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賦 ——江淹 《恨賦》,南朝梁文學(xué)家江淹作?!逗拶x》是六朝抒情駢賦中的名篇。全賦排章選句、哀恨綿綿,刻畫了從得志皇帝到失意士人的諸多哀傷怨恨,概括了人世間各種人生幽怨與遺恨,不愧為通貫古今之天下第一“恨賦”。全賦語言清新、用詞考究,藝術(shù)價值較高。 《恨賦》篇幅不長,全文總共405字,其名為“恨賦”,顧名思義,就是著重渲染這一“恨”字。“恨”在古代的意思是“遺憾”“遺恨”,文章通過對秦始皇、趙王遷、李陵、王昭君、馮衍、嵇康這六個歷史人物各自不同的遺恨的描寫,來說明人人有遺憾,遺憾各不同的普遍現(xiàn)象。賦作共10段,分為三個部分。 作品名稱 恨賦 創(chuàng)作年代 南朝梁 作品出處 《文選》 文學(xué)體裁 賦 作 者 江淹 作品原文 恨賦 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1)斂魂(2)。人生到此,天道寧論?于是仆本恨人,心驚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至如秦帝按劍(3),諸侯西馳(4)。削平天下,同文共規(guī)(5),華山為城,紫淵為池(6)。雄圖既溢,武力未畢。方架黿鼉(7)以為梁,巡海右以送日。一旦魂斷,宮車晚出(8)。 若乃趙王既虜(9),遷于房陵。薄暮心動(10),昧旦神興(11)。別艷姬與美女,喪金輿及玉乘。置酒欲飲,悲來填膺。千秋萬歲,為怨難勝。 至如李君降北(12),名辱身冤。拔劍擊柱,吊影慚魂。情往上郡(13),心留雁門(14)。裂帛系書(15),誓還漢恩。朝露溘至(16),握手何言? 若夫明妃(17)去時,仰天太息。紫臺(18)稍遠(yuǎn),關(guān)山無極。搖風(fēng)忽起,白日西匿。隴雁少飛,代云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終蕪絕(19)兮異域。 至乃敬通(20)見抵,罷歸田里。閉關(guān)卻掃,塞門不仕。左對孺人(21),顧弄稚子。脫略(22)公卿,跌宕文史。赍志(23)沒地,長懷無已。 及夫中散(24)下獄,神氣激揚。濁醪(25)夕引,素琴晨張。秋日蕭索,浮云無光。郁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旸(26)。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墜心(27)。遷客海上(28),流戍隴陰(29),此人但聞悲風(fēng)汩起,血下沾衿。亦復(fù)含酸茹嘆,銷落湮沉。 若乃騎疊跡(30),車屯軌(31),黃塵匝地(32),歌吹四起。無不煙斷火絕,閉骨泉里。 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風(fēng)驚,秋風(fēng)罷兮春草生。綺羅(33)畢兮池館盡,琴瑟滅兮丘壟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 注釋譯文 詞語解釋 (1)、拱木:墳?zāi)股系臉淠?,此處代指墳?zāi)埂4呵飼r期,秦穆公派軍隊偷襲鄭國,謀士蹇叔不同意,出兵之日,蹇叔哭師,秦穆公派人對他說:“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 (2)、斂魂:指墳?zāi)故鞘諗炕昶侵?/div> (3)、秦帝按劍:秦始皇吞并天下時發(fā)憤派兵貌。 (4)、諸侯西馳:諸侯紛紛向西來獻(xiàn)地納降。 (5)、同文共規(guī):統(tǒng)一天下后,“車同軌.書同文”,統(tǒng)一法令制度。 (6)、紫淵為池:用紫淵作為護(hù)城河。在長安北有紫澤。 (7)、黿<yuán<鼉<tuó>:黿:大鱉,俗稱癩頭黿;鼉:揚子鱷。《竹書紀(jì)年》載:周穆王三十七年伐紂,大起九師,東至于九江,叱黿鼉以為梁。 (8)、宮車晚出:皇帝死的委婉說法。 (9)、趙王既虜:指趙幽繆王遷,秦始皇十九年(前228年)被秦將王翦虜獲。 (10)、薄暮心動:傍晚時心情躁動。 (11)、昧旦神興:天還沒亮便神魂蒙繞。意謂時刻思念故國。 (12)、李君降北:指李陵投降匈奴。李陵是漢代名將飛將軍李廣之孫,曾率領(lǐng)五千兵與八萬匈奴兵相戰(zhàn)幾晝夜而援兵不至,受傷被俘,遂投降,漢武帝殺李陵全家。 (13)、上郡:郡名,漢代轄境于今無定河流域及內(nèi)蒙古鄂托克旗等地。當(dāng)是曾為李陵作戰(zhàn)之地。 (14)、雁門:郡名,西漢治所在善無(今山西右玉南)。 (15)、裂帛系書:蘇武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堅決不降,后漢使來要求放回蘇武,匈奴欺騙說蘇武已死。