朋友,一起去這個深夜食堂走走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