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三都水族

 朵朵白云繞山間 2018-02-18

位于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東部的都江鎮(zhèn)怎雷村,地處雷公山與月亮山交匯處,是一個以水族、苗族共居的村寨,分上、中、下、排常四個自然寨,其中,上、下寨為水族,中寨、排常寨為苗族。千百年來,這里的水族、苗族同胞和諧相處,相互依存,并各自保持了自己的生活習俗和文化。 

“牯藏節(jié)”是怎雷村苗族同胞最盛大的節(jié)日。按苗家的傳統(tǒng),“牯藏節(jié)”每13年過一次。但怎雷村中寨從民國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100多年沒有過牯藏節(jié)了。2011年10月,在中斷了百年之久后,怎雷村中寨的苗族同胞舉行了盛大的“鼓藏節(jié)”。神秘的節(jié)日,奇異的習俗,讓慕名前來的專家學者和游客深深的感受到了苗族文化的神秘與厚重。然而,怎雷村的“牯藏節(jié)”為什么會中斷了百年之久,現(xiàn)在又為什么重新舉行呢? 

“牯藏節(jié)”也有人把它叫刺牛節(jié),過節(jié)時幾乎家家殺牛,就算是經(jīng)濟困難的人家,也要兩戶或三戶共殺一頭牛,場面悲壯慘烈,血流成河。怎雷村中寨很小,至今也只有78戶人家,經(jīng)濟以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為主。由于無力承擔巨大的節(jié)日開銷,“牯藏節(jié)” 因此而中斷。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后,怎雷村苗族同胞的生產(chǎn)生活發(fā)生了巨變,生活富足安康,使得“牯藏節(jié)”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得以重新舉辦。 

觀看活動的苗家女

“怎雷”在苗語中是山崖、崖壁的意思。怎雷村意即:大山崖壁下的村寨。怎雷村背靠大山崖壁,面臨萬丈溝壑,東西側(cè)翼層層梯田依山勢而下,遠眺蒼曠古樸。在怎雷村后山崖壁上,至今保存有古老的苗族崖墓葬遺跡,村中有我國西南建筑史上最古老的實物例證—桿欄建筑。當?shù)厮搴兔缱逦幕嗷オ毩⒍纸蝗?,記載了我國少數(shù)民族和睦相處,相互依存,共生發(fā)展的歷史。2010年7月,怎雷村被國家住建部和國家文物局公布為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2年12月被國家住建部、文化部、財政部公布為第一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據(jù)當?shù)氐拿绨v,他們之所以要恢復過“牯藏節(jié)”,主要是想讓外面的人了解當?shù)孛利惖淖匀伙L光和文化,發(fā)展旅游業(yè)。 

跳月現(xiàn)場

苗族是一個世界性的民族,但過“牯藏節(jié)”的,全世界卻僅限在貴州省的雷山、三都、榕江三縣。關(guān)于“鼓藏節(jié)”的由來,當?shù)氐拿缱迦爽F(xiàn)在也說不清楚。據(jù)專家研究,在《苗族古歌》里有這樣的記載:楓樹生出蝴蝶媽媽。蝴蝶媽媽生下十二個蛋,孵化出最早的人、鬼、神、獸……,但最后一個蛋無法孵化,只好請風把蛋刮下山崖,蛋殼破裂,鉆出一頭小牯牛。牯牛恨蝴蝶媽媽沒有親自孵化它,把蝴蝶媽媽氣死,而人用牛耕地種田,也沒有好收成。后來,鬼神告訴人,只有把牛殺掉,祭拜蝴蝶媽媽才會得到豐收,人照做后果然得到了豐收。這便是“鼓藏節(jié)”由來的一種傳說。盡管在各苗族支系中關(guān)于“鼓藏節(jié)”的由來傳說很多,不盡相同,但從其過節(jié)的活動內(nèi)容和形式看,殺牛祭祖、祈求人丁興旺、富裕安康卻是共同的主題。 

專家考證,“牯藏節(jié)”在夏朝就已經(jīng)形成,內(nèi)容豐富,過節(jié)的程序十分講究。而牯藏頭是負責組織操辦“牯藏節(jié)”的核心人物,具有絕對的權(quán)力。何年、何月、何時過“牯藏節(jié)”,何時殺豬、宰牛都得由他說了算。怎雷村的牯藏頭是今年38歲的村民白錦鋼,據(jù)說他是世襲的。 