漢使說天子射獵得到一雁,雁足上系有帛書,說蘇武在一大澤中,于是匈奴被迫放行。 (16)、朝露溘(kè)至:人生苦短,如同朝露,很快就會過去。 (17)、明妃:王昭君,因避司馬昭諱而改稱明君、明妃。入后宮五年不見招幸,出塞和親下嫁匈奴畸韓邪單于,抱恨終生。 (18)、紫臺:紫官,帝王所居。 (19)、蕪絕:指生命之荒廢。 (20)、敬通:指馮衍,字敬通,東漢上黨人。晚年受排擠,閉門不出。見抵:被詆毀排擠 (21)、孺人:舊時妻子的統(tǒng)稱。稚子:幼年兒女。 (22)、脫略:輕慢。跌宕:縱橫。此處意謂在文史中抒發(fā)懷抱。 (23)、赍(jī)志:帶著志向。懷:懷抱、理想。馮衍《與陰就書》:“懷抱不報,赍恨入冥。” (24)、中散:指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嵇康曾官拜中散大夫,被誣下獄。 (25)、濁醪(láo):濁酒,未經(jīng)過濾之酒。素琴:不加雕飾之琴。 (26)、旸(yáng):明,意謂嵇康遇到極其黑暗的時代。 (27)、孽(niè)子墜心:指庶子失落的心情。 (28)、遷客海上:被貶謫之人在茫茫大海之上縹緲迷茫。 (29)、流戍隴陰:被流放戍守邊陲的人到隴陰窮荒之地。 (30)、騎疊跡:騎兵的馬蹄印跡相互重疊。 (31)、車屯軌:戰(zhàn)車的軌跡重疊屯集,此處指戰(zhàn)場。 (32)、匝(z?。┑兀簼M地、遍地。 (33)、綺(qǐ)羅:華貴之衣。[1] 白話譯文 我嘗試著去遠(yuǎn)望平原,藤蔓草葉纏繞著地上的枯骨,兩手合圍的樹木聚斂著戰(zhàn)殤的野魂。人生到了這地步,難道還能討論什么天道嗎?在這里我本來就一個懷著遺憾的人,心中不禁感到驚駭而無法停止了,直想到古人,就那么在遺憾下死去。 恨賦 恨賦 就像秦始皇按壓著手中的劍,各國諸侯向西馳去。秦皇已經(jīng)一統(tǒng)天下,所以的文字與規(guī)矩都相同了,他把華山當(dāng)作都城,把紫淵當(dāng)作護(hù)城河。秦皇雄偉的謀略已經(jīng)滿溢,武力還沒有終止。這才把黿鼉架著當(dāng)作梁,巡視到海的右側(cè)來送別太陽。然而一朝斷魂,皇帝也駕崩了。 像那趙王已經(jīng)被俘虜,遷移到了房陵。只有在夜晚獨自一人的時候心中黯然神傷,而到了早上面對他人時又只有強(qiáng)打起自己的精神。他告別了艷美的女人,失去了華麗的車乘,當(dāng)他想去喝那放著的酒時,悲傷就過來填滿了胸口。經(jīng)過這無數(shù)世代,他所擁有的怨恨難以承受。 就像李陵向那匈奴投降,名聲被污辱自己也蒙了冤,讓那虛影都傷痛讓那魂魄都羞愧。自己的感情向往著上郡,自己的心依舊留在雁門,于是只好撕裂布帛來作書,發(fā)誓要報答漢室的恩典。而家人死去的訊息忽然到了,這時再示好又有什么話好說呢? 像這(王)昭君離開的時候,仰頭對著天嘆息?;蕦m漸漸遙遠(yuǎn)了,一座又一座的關(guān)山好像沒有盡頭。暴風(fēng)忽然生起,太陽向西隱去了。雜多的大雁很少有飛起的,飽含雨水的云朵顏色多么慘淡。期盼想念著君王何時才是歸期,最終被廢棄隔絕在異域。 還有敬通(馮衍)被人排擠,停職回到了田野里。他閉門謝客,與外人斷絕往來,堵上了門不再做官。左邊和妻子答話,回頭和孩子玩耍。輕慢官吏,放蕩于文史之中。帶著志向去世,一直懷揣著夢想沒有停止過。 到了中散大夫(嵇康)進(jìn)監(jiān)獄的時候,他依舊神情氣質(zhì)激憤昂揚。晚上拿起渾濁的酒,早上給素樸的琴上上弦。秋日蕭瑟寂寞,浮在天上的云沒有牽連著,在積蓄青霞的奇異意景,進(jìn)入長夜的無光。 又有孤立無助的臣子正直的哭泣,不被重視的庶出痛心。被放逐客居在海上的,被流放駐守在隴的南邊的,像這樣的人只聽見悲戚的風(fēng)急速地響起,鮮血就落下沾濕了衣襟。又只能含著辛酸嘆息,然后消失零落埋沒沉匿在這世間。 像這戰(zhàn)馬馳騁重疊千遍的痕跡,車乘穿行聚集的軌跡,它曾讓黃沙環(huán)繞著地面升起。歌唱吹奏的聲音從四面響起。而現(xiàn)在沒有不斷絕了煙氣熄滅了火焰,埋骨在那九泉之下的。 該停止了吧,春天的草已經(jīng)衰落了秋風(fēng)驚起,而當(dāng)秋風(fēng)消退時春草又重新煥發(fā)了生機(jī),周而復(fù)始沒有停歇的時候。那些華麗的飾物已經(jīng)沒有了,曾經(jīng)繁榮的地界也已經(jīng)消失了,那些曾發(fā)出美妙聲音的樂器都被毀壞了,那些高峻的山丘也已經(jīng)夷為了平地。自古以來就都是有死亡的,而當(dāng)人們死去的時候沒有不帶著遺恨無法言語的。
|
|
來自: 秋風(fēng)_1233 > 《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