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團 - Sweet Green Rice Ball ▼ 如何理解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單從每個節(jié)日都有相應(yīng)應(yīng)節(jié)的食物這點就可見一斑。今天清明節(jié),在這個節(jié)日里最應(yīng)景的食物非這道菜莫屬,它就是香糯Q彈,內(nèi)涵豐富的——青團。 青團原本是江南一帶的傳統(tǒng)特色小吃,是祭祀祖先必備的食品。小時候,家附近有一個三星糕團店。里面有各式各樣的糕團,長方形的、圓形的、豆沙餡的、芝麻餡的。每次經(jīng)過,我都會求爸爸給我買兩個。近兩年,青團成了一道“網(wǎng)紅菜”,并且傳遍了大江南北,究其原因,還是與它清甜的香氣,豐富的口感和飽滿的餡料分不開的。 青團之所以稱為青團,是因為它看上去青翠欲滴。這種青色是因為通常我們都用艾草汁或者艾草粉加上糯米面和成青團的外皮。除了顏色,艾草也賦予了青團一種獨特的淡淡的清香,聞起來似乎就像是春天的味道。傳統(tǒng)的青團都是以豆沙作為餡料,甜而不膩,加上外皮艾草的淡香,食之給人帶來一種特別的清爽。 作為一個南京人,看著自己從小吃到大的點心越來越受到大家的喜歡,其實還是非常開心的。但除了購買成品,自己親手做青團不僅可以一飽口福,更多的是可以切身去感受和體會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感受生活的別樣樂趣。 ▼ 初級 ▼ 制作時間:30分鐘 ▼ 糯米粉 300克 澄粉 90克 艾草粉 40克 糖 90克 紅豆沙 400克 開水 120克 涼水 300克 ▼ 1. 以上的量大概可以做出20個左右的青團(公司人多不夠分),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來縮減用量 2. 和澄粉的時候一定要用開水,不然澄粉就會變成漿糊 3. 分成的面團大小要大于豆沙餡的大小,這樣才能將豆沙餡包進去 4. 蒸好的青團趁熱刷上少量油,防止粘連 ▼ 1. 將90克澄粉與120克開水混合,并用刮刀攪拌成團 2. 再加入300克糯米粉,90克糖和250克涼水混合揉成面團 3. 接著將50克冷水倒入40克艾草粉中,不斷攪拌至艾草粉變成濕潤的狀態(tài) 4. 再將攪拌好的艾草粉混合到揉好的面團中,直到面團顏色均勻分布呈綠色 5. 將揉好的面團和豆沙分別平均分成若干相等大小的小球 6. 將艾草面團放入手心壓扁,再將豆沙餡放入面餅中心,由四周向中心包攏之后再搓圓成小球 7. 將青團放入鋪好屜布的蒸鍋中,水開后蓋鍋蓋大火蒸15分鐘 8. 清新艾草香的青團完成啦 傳統(tǒng)的豆沙青團是大多數(shù)人的心頭好,黏黏糯糯的口感化在嘴里和著豆沙就像抹了蜜一般。喜歡咸口的,還可以嘗嘗鮮香的蛋黃肉松餡。當然,還有小朋友們的最愛,芒果糯米糍。香芒和奶油的融和每一口都帶來了濃郁新享受。 ▼
蛋黃肉松青團:全網(wǎng)最正宗青團做法!網(wǎng)紅TOP1輕松在家做! - 迷迭香短片 - ▼
芒果糯米糍:這口糯米糍,吃出了整個童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