按照苗家古禮,怎雷村“牯藏節(jié)”的前一天,周圍百里內(nèi)的親朋好友會紛紛趕來參加過節(jié)。客人到達時會燃放自帶的鞭炮通知主人,誰家鞭炮響的次數(shù)多,客人也就多。客人們多帶摘糯、魚、鴨等作為見面禮。禮品中,公鴨被認為是“牯藏節(jié)”里最貴重的禮物。在怎雷村有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當?shù)氐拿缱鍖螖?shù)特別看重,客人所送的魚、鴨等禮物都是單數(shù),就連過節(jié)的天數(shù)也是單數(shù)。牯藏頭白錦鋼說,之所以選擇單數(shù),是單數(shù)寓意不足,雙數(shù)意味著滿,采用單數(shù),祖宗才會為自己送財、送福。 

前來參加過節(jié)的親友

苗族是一個善良、樸實、具有良好道德觀念的民族,這種品質(zhì)在“牯藏節(jié)”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怎雷村“牯藏節(jié)”期間,人們都要說一種特定的“牯藏語”,如殺豬叫“摳干蘭”,用火照明叫“拖哈”,殺豬刀叫“葉子”,吃飯叫“扒沙子”,送客回家叫“龍麻” 等等,禁忌說粗話、說臟話,不好的事不能講更不能做。這種禁忌記者在采訪中感受很深。怎雷村 “牯藏節(jié)”忌吃豆腐,記者曾就這個問題問過多位當?shù)厝耍纪普f不知道,其中一位回答較為直接,他說在“牯藏節(jié)”期間不能說。最終,記者從一位外來的知情者口中得知,原來在當?shù)爻远垢涤髁瞬缓玫膬尚孕袨椤?nbsp;

跳月是怎雷村“牯藏節(jié)”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從牯藏節(jié)的前一天下午開始,人們要組織跳月活動,前來做客的女賓客和當?shù)氐呐藗兩碇?jié)日盛裝,環(huán)佩叮當,在蘆笙手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跳舞的人中有正值花季的少女,有背著嬰兒的阿婆,甚至剛學會蹣跚走路的小孩也加入到跳舞的隊伍中。龐大的跳月陣容,女人們婀娜的舞姿,銀器碰撞發(fā)出的悅耳聲響,讓人深刻地感受到苗族同胞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堅韌不拔的民族性格。整個跳月活動一直要到深夜才結(jié)束。 

在牯藏節(jié)所有的活動中,參與人數(shù)最多,場面最為盛大的是踩塘活動。踩塘活動開始前有二件重要的事情需要準備,一是裝飾代表人丁興旺的旗桿,二是為踩塘的牛梳妝打扮。 

 

踩塘現(xiàn)場

按當?shù)氐牧曀?,旗桿為一根樹梢完整的吊絲竹,樹梢不完整的不能用。人們用彩紙或彩帶包裹竹身,在上面掛上各種精美的織錦、刺繡、蠟染旗幡。這些旗幡全部由手工制作,由于圖案復雜,一條旗幡的制作竟要花上一個婦女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完成。村民韋文生告訴記者,旗桿上的旗幡代表著家族的分支,也代表著家族的興旺。 

在怎雷村,人們對用來踩塘的牛十分崇敬。在踩塘前要為牛帔戴上鳳冠霞帔,在牛角上戴上銀項圈。鳳冠一般多是由親戚送來,霞帔是自家用的毛毯、緞面、或是墊單。在苗家人眼里,牛不僅是伙伴、勞動工具、也是祭祀祖先的神圣之物。  

 

踩塘中苗家漢子

按照怎雷村祖?zhèn)鞯囊?guī)定,踩塘活動由男人完成,女人不能進入牛塘,但可以在旁觀看。踩塘由各支族組隊參加,但必須由牯葬頭家的牛先踩,其他的牛才能進塘。 

怎雷村牯藏節(jié)踩塘活動當天,牛場四周鐵炮聲、鞭炮聲不斷,人山人海,飄動的旗幡、驅(qū)鬼的吼聲、濃重的煙霧、嗚咽的蘆笙曲使整個踩塘活動顯得既隆重而又神秘。 

