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以畫觀物,以物映畫|看“物之靈光”再次召回

 昵稱2530266 2018-04-19

 編者按  光達美術(shù)館2018新展以“物之華”為主題,并列展出西方靜物畫和中國古代宋瓷為主的器物。


其中靜物畫部分選取西方現(xiàn)代有代表性的靜物畫家的作品,包括喬治·莫蘭迪、阿維格多·阿利卡、司徒立、雅克·哈曼等(均為光達美術(shù)館館藏)。


器物部分則以宋瓷為主,另有少量玉石、金銀器和玻璃器等(私人收藏)。


左:玻璃長頸折肩瓶-唐代

中:喬治·莫蘭迪  靜物  布面油畫   1956

右:安德烈·德朗  瓶中野花  布面油畫  1936-1938


■ 展覽時間:2018年4月15日-2018年10月13日
■ 展覽地點:光達美術(shù)館

■ 藝術(shù)總監(jiān):司徒立 

■ 策展:蘭友利、韋九谷




物 之 華

蘭友利
    

“物之華”這一展覽形式的獨特之處在于將西方靜物畫與中國古代宋瓷為主體的器物并列在一起,以畫觀物,以物映畫,在二者的相互溝通之中產(chǎn)生出的微妙交融。


展覽現(xiàn)場


宋瓷作為中國古代瓷器藝術(shù)發(fā)展的高峰,與宋畫一起締造出中國藝術(shù)的偉大時期。


西方靜物畫作為一個古老畫種,則體現(xiàn)出畫家從觀物進而理解世界的過程。


將繪畫與器物連接在一起,是因一個共通的主題而被等同觀照,這個主題即是“物”。


龍泉窯青釉梅瓶-南宋-30.5x12.5


喬治·莫蘭迪   靜物  布面油畫  1948


繪畫被認知為藝術(shù),但也是一種物;器物被認知為物,但也是一種藝術(shù)。


器物作為禮的承載,在源初意義上即是祭禮的重要組成部分。宋代鄧椿在《畫繼·論遠》中說道:“禮者,人之極也。畫者,文之極也?!倍Y必形之于供奉之物,畫則離不開作品之物。子曰:不學禮,無以立。是以,禮構(gòu)筑起“人之極”,禮器則是人之極的一種顯現(xiàn)形式。


越窯秘色花口大碗-五代-8.5x22


繪畫作為“文”的究極載體,也是一種供奉之物。


在這個意義上,繪畫與器物均不指向日常實用。二者則因這一隱藏的“物性”被共同表述。


司徒立   無題   布面油畫  1997


這一隱藏的“物性”并不是通俗觀念中的物質(zhì)性,而是“物之華”。


“物之華”如果從唐代王勃“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一句中的含義,則是作為萬物之精華理解。


皮埃爾·博納爾   罌粟花   布面油畫   1914-1915


五代荊浩在《筆法記》中說:“畫者,畫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華,取其華,物之實,取其實,不可執(zhí)華為實?!边@里的“物之華”則是與“物之實”相對立的概念。


物之華與物之實為一體兩面,空有華而無實,則無內(nèi)涵。只有實而無華,事物則無從顯現(xiàn)。樸實無華則是一種無華之現(xiàn)。無華之華是物呈現(xiàn)自身的最高顯現(xiàn)形式。
    


無華為事物的靜寂之音,叩物之聲而物自鳴。所以不是外界強加于物的聲音,而是物自身之音。


它的特性是沉默??傻乐溃浅5?;以華為華,非真華。


展覽現(xiàn)場


無華與浮華造成了事物顯現(xiàn)的真假維度,前者處于隱匿狀態(tài),但卻持續(xù)在解蔽中,后者作為彰顯,卻成為真正的遮蔽。


湖田窯青白釉梅瓶-北宋-36x19


無華之華回歸到物的先天物性,猶如老子所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在天地之前,這一物已然存在。在萬物生成之后,這一物也并沒有消失,它就在那里。



喬治·莫蘭迪   靜物  布面油畫   1948


亦如康德所說的“物自體”,它必須有,但卻不可知。一旦名之,物就顯現(xiàn),因為語詞破碎處,無物存在。


阿維格多·阿利卡  文件夾與盒子  1978


在物質(zhì)被機械化批量生產(chǎn)的時代,無法被復制的“物之靈光”逐漸隱退,將繪畫與器物重新連接在一起,可以看成是對“物之華”的再次召回。


低嶺頭官窯鬲式爐-南宋-8x11.5

建窯黑釉小茶盞-北宋-5.8x9.8

湖田窯臥足雞心缽-宋代-6x8.8

磁州窯黑釉白線條水注-北宋-7.5x8.3


司徒立   實存與虛無  布面油畫  2010

司徒立   紅石榴 布面油畫   2001


安德烈·德朗  水果靜物  布面油畫  1932

亨利·方丹-拉圖爾   盤中葡萄   布面油畫   1886

亨利·方丹-拉圖爾   小玫瑰  板上布面油畫  1875




| 鑠鑠綜合整理

編輯 | 崔艷 鑠鑠

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