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書法《陋室銘》 這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名篇《陋室銘》。因在任監(jiān)察御史期間參加了王叔文的“永貞革新”,革新失敗后,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dāng)一名小小的通判。知縣強(qiáng)迫劉禹錫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后僅是斗室。劉禹錫遂憤然提筆寫下這篇超凡脫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銘》,并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 劉禹錫肯定沒想到,千百年后,他的陋室,成了所有文人心中最理想的書房樣式——環(huán)境清幽、景色雅致,有琴、有經(jīng)書、有好友……盡管居室簡陋、物質(zhì)匱乏,但只要居室主人品德高尚、生活充實,那就會滿屋生香,處處可見雅趣逸志,自有一種超越物質(zhì)的神奇精神力量。
如果你有一套房, 會不會騰出間屋子來 打造屬于自己的中式書房? 讀書也好,發(fā)呆也罷, 讓自己回到這個靜空間里, 感受沉靜悠然, 沉淀浮躁心靈…… 
我想大多數(shù)文人都會回答:是。
事實上,大多數(shù)都是這么做的,但同時,他們又覺得自己絞盡腦汁布置的書房,總是缺少點什么。 到底缺少什么呢?  我們先談一談,真正的中式書房應(yīng)該有些什么。明清之際有兩部書,就是講書齋的陳列、布置,一部是文震亨的《長物志》,另一部是高濂的《遵生八箋》。下面就綜合一下這兩本書中的要義,說說書房的布置之道。在《長物志》中,文震亨認(rèn)為,書桌應(yīng)當(dāng) “設(shè)于室中左偏東向,不可迫近窗檻,以逼風(fēng)月”。  而高濂這是要求書齋里要準(zhǔn)備“臥榻”,目的在于讀書勞累了可以“偃臥趺坐”,宛如今日許多人在書房里放置的沙發(fā)。
 書齋里的家具一定是紫檀或是黃花梨木料,瓷器必定是哥窯。 清乾隆 哥窯四方筆舔“哥窯”名列宋代五大名窯,在陶瓷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哥窯胎多紫黑色、鐵黑色、也有黃褐色。釉為失透的乳濁釉,釉面泛一層酥光,釉色以炒米黃、灰青多見,釉面大小紋片結(jié)合。 
文人李漁更是將書房的墻壁也打造成“哥窯”的紋理,可以看出古代人們對于書房裝飾的程度。當(dāng)然,這也僅限生活條件好的,大多數(shù)讀書人還是比較清苦的。 花梨木色屬于深色系里偏淺的一種,相比色彩濃重的紫檀色,它更有一些原木的氣質(zhì),營造出舒緩的氛圍,讓人覺得舒服。紫檀色的中式家具,多了一份厚重感,氣場比較強(qiáng),適合面積較大的書房。 書房中的書桌椅、案幾等線條要簡練,結(jié)構(gòu)要簡單,如此才會給人自然有序的感覺。書桌一般是方方正正的置于柜架前,椅子是常見的寬大圈椅。 此外,還要講究對稱美學(xué),比如書桌左邊有某種花紋圖案,右邊相應(yīng)的位置也要設(shè)計一個,湊成一對一雙,以陰陽平衡的概念調(diào)和室內(nèi)生態(tài)。 書齋宜明靜,不可太敞。明凈可爽心神,宏敞則傷目力。——高濂《遵生八箋》  《遵生八箋》教導(dǎo)我們,書房,宜留小窗,過于宏敞收不住心神。 此外,中式家具的顏色較重,雖可營造出穩(wěn)重效果,但也容易陷于沉悶、陰暗,因此中式書房最好有窗戶,讓空氣流通,并引入自然光及戶外景致。書房掛畫也有講究,山水為上,花木次之,鳥獸人物盡量避免,因為山水顯心胸,定頻氣場,增長浩然之氣。
 此外,字畫前最好置一小桌,上擺瓷器,插一枯荷或細(xì)枝作為前景,詩書字畫作為背景,實虛之間,最顯意蘊(yùn)。所謂“清”,即清雅不俗、清逸不濁;所謂“供”,自然是圣潔高貴之物。 所以,文房清供,其本來含義是文人書房中那些表達(dá)高雅氣息與悠然古意的物品,包括各種盆景、插花、奇石、工藝品、古玩、精美文具等,可為書房增添生活情趣。 這些最容易被忽略的小物,卻能頂書房氣質(zhì)的“半壁江山”。
印章、印盒↓ 
硯滴↓ 
案上雅玉↓ 
詩文插屏↓ 

盆栽↓ 
供石↓ 
枯荷↓ 
葫蘆↓  不是所有的綠色植物都適合擺在書房,總的來說,記住三宜一忌就好。
宜:富貴竹、水生植物、常綠植物; 忌:藤類植物。  在所有適合擺放于書房的綠色植物中,富貴竹算是首選,而且最好以一枝或四枝為佳。“一白”為文昌星,“四綠”為文曲星。 水生植物也是極佳的選擇,放置的水生植物數(shù)量以單數(shù)為佳,一株也足以,無需太多。 雖然夜來香也是常綠植物,卻不適合擺放在書房,因為其香氣太濃,會影響整個書房的氣氛和味道。 另外,藤類植物大多具有較強(qiáng)的生長性,其攀爬生長的習(xí)慣也會導(dǎo)致蟲害的產(chǎn)生,還會造成書房的潮濕,對書籍的保存不利。

《www.liumenghao.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