在現(xiàn)場記者看到,每支踩塘隊伍都有一人抬著一壺米酒和一小藍糯飯緊隨在巫師身后,不斷的向地上噴酒,據(jù)說這是為了讓鬼魂們吃飽喝足,才不會來破壞自己的好事。踩塘的每支隊伍要繞塘三圈。記者發(fā)現(xiàn),在繞塘的第三圈結(jié)束時,牽牛的人總要從牛塘中抓起一把泥土放到牛背上才退出牛塘。據(jù)說,這是寓意背米背財回家。 

苗族“牯藏節(jié)”的所有活動無一不是圍繞殺牛祭祖而展開。怎雷村牯藏節(jié)踩塘活動后,要另選吉日殺牛祭祖。殺牛祭祖這天清晨,家家戶戶要請巫師為牛做法事。法事在牛圈旁舉行,地上依次擺放著三碗酒,三碗糯米飯,每碗糯米飯上擺放一只小干魚。做法事時巫師口中念念有詞,手拿一只公鴨不斷拍打牛頭和牛身。據(jù)說,公鴨能夠把牛的悲傷和主人家的晦氣背走。 

巫師用公鴨為牛做法事 

怎雷村殺牛祭祖使用的繩索用竹子剖成竹條編制,人們稱這種繩索為金索,固定牛的竹圈稱為銀圈。固定牛的祭樁也有講究,必須用楓木。殺牛前人們要到山里挑選上好的楓樹,按規(guī)定必須選用共生的楓樹,且只能砍伐其中的一棵使用。被選中的楓樹從砍伐倒地,直到栽樁和殺牛祭祀儀式結(jié)束,不能讓人跨越,否則會被認為不吉利。 

殺牛時固定牛的祭樁長約1米,共兩棵,呈X形狀固定在地上,交結(jié)處用所謂的金索捆綁。記者看到,栽好樹樁后,人們會用一種名叫禾木的樹枝搭在祭樁上。禾木是當?shù)厣L的一種特殊樹木,它的樹干和樹葉與人的皮膚摩擦可導致過敏。用禾木樹枝搭在祭樁上,是為了有效地對祭樁進行保護。 

怎雷村的殺牛祭祖儀式在晚上零晨1點舉行。按照規(guī)定,當天晚上從十點開始直到殺牛前,村中不允許放鞭炮,也不允許有人大聲說話。人們說話使用一種奇怪的牯藏語,如“殺”或“死”等帶有兇殺之氣的詞都要用其他的詞代替,又如牛叫被稱做“牛唱歌”,整個村寨顯得異常的詭秘和寂靜。 

殺牛祭祖時也是由牯藏頭家先殺,主人不動手,由主人的外家人來完成。牯藏頭家的牛殺死后,隨即燃放三響鐵炮,村中人家聽到炮聲,緊跟著紛紛動手殺牛,整個殺牛過程用了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共殺牛110多頭。 

記者發(fā)現(xiàn)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牛被殺死后,殺牛的人都要用一只竹簽刺穿牛的舌頭,竹簽留在牛舌上,據(jù)說這是為了不讓牛到陰間告自己的狀,并且要由巫師為死去的牛作法事進行超度。 

怎雷村牯藏頭白錦鋼(右1)與祭祀牛合影 

怎雷村“牯藏節(jié)”的最后一項活動是掃寨。殺牛祭祖儀式后,要另選合適的日子由巫師作法,將村里的鬼驅(qū)趕出村寨,以求得村寨的平安。掃寨前,村里凡是已到成年但未婚的男女,一律被提前趕出村寨,等掃寨結(jié)束后才能夠返回。自此,整個“牯藏節(jié)”的活動全部結(jié)束。 

由于沒有文字,一代又一代的苗家人,通過語言和模仿流傳至今的“鼓藏節(jié)”,為人們留下許多只知道形式而不知道內(nèi)容的奇異習俗,如“鼓藏節(jié)”客人為什么要送公鴨?為什么要說特定的“鼓藏語”?為什么要跳月?為什么要把未婚男女趕出村寨?凡此種種,為人們留下了一個又一個的謎。而正是這些不解的謎,讓古老的“牯藏節(jié)”更加充滿了無窮的魅力。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